何謂幸福?
最近我查閱了許多資料,得知,幸福的基本含義是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與其幸福的反義詞就是,悲傷、痛苦、災難。在現實生活中,我覺得幸福是多面性的,對幸福的感受既有其共性,也有個性。同一件幸福的事,不同的人,感覺是不同的。
一個人如果長期處在一個悲傷、痛苦的生活環境里,一定十分企盼著幸福,相反一個人如果長期沉浸在幸福之中,有的人會經常回憶過去曾經受過的痛苦和苦難。在感受幸福的同時,不斷地思考著痛苦之時,他會更珍惜眼前的幸福,會加倍地品味著幸福。這種人我想他會很好地、長久地占有幸福,品嘗幸福。因為他對得來的幸福很珍惜,深知幸福來得不易。也有的人得到了幸福就忘掉了痛苦,在幸福面前忘乎所以,忘記過去,得隴望蜀。不珍惜幸福,甚至身在福中不知福。一旦失去了幸福,悔之晚矣。所以,我說幸福需要你慢慢地去感悟,去品味。那么,如何去感悟幸福呢?
其實,幸福在生活中的含義是因人而異的,生活之中到處都存在著幸福,就看我們如何去體驗,去感悟。有些人說,有錢就是幸福,錢越多越幸福。但是也有些資料表明,近幾年國內有9位億萬富翁先后自殺。不管是什么原因,自殺就是表明他在生活中已經失去了幸福,只是在無限的痛苦之中掙扎,感到生不如死,才下決心自殺。否則,在無限的幸福生活中,誰還選擇自殺呢!所以說,有錢并不代表幸福。
我看幸福也是一種辯證的,存在于對立統一之中。比如說,有了病,感到軀體健康是最大的幸福;沒錢的,有了錢解決了實際困難感到很幸福;沒房的,有了新房感到最幸福等等。從另角度說,幸福又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幸福是因人而異的,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環境,對感受幸福也是不同的。比如,過去吃不上喝不上,得到了溫飽就感到很幸福了。可是,現在已經解決溫飽,而有些人依然沒有感受到幸福,這是為什么呢?
在生活之中,幸福也不是一成不變。感悟幸福也是在不斷變換的,不斷升華的,是一種螺旋上升的過程,也是一種揚棄。大千社會中,每個人都去不斷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幸福又像一個目標,舊的目標實現了,又會確定新的目標,并且要向新的目標奮斗。在實現目標,追求目標,向目標奮斗的過程,我認為這個過程,也是在享受幸福的過程,如果從另一個方面說,可能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
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認真地去追求幸福,品味幸福,珍惜幸福。英國的托馬斯富勒說過,“如果你的欲求無窮盡,那么你的心事和擔憂也會無窮盡”。其意我理解追求幸福也要量力而行,不要好高騖遠,存有不切實際的欲望。但是從另一角度說,只會享受幸福,不去追求幸福,也感受不到幸福的真諦。安德烈耶夫曾說過,“幸福并不在于享有幸福,而是在于爭取幸福,追求幸福”。那么,如何去追求幸福呢?羅素說過,“幸福的秘訣是讓你的興趣盡量擴大,讓你對人對物的反應,盡量地傾向于友善”。一個人如果常懷有一種感恩的心懷,才能正確地對待人和事,才能正確對待社會。所以說,追求友善的過程就是在享受幸福,品味幸福,感悟幸福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