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鄂爾多斯市上海廟礦區打響了內蒙古“煤炭資源整合”的第一槍。歷經一年多的商業談判和政策落實,圓滿完成了上海廟礦區24個礦業權的整合,逐步形成以大型礦業集團為主體,大中型礦山協調發展的煤炭資源新格局。
據介紹,上海廟礦區行政區劃隸屬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礦區總面積682平方公里,由東部侏羅系和西部石炭二疊系兩個成煤區組成。根據國土資源部備案、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批復的《上海廟礦區礦業權設置方案》,共設置了24個礦業權,其中探礦權22個、采礦權2個。《國家發改委辦公廳關于印發內蒙古上海廟礦區資源開發主體整合協調會議紀要的通知》文件確定了內蒙古維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新礦內蒙古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廟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山西晉煤集團4個整合主體。
鄂爾多斯國土資源局負責人說,之所以能夠在時間短、任務重、壓力大的情況下,上海廟礦區能夠圓滿實現煤炭資源的整合,主要依賴于領導重視、措施得力、精心談判等7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領導高度重視。《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落實國家能源局(2009)1260號會議紀要實施方案的批復》文件下發后,鄂爾多斯市及時成立了上海廟礦區煤炭資源整合領導小組,下設了項目推進組、資源整合協調組和綜合協調組三個工作組,于2009午11月18日進駐鄂前旗開展上海廟礦區煤炭資源整合工作。時任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世镕兩次親臨上海廟礦區,現場研究解決問題,直接參與談判。特別是2010年6月28日,在資源整合最艱難的時刻,現場裁決了鄂托克前旗鑫泰蘇家井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萬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鄂托克前旗寶雯商貿有限公司三家企業的礦權轉讓事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親自參與,為上海廟礦區煤炭資源整合工作順利進行起到了推動作用。
第二,積極宣傳動員。鄂爾多斯市召集整合主體和各被整合礦業權人先后召開了6次會議,及時傳達國家能源局、自治區政府有關上海廟礦區資源整合的政策和要求,耐心細致地做各被整合礦權人的思想工作,解疑釋惑,讓企業充分認識到資源整合是大勢所趨,是走集約化發展的必經之路,進一步把思想認識真正統一到這次資源整合的大政方針上來。通過召開會議、面對面做思想工作等方式,各被整合礦權人降低了資源整含消極情緒,轉變了思想觀念,大部分被整合礦權人能夠配合當地政府開展整合工作。
第三,開展多種形式的商談。為加快資源整合進程,采取了多種形式進行商談,有力地推動了煤炭資源整合工作。一是見面商談。從2009年11月25日開始,該市先后組織中國雙維投資司與山西晉煤集團、山東臨礦集團、鄂爾多斯萬正集團、鄂爾多斯明大集團、河南王樓煤業公司、新礦內蒙古能源公司、鄂前旗鑫泰蘇家井礦業公司、內蒙古雙翼公司、廣州迪森公司進行了商談。同時組織新礦內蒙古能源公司與內蒙古仕奇集團、鄂前旗寶雯商貿公司也進行了談判。在政府主導和協調推動下,整合主體與被整合礦業權人一家一家見面、一對一現場談判。通過商談,內蒙古仕奇集團、河南王樓煤業公司2家企業表示同意整合,沒有任何附帶條件。二是主動約訪。2010年1月8日至1月16日,鄂爾多斯市派出工作組先后赴銀川、西安、河南、廣州等地分別約訪鄂前旗神龍商貿公司、內蒙古雙翼公司、河南義馬集團、廣州迪森公司、鄂前旗鑫泰蘇家井礦業公司等企業,傳達上海廟礦區煤炭資源整合工作的有關精神,要求其必須按照資源整合方案參與整合工作并積極提供相關評審資料,后經多次督促,除鄂前旗鑫泰蘇家井礦業公司外,其他礦業權人均陸續按照要求將有關資料報送到了上海廟礦區煤炭資源整合領導小組。
第四,嚴格依法評估被整合礦權資金投入。在充分征求整合主體意見的基礎上,委托北京開元信德會計師事務所作為上海廟礦區礦業權資金投入的評估機構,對各被整含礦業權人所持礦業權區塊的地質勘探投入和其他投入情況進行了真實、準確、公開、公平的評估。為最大限度地照顧各被整合礦業權人的利益,鄂爾多斯市就前期費與評估機構認定結果差距懸殊等問題,專門研究和制定了相應措施和辦法,向評估機構出具了意見。針對各被整合礦業權人提供勘探資料不實等問題,通過采取現場核實鉆孔、查看地質報告、查驗勘探協議和發票等措施,進一步核實了各被整合礦業權人地質勘探投入等情況。歷時5個月,鄂爾多斯市專職工作人員和北京開元信德會計師事務所經過周密細致的工作,提交了一份具有權威性、真實性和公平性的評估報告,得到了整合主體和被整合礦業權人的共同認可。這項工作的完成,為上海廟礦區資源整合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五,及時注入整合資金。為順利推進資源整合,2010年4月24日,鄂爾多斯市在鄂托克前旗上海廟鎮召開會議,責成中國煙草總公司、神華集團、新礦內蒙古能源公司3家企業各先期籌集資金3億元存入上海廟礦區煤炭資源整合工作組指定賬戶。西部礦區整合主體新礦內蒙古能源公司注入補償資金1億元,東部礦區整合主體中國雙維投資司和神華寧煤集團兩家企業各注入補償資金3億元。隨著資源整合工作的深入推進,中國雙維投資公司和神華寧煤集團兩家企業又分別注入補償資金6億元。截止2010年6月30日,新礦內蒙古能源公司兌付補償資金7000萬元,中國雙維投資公司和神華寧煤集團兌付補償資金近18.8876億元。上海廟礦區煤炭資源整合工作共動用整合資金31.59億元,平均0.23元/噸,約為實際投入的2.3倍。整合資金的及時到位,有力地保障了資源整合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六,精心組織談判。上海廟礦區煤炭資源整合工作開展以來,資源整合工作談判小組認真準備,精心組織好每一次談判。讓資源整合主體與被整合礦業權人一家一家見面、一對一現場談判,在談判過程中,嚴格按照《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落實國家能源局(2009)1260號會議紀要實施方案的批復》文件要求,堅持政府主導,依法辦事,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把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作為談判的基點,準確掌握資源整合主體與被整合礦業權人各自的底線,適時掌控談判桌上唇槍舌劍和利益博弈,一次談不成談兩次,兩次談不成談三次,無法達成共識的,資源整合工作談判小組分頭做整合主體與被整合礦業權人的思想工作,直至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簽訂礦權轉讓協認。
第七,做好整合保障和深化推進工作。一是大力推進相關規劃編制工作。整合期間,委托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修編了《上海廟能源化工基地開發總體規劃》,委托煤炭工業西安設計研究院修編了《上海廟礦區總體規劃》。二是轉化項目及時跟進。在資源整合工作積極推進的同時,鄂爾多斯市積極督促整合主體盡快落實轉化項目。新礦內蒙古能源公司建設的新能煤化工園一期一階段工程130萬噸搗固焦聯產15萬噸甲醇項目、中國雙維投資公司年產150萬噸乙二醇項目以及電廠項目等紛紛開展前期工作,積極推進項目建設。
有專家指出,鄂爾多斯市上海廟礦區煤炭資源的整合,無疑走出了一條礦產資源整合的成功之路,他們的成功經驗對鄂爾多斯市乃至內蒙古自治區的礦產資源整合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