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司長李冶表示,由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編制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以及《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政策》有望在近期出臺。而國內投資總額接近一萬億的煤化工項目正在國家發改委會審,預計大部分審批結果將在9月份出來。屆時國家對更具節能環保特點的新型煤化工項目的審批將開閘。
一路坎坷
近日,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和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到神華煤制油項目調研,為示范項目擴容做準備。業內人士也透露,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時,暫停審批3年的煤化工項目有望在近期重新啟動。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神華煤制油、伊泰煤制油等示范項目擴容,并將批復內蒙古、新疆等11個省區的15個煤化工示范項目。此次待審批的項目涉及金額或達一萬億元。
據悉,煤化工就是利用煤炭,通過化學反應制造出各種工業產品,根據生產技術和終端產品的不同,煤化工又分為傳統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
傳統煤化工是指通過煤炭生產電石、PVC、焦炭或者氨和尿素等產品,主要包括焦化、電石、合成氨三個子行業,存在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能效利用低的劣勢。
新型煤化工主要指以低端的褐煤為原材料,主要制取替代石油和燃料油的化工產品,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氣(甲烷)和煤制乙二醇等五類。
進入新世紀,國內投資煤化工產業的熱潮開始興起,2006年,國內投資煤化工產業開始爆發式發展,生產企業暴增。到2006年年底,煤化工企業超過100家,投資額上千億。結果2006年國家下發《關于加強煤化工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指出“電石和焦炭等傳統煤化工產品產能嚴重過剩。”為此,國家發改委提出,在相關規劃編制完成并得到國家發展改革部門確認之前,暫停核準或備案煤化工項目。
2009年,國務院下發《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煤化工產業作為“六大過剩產業”被提出明確的整改計劃。按照《意見》,從2009年開始,三年停止審批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電石項目,同時穩步開展現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建設,三年原則上不再安排新的現代煤化工試點項目。至此,煤化工的項目審批之門基本被關閉。
審批將開閘
近日,由國家能源局負責編制的兩個決定煤化工未來發展的文件《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和《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政策》有望近期出臺,上述規劃擬定了15個示范項目,這意味著納入該規劃的項目將獲得發改委批準。
據悉,“十一五”期間,國家新型煤化工五大示范項目相繼在內蒙古投產運營。內蒙古先后規劃鄂爾多斯、錫林浩特、霍林河、呼倫貝爾四大能源化工基地。目前,在內蒙古自治區有兩家煤制油示范項目,分別是伊泰股份公司和神華煤制油公司的項目,現在兩個項目均在醞釀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