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年8月,李鴻章擬定《開平礦務局章程》,官督商辦,集資招股。開辦了開平礦務局,唐廷樞為總辦。1881年正式投產,雇工三千,當年產煤3,600余噸;次年38,000余噸;第三年75,000噸;1889年達到24萬7千噸;1898年達到73萬噸。開平煤礦是大清洋務運動中最成功的民族工業企業。
1892年,由于唐廷樞的逝世,朝廷任命張翼為開平礦務局總辦,后升任督辦。張翼是個無能之輩,靠著醇親王的關系撈到一個肥缺。他不諳商道,盲目擴張,重大項目紛紛上馬,導致資金周轉困難,開始欠下洋債。
在此,我們需要簡要介紹一下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年輕時在天津干的勾當。赫伯特·胡佛,1874年出生于愛荷華州,1929年3月到1933年3月任美國第31任總統,1964年死于紐約。胡佛畢業于斯坦福大學地質系,1897年被英國貝維克莫林公司(即墨林公司)聘用,派往澳大利亞工作。1899年結婚后被派往中國天津,成為開平礦務局督辦張翼的技術顧問,為張翼四處尋找金礦,同時收集中國經濟情報。正是胡佛提供的經濟情報,才促使英商墨林公司日后騙取了開平礦產。
1900年7月庚子事變,八國聯軍占領天津北京,開平礦務局被俄國人占領。張翼躲在租界里的家中不敢出門。可是不出門的張翼,還是被巡捕房給逮走了。那他為什么不出家門還被抓呢?說起來可笑,也可恨,原來是因為張翼家里養鴿子,大概是信鴿吧,能寄信的那一種,這引起了八國聯軍的懷疑,于是租界巡捕房以其利用鴿子為義和團遞送情報為由將其逮捕。張翼嚇壞了,趕緊找人,找誰吶?皇上太后、王公大臣都跑了,就是不跑也不好使啊,這是洋人的事,得找洋人呢,于是他想到了一個人,誰?已經離任的天津海關總稅務司,就是天津海關的關長,德國人德璀琳,張翼透過看守向德璀琳發出了求救請求。
我們現在無法確認巡捕房逮捕張翼是否德璀琳在背后搞鬼,反正德璀琳利用張翼被關在牢房里的機會,向張翼索要開平煤礦的管理經營權。這不明擺著是乘人之危嗎?這張翼是真傻,我求你把我撈出去,你卻要“開平煤礦”,這不是太黑了嗎?張翼真的傻,居然寫下字據:“派天津谷士道甫·德璀琳,為開平煤礦公司經紀產業、綜理事宜之總辦,并予以便宜行事之權。聽憑用其所籌最善之法,以保全礦產股東利益”。時間是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張翼自以為這是保護國家財產呢。
德璀琳拿了這份全權委托書,便找到倫敦墨林公司在華代表,美國人胡佛。
1900年7月30日,德璀琳與中文名字為胡華的胡佛私下簽訂了出賣開平礦的《賣約》:“該德璀琳,與該開平礦務總局,因得有此約內后列之利益,實允將該開平礦務總局所有之地畝、房屋、機器、貨物,并所屬、所受、執掌或應享之權利、利益,一并允準、轉付、賣予、移交、過割與該胡華,或其后嗣,或其所派辦事掌業之人”。
德璀琳隨后又威逼利誘張翼,告知張翼說:墨林公司已經決定讓你做開平煤礦的終身督辦,而且待遇優厚,傻張翼遂于1901年2月19日,與胡華簽署開平(包括港口)權益《移交約》和《副約》,使德璀琳和胡華私自簽訂的《賣約》獲得了名義上的認可,然后墨林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方案,與其他英國商人組成的了“東方辛迪加”投資公司,以該投資公司的名義,于1900年底組成了“開平礦務有限公司”,并且在英國進行了注冊,承接了開平礦務局的全部產權。
從此,一個大型中國企業被一個英國公司雇傭的美國小青年胡佛給霸占了,而這個小青年胡佛就這樣在天津混了十年,賺了個缽滿盆肥,跑回美國當了一把總統,給美國和世界又忽悠了一個經濟大蕭條。
傻張翼也嘀咕了,這事怎么跟朝廷交代呢。
5個月之后,他才向皇帝及太后報告,他是這么說的:由于戰亂緊急,為保護礦山和股東利益,將開平煤礦產業置于外國旗幟的保護之下,才能保全開平產業,所以加招外國商股,實行中英合辦,改為開平礦務有限公司,在英國倫敦注冊登記。還說,中外職員都享有平等權利,一切成規和租稅都沒改變,礦區懸掛中英兩國旗幟。
清政府不知道的是,唐山礦、林西礦、胥各莊煤棧、秦皇島地皮、天津、上海、香港碼頭……一夕之間被外人收入囊中。一同被盜賣的開平產業中,包括了我們所要講的唐山細綿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