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烏蘭察布市西北部,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農牧結合的邊境少數民族聚居旗,舉世矚目的“神州”載人飛船在四子王旗的成功著陸,更使這片美麗的草原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祖國北方。這里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僅地表水資源總量就達9620萬立方米,地下水儲量高達52億立方米;現已探明的礦藏主要有黃金、鎢、鋁、鉛、螢石、芒硝、石油、天青石、石英等。
記者一行來到四子王旗國土資源局見到了局長閆鳳榮及分管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的副局長呂文超。閆鳳榮說:今年以來,我局大力貫徹上級對開展綠色礦山評選活動的工作,認真做好試點單位的審核、推薦和送選工作。四子王旗從計劃經濟時代開始就有了一些重點采礦企業,為我旗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直到今天這些企業依然支撐著我旗經濟發展。但是,采礦業的發展肯定會對自然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為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也是為了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近年來,我們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擺在了重點工作日程,積極爭取國家和自治區專項資金,對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的礦山環境問題進行了有效治理,礦山復綠初見成效。
分管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的副局長呂文超為我們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他說:我們現在已經選擇了試點單位,初步確定的是白乃廟銅礦,選擇白乃廟銅礦是因為它是我旗最老牌的礦山企業,對我旗的經濟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并且白乃廟銅礦計劃從今年開始三年內分三期完成綠化改造工程,總投資達3000多萬元。近幾年已經在二礦段塌陷區完成20000多平方米的綠化,今年在外圍(二礦段)也進行了30000多平方米的植被覆蓋,種植了楊樹、丁香等多種植物,下一步將向西推進(三礦段),繼續進行植被覆蓋和綠化改造。目前老礦區出現了一些采空區,并且還居住著480戶居民,旗政府結合棚戶區改造工程將這些居住在老礦區采空區的居民進行搬遷,這樣既保證了這些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極大地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并且我們的搬遷補償標準是遠高于其現居住房屋價值的。居民搬遷后我們會將采空區回填并且進行大規模綠化。將來白乃廟改造完成后會作為全旗試點單位向全旗推廣。對于新礦山我們也不會再走“先破壞再恢復”的老路,我們對新礦山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的《環境綜合治理方案》中就明確規定了礦山所要承擔的環境保護任務,對礦山收取“環境綜合治理保證金”,要求采礦企業進行綠化建設,完成的將保證金退還,對于不按要求進行綠化建設的企業,保證金將用于復坑綠化建設。這樣就保證了礦山環境有效治理。
當記者問到,對采礦企業的未來有什么看法的時候,呂局長說:對于采礦企業的未來我還是很有信心的,我們現在一直是在配合國家政策的大前提下尋找適合我們的發展道路,我們在逐步進行招商引資時,探索建立獎勵機制,如果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將來還要選擇試點建立“礦山公園”,把我們的礦山做成真正的綠色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