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烏海市經濟開發區用地的現狀分析入手,剖析了當前開發區用地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幾點對策與思考。
關鍵詞:土地資源 經濟開發區 集約節約用地
1. 存在問題
目前,經濟開發區是烏海市工業投資最集中、經濟增長最快的區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窗口、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不僅成為經濟的增長點,也有力地促進了我市的經濟振興。但是目前該市開發區土地利用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不利于開發區持續健康發展。
1.1烏海市經濟開發區在報批前現狀其主要是國有未利用地,土地取得成本較低,亂占、濫用、圈占土地,集約利用程度低。由于各種原因(例如自治區[1998]85號文規定園區內的高耗能企業免交土地出讓金)。2002年以前該市開發區用地基本上未向自治區報批而審批的項目用地大多是我市自行批準的,此后陸續以批次或單獨項目向自治區報批。
2006年在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調整前,在市政府高度重視下,該市對經濟開發區未批先占的項目用地以及有用地意向項目用地按規定組織了報批,進一步規范用地管理。
1.2開發區內2002年—2007年以前的重點項目,基本上都履行了用地手續,一般規模的項目絕大多數未履行用地手續,主要原因是:1. 一些項目既未單獨報批,也不在批次用地范圍內。2. 批次用地范圍內需具體供地的有些項目用地超出《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指標》控制范圍。3. 部分企業已不符合目前產業政策。4. 市政府《研究我市經濟開發區工業用地等問題》([2008]年14號)要求對開發區內的高載能企業暫不辦理用地手續,市政府統一研究處理。部分企業由于資金不足,存在少交或免繳土地出讓金的想法。
1.3開發區內大多是高載能企業、化工企業、煤炭等資源加工型企業,粗放經營、土地利用率低,開發區相關規劃滯后致使前期一些項目、基礎設施,尤其是架空線路等布局不合理,浪費了大量土地,導致用地緊張,承載大型項目的能力降低。
1.4烏海市經濟開發區的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和土地出讓金最低限價分別是28元和168元,而烏海市周邊的蒙西經濟開發區、棋盤井經濟開發區、烏斯太經濟開發區,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和土地出讓金最低限價分別是10元和60元,烏海市經濟開發區與上述三個開發區位置相鄰,其他條件也基本一致,除此之外以上三個開發區可利用的建設用地相對較多,這些都是我們競爭上的劣勢。2008年5月16日公示的我市今年第一宗掛牌工業用地位于海勃灣千里山經濟開發區,面積2.1710公頃,起報價377.1204萬元,最終無人竟買,主要原因是地價較周邊三個經濟開發區高。
2. 對策和建議
2.1對2007年6月30日前《烏海日報》公示的項目以及在此之前政府承諾要解決的項目,由市政府組織經濟開發區、發改、環保等部門對符合國家現行產業政策、環保政策、確需保留的項目進行確認,經市政府統一研究批準并明確了供地價格的情況下,由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處理后,履行用地手續,盡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2.2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相關部門管理服務水平。對符合國家長期發展戰略,符合產業、環保要求,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企業,從土地出讓金以外其他方面制定各種優惠政策,支持和鼓勵重點項目的發展,形成產業集群,發揮產業的積聚效應,以彌補烏海市經濟開發區與周邊經濟開發區用地價格上不足的劣勢。
2.3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內部運轉要進一步提高效率,同時國土資源部門、經濟開發區、發改、規劃、環保等部門也要密切配合,進一步縮短土地報批和掛牌出讓周期,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2.4繼續做好經濟開發區的各項規劃 ,做好經濟開發區內空閑廠區、違法用地退出的項目用地,以及接近關閉時間的項目用地的整合工作,集約、節約利用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2.5嚴格執行土地宏觀調控政策,在具體供地上要認真執行《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和《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指標》的各項規定,推動烏海市經濟開發區土地集約、高效和可持續利用。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必須考慮節約用地,珍惜和利用好開發區的每一寸土地,統籌安排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布局,促進節約集約用地。對建設用地規模作明確要求,來提高建筑容積率,對進入開發區的項目要從嚴、從緊審批用地,對公共設施要實行共享,減少土地資源的浪費。
3. 結語
建設經濟開發區,要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珍惜和節約土地資源。必須強化資源意識,堅持開發與節約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大力推進集約用地,珍惜每一寸土地,用好每一寸土地,最大限度地發揮土地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針對我市工業用地相對緊缺的情況,高度重視集約、節約用地,吃透國家的土地政策,使經濟開發區逐步形成產業集聚,土地集約、功能完善,承載大型項目能力強,能夠發展一批科技含量高、規模大的建設項目的大好發展格局,促進烏海市經濟開發區土地開發利用和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丁志平.烏海市土地利用管見〔J〕,資源與產業,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