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部作品榮獲陜西省“五個一工程”獎
本刊訊 陜西省第十二屆“五個一工程”評審工作日前已經結束,共有電影、電視劇、廣播劇、戲劇、文藝類圖書和歌曲等6項、30部優秀作品榮獲這一大獎。記者從13日召開的全省第十二屆“五個一工程”參評推進工作座談會上獲悉,其中20部作品將參評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獲獎作品名單為:《錢學森》《清風碑》《郎在對門唱山歌》《風過菜花黃》《團圓》等5部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硝煙背后的戰爭》《大秦帝國之裂變》《張小五的春天》《陜北漢子》《盤龍臥虎高山頂》等6部電視?。弧痘丶摇贰洞髮W生村官》《古城情報站》《秦風楚韻話商洛》等4部廣播劇;《西京故事》《秦腔》《照金這片天》《山溝溝里的年輕人》《關中往事》等5部戲??;《鼎立南極:昆侖站建站紀實》《天路之魂》《三十里鋪》《城市門》《風起毛烏素》等5部文藝類圖書;《又到吳起鎮》《送你一個長安》《南湖紅船》《追夢照金》《打腰鼓的后生走北京》等5首歌曲。(趙靜)
陜西省舉行革命老區書畫展
本刊訊 6月11日,由陜西省老區建設促進會主辦的革命老區書畫展在西安曲江亮寶樓隆重舉行。陜西省慈善協會終身名譽會長、陜西省原常務副省長徐山林,省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白云騰,省老區建設促進會名譽會長、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劉力貞,省老區建設促進會名譽會長、陜西省原副省長張偉,省老區建設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霍鳳梅、陜西省軍區副司令員姚天福、邱光燦出席。
中國革命老區是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建的革命根據地。全國1389個革命老區縣(旗、市、區),分布在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革命老區人民為革命的勝利和建設事業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巨大貢獻。本次展出的作品均出自關注老區產業的領導、書法家、畫家等,集200余幅作品薈萃展出。
西湖春雨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睂γ利愇骱南蛲?,早在兒時誦讀這句詩時便已開始。近年來因事出差,有機會多次游覽西湖勝景,但于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次瀟瀟春雨中的“幸會”。
那天,我們從棲霞山的南麓出來,已是下午三點鐘。踏上聞名遐邇的蘇堤不久,便遇上一場小小的春雨。游湖恰能欣賞西湖春日雨景的美,可算是賞心樂事了,于是我們便沿著長達三公里的蘇堤漫步而行。
極目遠望,蘇堤寬敞而筆直,古木參天,桃柳成行。那青青的苔蘚,芊芊的綠茵,含苞欲放的桃蕾,在春雨中更顯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蘇堤相傳為四川老鄉蘇東坡所建,他任杭州太守時,為解水旱之苦,便組織廣大民眾疏浚西湖,廣蓄山水,灌溉良田,還把湖中掘出的淤泥筑成這條長堤。蘇東坡也許不會料到,因了這一段佳話,如今這風景宜人的長堤,已成為”西湖十景”之首。
此刻四周山色空溟,美麗的西子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含情脈脈,飄逸著淡淡的清幽。正如清人魏源詠湖上雨景所言:“西施照面,呵氣于鏡上,玉人的風鬟霧鬢,若隱若現,似有似無?!奔又河陼r大時小,疏密之間,周圍的景色變幻無窮,平添了一種神秘之感,使人領略到一種朦朧的美,含蓄的美。
為了更好地欣賞湖上雨景,我們撐起雨傘,索性在濕漉漉的長椅上坐下來。翹首四望,遠山如黛,云水蒼茫,近處風兒卷起浪花,在我們腳下翻動,錯落有致。湖心亭、三潭印月等風景點,顯得模糊而飄逸。雨越下越大,雨滴落在我們身旁鵝黃的柳枝上,發出沙沙的聲響,如魚兒在水面嘬浪,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別有一番情趣。湖面上畫舫輕棹,喧聲隱隱,看來游客和我們一樣,并未因雨而減少一絲游興。
走過六橋的最后一道橋,我們來到蘇堤南端的花港,它因附近的花家山而得名。這兒港灣一角,曲欄幽榭,成千上萬的金魚活潑戲水,追花逐影,異彩紛呈。真是“魚將花吞吐,花逐魚明滅”啊!我們在明媚的花港流連忘返,不覺時光流逝。
從花港出來,已是雨過天晴,西湖恰像初出浴的美人,以她明艷的麗姿,出現在人們眼前,真可謂“一湖新雨后,萬樹欲煙時。”我們在湖濱往北回望,斜暉悠悠,綠水溶溶,那南屏山寺桔黃的飛檐,和寶石山上如美人玉立的古塔相映成趣,三潭印月、湖心亭嫵媚多姿,紅男綠女出沒其間,內湖、西里湖上游船如織,笙歌喧騰,真是唱不完的如畫美景,抒不盡的滿湖歡樂?。∵@時我也禁不住生發出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懷:“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p>
西湖,你以綽約秀美的湖山春色,和脈脈的柔情與詩意,給我留下美好而難忘的印象,你像一塊無瑕的翡翠,永遠鑲嵌在我心靈深處。而春雨中的西湖,更因別具情趣而令我記憶猶新!
仰望黨旗
她是從嘉興南湖的
一葉扁舟上升起
穿越歷史的迷霧
照亮現實的中國
飄揚在華夏大地
飄揚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
我仰望黨旗
我就看到無數革命者
邁著堅定的步伐
就感受到
黨的崇高和偉大
我仰望黨旗
就看到風云變幻中
古老的中國仍然
屹立在世界東方
就感受到
黨的強大和輝煌
我仰望黨旗
我就看到金融危機下
祖國經濟逆勢崛起的畫面
就感受到
黨的勤勉和英明
我看到黨旗
就看到腐敗者
在獄牢中受到應有的處罰
就感受到
黨的無私和無畏
我深知
鮮艷的黨旗
是無數虔誠者的信仰匯聚
是無數忠貞者的鮮血染紅
他們來自最普通的民眾
是錘子和鐮刀的組合
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
李可染《萬山紅遍》近3億元成交
2012年6月3日晚在北京舉行的保利2012春拍近現代書畫夜場中,李可染作品《萬山紅遍》以1.8億起拍,2.55億落槌,加傭金共計2.9325億元成交,刷新李可染個人拍賣紀錄。
據悉,這也是拍場所見中國近現代書畫中第4件超過2億元的作品。此前,齊白石《松鷹圖》、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和傅抱石《毛澤東詩意冊頁》都曾以超過2億元的價格落槌。
此次上拍的《萬山紅遍》創作于1964年,題材取自毛澤東詩詞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詩意,是成就李可染在中國近現代畫壇地位的重要里程碑式畫作。1962年至1964年之間,李可染偶得半斤故宮內府朱砂,便大膽嘗試用朱砂寫積墨山水,并創作了“萬山紅遍”題材。
據收藏家劉文杰考證,《萬山紅遍》共有7幅存世,其中3平尺左右的2件,分別在1999年和2000年拍出400萬元和500萬元,以創紀錄的價位帶動了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尺幅最大的3件作品中,2件分別藏于中國美術館和榮寶齋,這件10平尺的《萬山紅遍》是民間流通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一件。
該作品原流于海外,曾出版于香港《名家翰墨》第26期第47頁。2007年,在香港佳士得舉行的中國近代畫拍賣會上,此作以3504萬港元的高價拍出,刷新畫家作品當時拍賣的世界紀錄。 (王瑩)
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隆重舉行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作品展暨協會第一屆三次理事會
本刊訊 6月9日上午,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征集一百余幅作品在京隆重舉行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作品展暨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第一屆第三次理事會。
出席會議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原副司令員、協會會長景學勤將軍;協會名譽會長、毛澤東侄女毛小青;協會顧問、中央檔案館毛澤東手稿鑒定專家齊得平;協會顧問、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錢嗣杰、周福明、吳連登、田云玉等;協會副會長楊國林、孔維陽、梁寶玉等,以及常務理事、理事100余人出席了會議。
會議由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孔維陽主持。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名譽會長、毛澤東侄女毛小青致開幕詞并宣布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作品展開幕,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孔維陽作工作報告。根據《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章程》,本次理事會上增選了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本刊總編趙錦榮增選為理事。
(秦陽)
麥垛是童年的城堡
烈日高懸,熱風陣陣,麥浪翻涌,熱風過處,麥子颯颯作響。經過數十天披星戴月的搶收,遍地金黃的麥子已全部放倒,被拉回打谷場,農人勞作的陣地也由此轉移。
打谷場上一場接一場,歷時兩三天。當顆粒飽滿的麥粒曬干被裝進糧倉時,當一座座麥秸堆(麥垛)拔地而起時,麥收季節走到了盡頭。沒有熱鬧的打場場面,孩童的玩興似乎應該消停下來了。但熱鬧散盡,打谷場上一座座麥垛進駐他們的視線,童話里的城堡眼前就有一座又一座。
放眼望去,眾多的麥垛沿著打谷場四周構成一個大大的橢圓形,中間散落著圓形的單個麥垛,或密集或稀疏,又間或再構成一個橢圓形。對方向感不強的孩童來說,整個麥垛群宛如迷宮,稍不留心,定會暈頭轉向,不辨東西。麥垛因此成了孩童捉迷藏的最佳場地。
月明星稀,螢火蟲閃著亮光,三五成群圍著麥垛飛來飛去,夜色里的麥垛成了村里一處美麗的風景。日夜盼望的說書人如約而至,大家一致選定打谷場作為說書場地。吃罷晚飯,攜孩帶凳來到打谷場。孩童不愿意坐在爸媽懷里,一個勁地向爸媽撒嬌著要上麥垛上聽書。在爸媽的幫助下,孩童如愿以償,站在高處聽書,倦了趴下用手支著下巴聽書,神情專注,許是受了故事的吸引,許是在想其他好玩的事情。
除了作為游戲娛樂場地,麥垛也蘊藏了神奇的力量。不經意間,哪天麥垛突然變綠,孩童帶著這一驚奇的發現奔走相告,原來是麥垛里長出一株株西瓜秧和香瓜秧。瓜秧長勢喜人,沿著麥垛延展開來,有的攀伸到臨近的麥垛上,有的沿麥垛向地攀附。過一陣子,開花結果,小西瓜小香瓜引來孩童的日日察看,夜夜牽掛,生怕被別人偷摘去了。
秋收將近,大人又開始去莊稼地里忙碌了,打谷場上零零散散堆集著剛出的新鮮玉米棒子。留守在打谷場的孩童百無聊賴,借助梯子爬到麥垛看天上飄來飄去的云朵,拿起畫筆低頭在紙上畫云朵,畫著畫著,不覺饑腸轆轆起來。孩童直想吃飯,索性改畫媽媽偶做一回的油饃,權當畫饃充饑。停下畫筆,孩童抬頭繼續仰望天上的云朵,望著望著睡著了……
蘇卓蓉:一生都忙些什么
蘇卓蓉,陜西商洛人,在北京的幾次征文頒獎會上相識。龍年五月,我們又一次相見,所幸的是,他贈給我新近結集作品《蘇卓蓉精選集》,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長達25萬字,內容有散文、詩歌、戲劇。作品反映了一個新聞記者、作家的辛勤耕耘歷程,讀來令人感受頗深。
這部書在后記中寫道:“十年一覺北京夢,十個年頭過去了,鄙人還是只有一支筆,兒女問我干了些什么?我只有沉默,只能沉默。三十沒成名,四十沒成家,五十沒孝敬老媽,這本書就權當給父母兒女的交代,對世人的交代?!?/p>
“老了還忙,不知忙些什么“?家鄉人說我走到哪里哪里忙。我一不會打撲克,二不會搓麻將,三不會下棋、猜拳;我也不知我一生都忙些什么。
讀了這段后記文字,令人忍俊不禁,尤其是同行感到當今文人的酸楚苦澀。中國人大多認為只有大官、大款、大名人天天才忙呢,豈不知真正忙的是那些眾多平凡的小人物。他們一天為事業忙、為生計忙、為家庭妻兒老小忙,忙忙碌碌一輩子,直到終老。
蘇卓蓉忙些什么?翻開他的簡介就可知他忙什么了!蘇先生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職稱教授,身兼數職,系人民日報《市場報》特邀編委、人民網《記者跟蹤》欄目主編,中央電視臺《法制與經濟》頻道外聯部副主任,中國藝術家交流協會終身名譽主席、《南方觀察》新聞社首席記者等社會職務。被授予《中國杰出文化名人》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先后發表作品200余萬字,獲國家級金獎三次,銀獎五次,二等獎八次,其傳略載入《東方之子》等辭書。
蘇卓蓉先生能不忙嗎?
五顏六色的荷包
把端午點綴得生動斑斕
對平安幸福的祈愿
隨著艾草的清芬
郵寄給遠方
龍舟在清涼的河水中
洗滌快樂的心情
濺起的朵朵水花
在嘹亮的號子聲上跳舞
清高的葦葉或高潔的荷葉
把白如雪的糯米
擁抱懷中
打開五彩紅線
就是活色生香的端午
千年習俗
我們在時光的河流上
體味停駐在掌心的幸福
蔥蘢的端午節里
到處彌漫著懷念的芳香
《馬鳳炯行草毛澤東詩詞集》出版
日前,《馬鳳炯行草毛澤東詩詞集》由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收入了馬鳳炯以行草書體精心書寫的毛主席詩詞一百三十一首,涵蓋了迄今能夠收集到的毛澤東主席在少年、青年、中年、晚年不同時期的全部詩詞。作者以其獨特個性化的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進行創作,彰顯出深厚的藝術造詣、扎實的筆墨功力和精湛的書藝,從而使該書具有了較高的收藏價值和藝術價值。該書書名由我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雷珍民題寫,著名作家、評論家商子秦、朱文杰都對馬鳳炯作品進行了品評,認為馬鳳炯的行草傳統根基牢固,功力深厚、不燥不狂,法度嚴謹,抱樸含真,圓中見方、柔中有剛、儒雅雋永、流暢清逸。馬鳳炯是陜西省政協常委、省郵政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F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全國郵政書法美術協會副主席。多年來,馬鳳炯在繁忙的本職工作之余,醉心于書法藝術,硯池墨海,潛心研習,書藝精深,造詣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