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行業具有投資大、起點高、管理規范、運行模式比較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性。這就要求高速公路文化的建設應能充分體現高速公路的行業特性,能為高速公路事業快速發展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科學文明的良好氛圍,使之成為激勵全體員工奮發向上,獻身高速公路的強大精神動力。
陜西第一條高速公路西臨高速公路于1990年建成通車,經過近20年的風雨歷程,陜西高速公路通車里程不斷延伸,作用日益擴大,到2010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里程達到3400公里,在西部強省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陜西高速集團是陜西省高速公路建設管理的主力軍,在高速公路事業20多年的發展進程中,高速集團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今天成為擁有1.3萬名企業員工,資產846.36億元的大型國有企業,全體高速人拼搏奉獻,銳意進取,凝練和積淀了高速公路行業特有的價值觀念和企業風格、企業氛圍,樹立了高速人全新的社會形象,積淀了深厚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底蘊。
一、陜西高速公路文化建設的工作成效
“人、車、路”是構成高速公路文化建設的基本元素,高速公路文化建設的目標就是讓路暢通、讓車暢行、讓人成長,實現共同和諧。早在1989年原陜西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時期,就提出“文明服務是高等級公路管理的永恒主題”,“集中統一,高效特管”等管理思路以及“收費先問好,糾違先敬禮,來人先請坐,正人先正己”的文明服務要求,之后在不斷的發展進程中又培育形成了“管理就是服務”、“從方便管理者到方便使用者”、“建一流高速公路、創一流服務水平”等管理理念。可以說陜西省的第一條省級文明路、行業的第一個省級、國家級文明單位、第一個文明收費站都是誕生在陜西高速集團。陜西高速集團先后榮獲80余項國家級、省部級榮譽稱號,2007年集團公司通過國家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的確認,國家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是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的最高級別。集團公司建設的多條高速公路先后獲得國家大獎,我們承建的西安繞城高速公路北段獲得第四屆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西安帽耳劉立交獲得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咸陽機場高速六村堡互通式立交獲得2006年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2010年獲得廳級以上榮譽141項,集團公司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集團公司董事長靳宏利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集團公司在企業精神、企業標識、企業宗旨、企業方針、企業目標等方面的企業文化理念已經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體系。
1.提煉企業精神。2006年起確立了新的企業精神為:和諧、創新、高效、卓越。和諧、創新,體現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是集團公司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交通的根本要求。高效、卓越,體現了精益求精,爭創一流的工作風格與管理理念,是集團公司實現做大做強的根本目標。
2.設計企業標識。集團公司聯合省內著名專業設計機構,確定的企業標識采用陜西高速的拼音縮寫SXGS中字母G(高)S(速)為設計主題元素。為體現集團公司行業特點,此方案上半部為仰視的立交橋,寓意高速集團發展無限的擴展空間,下半部為伸向遠方的高速公路,寓意集團公司產業鏈的不斷延伸。上下部分連自中心點,寓意高速集團各個產業間息息相關、處處互動、和諧發展。
3.創新制度文化。陜西高速集團一直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在2007年申報國家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的過程中,建立了以技術標準為主體,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相配套的企業標準體系,制定了企業技術標準61項,管理標準334項,工作標準354項,合計749項。同時建立了標準信息查詢數據庫,錄入適用于高速公路建設管理的各類法律、法規和標準1519項。
4.建設服務文化。2007年,陜西高速集團倡導在收費崗位開展“微笑在紅亭、滿意在高速”文明服務活動;2008年,集團提出打造陜西高速“微笑服務”、“科學養護”、“文明執法”、“溫馨驛站”四大服務品牌;2009年,我們制定印發了《四大服務品牌實施綱要》,制定了四大服務品牌建設規劃;2010年,我們按照進一步強化了四大服務品牌實施理念,并對近年來工作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極大地調動了大家參與創建的積極性,帶動了文明服務水平的大大提升。
5.建設路域文化。在高速公路重點項目建設中,秉承“和諧、創新、高效、卓越”的企業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注重環保、體現人文的建設理念,創造建設文化。在西漢高速公路秦嶺服務區修建的長達260米的華夏龍脈雕塑群,揭示了中華民族2500多年來在征服秦嶺、打通蜀道的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個又一個的人類奇跡。京昆高速公路陜西境全長643公里,由西禹高速、西漢高速、漢寧高速組成,于2009年創建成省級文明公路,全線路況優良、風景優美生態環保、物種豐富,文明服務水平高、群眾性文明創建活躍。
二、陜西高速集團文化建設的實踐價值
1.營造了加快建設的氛圍。近年來,高速集團從企業文化建設中得到了巨大的收益。“十一五”時期,陜西交通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投資1800億元,建設高速公路3400公里,每一條路的建設都滲透著文化的內涵。西漢高速公路是陜西省一次性開工里程最長、建設投資最大、自然條件最差、施工難度最艱巨的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秦嶺沿線又是國家重點生態環境保護區。有人將此項目形象比喻為“陜西的青藏鐵路”。高速集團提出“縱有千難萬難,也要把百年大計、千年大計擺在首位”,并且要把這條路建成“二十一世紀標志性工程及生態環保樣板工程”,其中秦嶺特長隧道要爭創建設部“魯班獎”。
2.提升了文明服務水平。集團公司下發《高速集團企業文化建設綱要》,明確了建設企業文化的內容和目標,指出了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向。特別是對于我們高速公路行業來說,已經明確定位為服務行業,提出了“三個服務”理念,我們用文化構建了文明服務的體系,用文化充實了文明服務的內涵,用文化再造了文明服務的全過程。員工為了在收費亭中充分展示出“八顆牙服務”風采,每班在上崗前練習十分鐘“咬筷子”;在每個收費亭擺放一個“微笑鏡”,收費員在工作的時候隨時通過鏡子調整自己的表情、情緒,做好微笑服務的自我監督、自我約束,力求將最美的形態和狀態送給過往的司乘人員;提出“四美五心”的服務諾言。“四美”即“語言美、行為美、形象美、環境美”。一是通過使用“您好”、“請稍候”、“請拿好”、“歡迎再走高速公路”等標準化的文明服務用語,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積極打造語言文明。二是能列隊上下班,進一步規范收費員工“站姿、坐姿、行姿 ”來打造行為文明。三是通過微笑服務、持證上崗和統一著裝,給司乘人員留下親切、熱情、大方的好印象來打造形象文明。四是通過優化崗亭、站區環境,為過往車輛司乘人員提供茶水、應急藥品、政策咨詢等服務來打造環境文明。“五心”即微笑服務真心,收費發卡用心,解釋說明耐心,判斷車型細心,便民服務熱心。舉辦收費人員軍事列隊比賽,通過軍事隊列動作,交接班儀式,交通指揮手勢,文明禮儀等方面的比賽,展示各收費站的軍事化訓練成果和文明服務水平,通過站姿、坐姿、規范用語和肢體語言的表演,與司乘各具特色的情景對話,令人耳目一新。
3.激發了昂揚的精神面貌。在2008年的抗震救災中,西漢高速公路成為從全國各地運送大量救援人員、救災物資趕往四川重災區救援的必經通道,被譽為“生命線”。為全力以赴保障這條大動脈的安全暢通,高速集團黨委堅持“特事特辦,一切為了抗震救災,一切為了災區人民”的原則,多項措施保證道路暢通,服務優質。從2008年5月12日晚上開始,高速集團在第一時間啟動緊急保障預案,要求服務公司所有人員及時為廣大子弟兵提供熱水、毛巾等服務,同時免費向他們提供礦泉水、方便面、火腿腸、快餐等食品,使他們能夠及時得到休整,斗志昂揚地奔赴災區。
三、進一步加強陜西高速公路文化建設
1.進一步增強創新力。創新是時代最顯著特點,創新是群眾最突出要求,創新是文化建設活力源泉。繼承和發揚陜西優秀的文化傳統,積極借鑒行業內外相關文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文化成果,大力推進高速公路文化創新,使高速公路文化建設既體現優良傳統,又反映時代特點。十一五時期,陜西省高速公路取得的跨越式發展,高速公路文化肩負著營造加快氛圍,增強發展動力的使命,幾年來,公司在管理機制上創新,改革創建模式、調整考核標準、優化評比流程,在工作思路上創新,吸收先進經驗、推進重點工作、加強事后評估,在工作方法上創新,注重整合資源、發揮專家智囊、形成工作合力,開創了全新的格局。加強創新文化建設,大力倡導創新精神,強化創新意識,創新發展模式,在全集團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營造嚴謹務實、百家爭鳴的寬松環境,鼓勵和支持廣大干部職工開展崗位創新,使創新成為行業新風尚。2008年底,全國交通企業文化論壇在西安召開,高速集團向全國交通系統各單位介紹公司在文化建設方面的經驗;2010年,交通運輸部領導在西漢高速公路調研,充分肯定公司擬在文化建設方面的經驗,提出要在京昆高速公路陜西境全線開展省部共建“千里文化路”工作,進一步提升集團公司文明程度和服務水平。2012年2月底,中央新聞媒體采訪團專程到陜西省來,采訪陜西高速集團的企業文化建設,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對集團公司四大服務品牌建設、高速公路文化景觀建設給予了極大地關注。
2.進一步加大執行力。“三分戰略,七分執行”,沒有強大的執行力文化,再好的戰略只能是個空想,再優秀的企業文化只能是個擺設。要著力用制度規范行為,用文化塑造精神。首先是各位領導干部要帶好頭,不僅要做執行文化倡導者、領導者,更應該身體力行,親自參與,做企業文化管理的積極實踐者。今后,我省高速公路文化建設將著重開展文化實踐工作,在高速集團所屬各運營路段開展文化建設。在西漢、漢寧、西禹高速公路創建“千里文化路”。鞏固西漢、漢寧高速公路已有文化建設成果,形成文化理論成果,在西禹高速公路建設四大品牌浮雕、風追司馬雕塑、秦晉界景觀石、詩經雕塑。在西寶、西潼高速公路創建“關中風情路”,研究策劃在西寶改擴建項目建設絲綢之路文化景觀工程,弘揚陜西古代文明、大唐文化、絲路風情文化。在西延高速公路創建“紅色旅游路”,大力弘揚“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充分利用高速公路途經延安、黃陵兩大圣地的優勢,開展紅色旅游路的建設和宣傳工作,在延安服務區、南泥灣收費站建設文化景觀,進一步豐富黃陵服務區的文化品位。在十天線陜西境建設“生態環保路,挖掘陜南茶文化、巴蜀文化內涵,提煉總結陜南高速公路文化特點,精心策劃設計服務區建筑風格和園林景觀,充分體現陜南水鄉特色。加強高速公路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實際情況和職工群眾需要,建設各類文化體育場所。堅持經常性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職工喜聞樂見、健康有益的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廣大干部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干部職工的身心素質,促進干部職工全面發展。
3.進一步強化凝聚力。企業文化對人們觀念的影響潛移默化,無形中形成的價值認同,使大家產生了一種強大的向心力。今后,集團公司將大力弘揚“和諧、創新、高效、卓越”的企業精神,一方面要著力培養和激發職工的企業主人翁精神,繼續執行與企業職工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工作,使更多的收費員和路政員甩掉泥飯碗,端上瓷飯碗,增強歸屬感、責任感、使命感和危機感,使職工與企業同生存、共憂患,為高速公路事業發展竭盡全力;另一方面要著力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環境,繼續加大四個一工程建設力度,將建設經費納入集團公司,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各站所進行改造,新建站所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確保為職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建立良好的勞動條件、勞動保護、娛樂休息環境,以及文化設施,活躍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建樹良好的企業形象,大力培養職工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意識、價值觀念、法制觀念等,在企業內部建立健全各種管理制度、規章,以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文化和業務素質,促進職工身心健康,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4.進一步突出特色化。“特色”就是一個企業的文化個性,是這個企業在文化上與其他企業不同的特性。它只為這個企業所有,只適用這個企業,是這個企業生存、發展條件及其歷史延續的反映。同時企業文化的力量源泉來自創新。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企業一成不變的結果只能是被市場所淘汰。因而企業發展中就必須不斷地揚棄過去,超越自我、展望未來,提升原有的企業價值觀和企業文化。堅持創新、改造自己、追求卓越才是先進企業文化的內涵。要充分發揮各級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廣泛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黨總支統一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政工部門牽頭協調、其他部門主動配合、機關基層互促聯動、職工群眾人人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每一條高速公路都在特定的環境中建設與發展,他們的使命與發展歷程,以及周邊固有的文化積淀都不相同,因此每一條高速公路的文化建設都是不能復制的。結合陜西高速集團近年來文化建設的實際,把陜西高速集團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放在“京昆高速公路文化”建設上來,進一步細化創建實施方案,優化景觀設計,加強運營服務工作,努力確保將京昆高速公路全線建成一條高標準的文明服務路、歷史文化路、救災英雄路、生態環保路和人文美食路。
(作者單位:陜西高速集團西延分公司黃陵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