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產國、消費國和進口國,棉花產業對中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作為全國最大的產棉基地和優質棉基地,新疆的棉花生產無疑會對中國棉花產業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新疆棉花生產
棉花是新疆的特色優勢農業資源,也是新疆實施以市場為導向的、以“一黑一白”為重點的優勢資源轉換戰略的主要基礎之一。在經過“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將近14年的科技攻關和基地建設,新疆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棉花種植基地,種植面積、總產量、單產產量和調出量連續十幾年來都是全國第一。棉花產業已經成為新疆地方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植棉收入已經占到全疆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0%。為推動全國棉花生產和國內紡織工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在促進新疆國民經濟發展和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從產業安全角度看新疆棉花產業優勢
一般認為,產業安全指的是在開放條件下,一國產業抵御外來干擾或威脅并不斷獲得持續發展的狀態,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本國產業的主導地位與競爭力,是一國產業綜合素質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集中反映。產業安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較強的產業控制力;較強的產業持續發展能力;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有助于提高本地區的國民權益。
1.棉花產量、播種面積不斷提高,原棉對外依存度較低,產業控制力相對較強。新疆作為中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和優質棉生產基地,對穩定全國的棉花供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九五”到“十一五”期間,新疆棉花產量和全國棉花產量都在不斷增加,新疆棉花產量在全國棉花產量中的比重不斷上升,由“九五”的29.68%增加到“十一五”的38.85%。從對全國棉花的增長貢獻率來看,“九五”到“十五”,新疆棉花的增長貢獻率為35.49%;“十五”到“十一五”,新疆棉花的增長貢獻率為66.37%。從棉花播種面積來看,新疆對于穩定全國的棉花供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疆棉花種植面積與全國棉花進口量基本上呈現這樣一種趨勢:即隨著新疆棉花種植面積增加,全國次年的棉花進口量會相應減少。據相關數據顯示,從2001年開始,全國棉花需求量每年都在增長,增長速度都在10%左右。需求的急劇增長并沒有引起進口的急劇增長;在進口量超過百萬噸的年份,2006年棉花進口量達到了最高值364萬噸,但隨著2007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的擴大,這一數值迅速回落,2009年降到了153萬噸。從全國各省區的棉花播種面積來看,期間只有新疆棉花種植面積相對穩定,棉花產量穩中有升,填補了棉花需求的部分缺口,因而沒有造成進口量的急劇增長。棉花需求缺口主要是通過國內市場來滿足的,新疆在這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棉花產值、播種面積不斷提高,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具備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棉花產值比重是衡量一個地區在全國棉花產業地位的重要指標之一。新疆作為中國最大的原棉供應基地,其棉花產值在全國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從相關數據可以看出,新疆棉花產值不斷增加,在全國中所占的比重不斷增強,棉花供應基地的基礎地位不斷得到鞏固。由于棉花產值是以1990年的不變價格為基礎計算的,所以產值的比重跟棉花產值的比重大體相當。可以通過產值貢獻率來看一下新疆棉花產值對全國的貢獻:2001年到2009年,全國棉花產值增加558.12億元,增長106.47%;從新疆來看,棉花產值增加259.07億元,增長206.38%,對全國的增長貢獻率為46.79%。新疆是國家最重要的耕地后備省區之一,全區宜農后備土地資源達7300萬畝,占全國的30%左右,其中棉區擁有后備土地資源5010萬畝,且土地平坦、底層深厚、土質疏松,具備了大規模種植棉花的條件和能力。從現有棉花種植面積來看,2001—2009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每年都要占到全國的20%以上,最高的2003年,占到了全國的30%;除2008年,棉花每年的播種面積都在1000千公頃以上;從新疆的農作物播種面積構成來看,棉花種植面積所占比重非常大,都維持在25%以上。
3.注重品牌戰略,提升了新疆棉花的區域及國際競爭力。棉花作為新疆農業的主導產業,在新疆的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抓棉花產量的同時,新疆也在積極扶持棉花企業的發展,創建新疆的特色棉花品牌。在過去近10年的時間里,為了提高企業及產品的競爭力,新疆本地的棉花企業一直在尋求技術突破和企業改革創新,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到目前為止,新疆已經擁有了錦牌、銀輝、葉爾羌、沙棗花、凱欣等17個全國知名棉花品牌,其中“錦牌”棉花在2000—2005年連續5年榮獲全國知名品牌棉花金獎,被稱為“中華第一棉”。
4.棉花作為新疆的特色優勢產業資源,增加了農民收入。新疆自治區約有50% 的農戶(其中70% 以上是少數民族)從事棉花生產。近十多年新疆棉花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除了國家重視和政策支持以外,發展棉花生產有利于擺脫貧困奔小康,增加農民收入、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是極為重要的經濟因素,也是支持新疆棉花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素。新疆的棉區主要集中在南疆地區,棉農主要是以維吾爾族為主的少數民族。發展新疆的棉花產業,不但是全國的需要,也是提升新疆區域經濟的戰略地位,增加棉農收入、特別是少數民族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最重要產業。2006 年新疆農民人均收入中的近一半來自于棉花生產。新疆南部一些貧困縣的地方財政,也因棉花收入而實力增強。種棉花已成為新疆農村的首選產業,全疆86 個縣(市)中約有60 個種植棉花。
三、結論
中國棉花種植區域加速向西轉移是參與國際競爭、發展特色區域經濟的必然結果。中國棉花提高單產、擴大面積、增加效益的主要潛力在新疆,確保國家棉花產業安全的重要支撐在新疆,中國向西部開放、開辟西部新型工業化之路的光明前景在新疆,新疆有望撐起中國棉花的半壁江山,成為世界最具規模的優質棉優勢產業帶和最具潛質的棉產品加工經濟區。
(作者單位: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