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們、先生們:
作為廣播特寫作者的彼得·萊昂哈特·布朗,他的成功不僅僅在德國。歐洲太小了,柏林墻也不是障礙。他希望,同時也成功地超越了界線,這點你會在下面的頒獎詞里感受到。阿爾弗雷德·安德施把廣播特寫定義為“出類拔萃的聲音蒙太奇藝術”。今天,我試著把來自全球四大洲的25名廣播特寫人寫的文章,按廣播特寫的方式編輯成一篇頒獎詞。當我在幾分鐘之后說到“我”的時候,這個“我”代表的是一個集體,包括女士、男士,年輕的或年長的國際廣播特寫人。
他的名字是彼得·萊昂哈特·布朗,我們都叫他里歐。
我第一次見到里歐是在1979年,在柏林。我們只是簡單地打了聲招呼。一年以后,我邀請他去看看我在湖邊的夏日住所……沒有路,沒有自來水。可是里歐來了。他總是那么好奇! (芬蘭 哈里·胡赫塔馬基)
沒有里歐,就沒有國際特寫會議。整個廣播特寫的大家庭就不會存在。事情就是這么簡單。那會是一個多么可悲的情景啊!我們會變得多么貧窮!(芬蘭 巴波羅·霍姆貝爾格)
里歐為什么會這樣……不可抗拒?如果你想起音響,你就無法避開他。(克羅地亞 帕弗里卡·巴基西奇)
布朗以其立體聲的廣播特寫《雞》(1967年)一舉成功。在他的另外其他四部廣播特寫中,我們從收聽廣播的聽眾變成了“親眼看見”的證人。我們能夠“驚訝地用耳朵看見”。這不僅是純粹的3D效果。
布朗成為質量的保證!(德國 德庫柏茲·哈默斯)
在1976年多倫多的國際特寫會議上,里歐播放了他的作品《歐洲的鐘》,展現了他像卡拉揚那樣指揮著一營坦克沖向“敵人”。他對廣播的帶傳染性的熱情迷住了全世界的廣播特寫制作人,很快也迷住了他們的聽眾。(加拿大 唐·諾瓦克)
大約在1973年,電臺的原制作部經理約斯告訴我有一個奇怪的人來訪,很像一個銷售員。他想讓我們聽他做的一個廣播節目。約斯給了我錄音帶。我把它往辦公室的角落里一塞。幾個月以后,我的同事參加國際會議回來給了我一盤帶子,說里面有些動物的叫聲錄得很好,以后我們制作廣播劇的時候有用。我又把帶子往角落里一塞,忘掉了這件事。幾個月以后,我想清理一下辦公室,聽一下錄音帶,把動物的叫聲部分剪下來。我開始聽,一個嶄新的世界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我聽的是里歐的《鬣狗》,他就是那個銷售員。眼淚涌上了我的眼眶。我去找安德烈,告訴他我的新發現。安德烈看著我,說:“我知道那個人。”
后來我聽說了一些稀奇的故事,講的是廣播特寫人在湖邊一家叫“斯堪德貝克”酒館的一次相聚和在冰冷水域的一次劃船旅行。發起人就是那個銷售員,他的名字就叫彼得·萊昂哈特·布朗。(比利時 斯坦因·福洛爾)
當我們沉醉于討論這樣一些問題:廣播特寫中結構問題的重要,音響的拼貼、組合和解說,有地方色彩的音響和音樂,等等。我們常常會忽略我們坐的這艘小船的方向,差點掉到湖里去。里歐第一個轉過身來,抓住我的領子,說:“我的朋友,現在你知道廣播特寫這種形式有多狡猾、多危險了吧?” (英國 約翰·泰奧卡里斯)
他對廣播特寫的忠誠是驚人的,目光堅定、清晰、始終如一。(愛爾蘭 羅洛萊·哈里斯)
自然的力量不會悄悄地自行消失,它會讓你感覺到它的存在。里歐是廣播特寫的教父或者教皇,這是一個正面的形容。作為國際廣播特寫會議的創始人,他的重要性不同一般。他把全世界的廣播特寫人聚集在一起,建立了一個國際網絡,對許多國家的廣播產生了深刻影響。(芬蘭 哈怒·卡里斯托)
里歐是斗士之王。他知道怎么進行戰斗,怎么建立戰略聯盟,怎么貼近他的戰友甚至貼近他的敵人。他向幾個世紀以來束縛著德國和歐洲廣播的傳統挑戰,為他的理想,為他準備獻給聽眾的廣播而戰斗。(愛爾蘭 羅洛萊·哈里斯)
志同道合的三人—布朗和比利時的安德里斯·普派、瑞典的阿克·布羅姆施羅姆。1974年決定在一年后于柏林召開第一屆國際廣播特寫會議。這是一個無視企業集團內部所有等級制度規則的純業務論壇。無論他們的地位如何,從事廣播特寫創作的作家、導演、制片人、自由撰稿人,都受到了邀請。1975年,來自14個國家的16位廣播特寫人首次進行了專業討論。為了強調人工創造的成分,成立者總喜歡稱它為鞋匠的聚會。
在早年的國際廣播特寫會議上,我們圍坐在長桌旁。隨著代表人數的增加,桌子變得越來越長,越來越大。后來被長椅替代。我們先是在錄音室里開會,后來挪到了音樂廳……(澳大利亞 凱·莫特萊)
我清楚地記得里歐如何鼓勵來自中國、韓國、澳大利亞、美國和羅馬尼亞的代表出席特寫會議,讓專業的興趣越過國家和政治的不同而得到交流。他在和不同的國家、個人打交道的時候,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就是要把他們帶到廣播特寫的聯合國來。(澳大利亞 羅賓·拉弗里區)
偉大的藝術將從國際廣播特寫會議這樣的機構中誕生,但前提是它的內部必須有足夠的力量,而幾十年來,里歐一直在提供充沛的力量,那就是對節目制定了一個很高的標準,高得迷人,也高得嚇人。(美國 格雷戈里·威特海德)
如果別人對你的作品提出批評,你很難接受,那你最好躲開里歐。
如果你躲不開他,聽到他在那里高聲批評你心愛的作品,有時候像獅子一樣咆哮,你要盡量保持平靜。因為這可能意味著一段美好的友誼開始了。他只是想……激勵你!(克羅地亞 帕弗里卡·巴基西奇)
某些多才多藝的人為各不相同的天分而分心。他能夠協調這些天賦:對他的聽覺、感官、遠見卓識和干勁產生一定的影響。他的思想不會停滯不前。因此,他看起來總是那么充滿活力。(瑞士 高迪尼·奧爾多)
里歐知道得很清楚,怎么去啟發自由討論,鼓勵在“是的,可是……”的架構下表達相反的意見。首先是:要掌握“傾聽的藝術”。(法國 雷乃·法拉貝特)
里歐有一種很強的吸引力—像磁鐵一樣,把同行、朋友吸引到他的身邊。你會不由自主地傾聽,被他的主張打動,按照他的要求、愿望去為廣播做點什么,成為他的助力。他的說服力和他的吸引力一樣大。這種感染力是不可抗拒的。
他是一個播種者,把廣播特寫的種子撒向四面八方。(中國 黃炳琦)
(作者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學會秘書長)
(欄目編輯:莫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