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星丁導讀
讀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以后,很多小朋友都在寫自己喜愛的動物。可是我們畢竟長大了,不僅要寫出動物的外貌和習性,還要寫出動物和我們靈性相通的特點。那么,怎樣才能寫好呢?下面我們來看看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吧!
【閱讀空間】
白 鵝
□豐子愷
抗戰(zhàn)勝利后,我賣脫了三年前在重慶沙坪壩廟灣地方自建的小屋,遷居城中去等候歸舟。我對這小屋實在毫無留戀,倒是屋里養(yǎng)的一只白鵝,使我戀戀不忘。
我親自抱了這雪白的“大鳥”回家,放在院子內(nèi)。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它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中,更顯示出一種傲慢之氣。鵝的叫聲,音調(diào)嚴肅鄭重,有似厲聲呵斥;其叫聲的嚴厲,不亞于狗的狂吠,對無論何人,都是厲聲呵斥;要求飼食時的叫聲,也好像大爺嫌飯遲而怒罵小使一樣。鵝的步態(tài),更是傲慢了,大模大樣的,頗像平劇里的凈角出場。它看見人走來簡直不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
鵝的吃飯,常常使我們發(fā)笑。我們的鵝是吃冷飯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樣東西下飯:一樣是水,一樣是泥,一樣是草。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絲毫不茍。譬如吃了一口飯,倘水盆偶然放在遠處,它一定從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飲水一口,再踏大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吃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這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必須有一個人在旁侍候,像飯館里的堂倌一樣。因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們這位鵝老爺?shù)钠猓糠晁燥埖臅r候,就躲在籬邊窺伺。因此鵝的吃飯,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
鵝,不拘它如何高傲,我們始終要養(yǎng)它,直到房子賣脫為止。因為它對我們,物質(zhì)上和精神上都有貢獻,使主母和主人都歡喜它。因為我們這屋實在太簡陋,環(huán)境實在太荒涼,生活實在太岑寂了。賴有這一只白鵝,點綴庭院,增加生氣,慰我寂寥。
(選自《白鵝:豐子愷專集》2010年1月,有改動)
哈星丁賞析
文章第一段用非常干凈的文字,對比出可以舍棄自建的小屋,而戀戀不忘抱回家的一只白鵝。接著對白鵝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等作了形神兼?zhèn)涞拿鑼懀确嚣Z的生性特點,又有強烈的人格化,非常詼諧。其中重點描繪了鵝的吃相,用了“吃飯”“一日三餐”“下飯”等描寫人的語言,寫出了鵝“三眼一板,絲毫不茍”的特殊吃法,非常有趣。
【寫作指津】
懂得動物,寫好動物
在我們周圍生活著很多可愛的小動物,怎樣寫好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呢?
第一,寫好動物,關(guān)鍵是善于觀察。只有在觀察細致的基礎(chǔ)上,才能寫好它們。觀察動物時,不僅要看到外形,還要看到“精神氣”,而且不同動物的“精神氣”是不同的。
第二,描寫外形要側(cè)重于靜態(tài),描寫活動情況要側(cè)重于動態(tài)。按照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從外形到活動,有條理、有層次地觀察和描寫。上文中,作家眼里的鵝就像人一樣,有鮮明的個性。它走路“左顧右盼”,叫聲“嚴肅鄭重,有似厲聲呵斥”,步態(tài)“更顯示出一種傲慢之氣”。
第三,要把自己的喜愛之情寫進文章中。“住了三年的自建的小屋”,可以毫無留戀,“倒是屋里養(yǎng)的一只白鵝,使我戀戀不忘”,因為“賴有這一只白鵝,點綴庭院,增加生氣,慰我寂寥”。我們只要把動物當做朋友,就能把它們寫好了。
第四,除此之外,還應(yīng)該注意一點,那就是小動物雖不像人那樣能思維、會說話,但是它們也有“語言”,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觀察小動物的時候,應(yīng)該從它們的動作和叫聲中去體會和想象它們“情緒”的變化,并恰當?shù)剡\用擬人的修辭手法,這樣寫出的小動物才會活潑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