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100市場研究公司調查數據顯示,近8成的被訪者進行收藏的主要目的是出于愛好以及對收藏品的欣賞;在收藏內容方面,被訪者仍以郵品錢幣等傳統藏品收集為主;在收藏過程中,超過半數的人經歷過上當受騙的事情;而在收藏品經濟收益評估方面,男性比女性更為樂觀;對于收藏市場的未來,近乎半數的受訪者則認為能夠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
國人對于收藏有著極高的興趣和熱情,逾五成的被訪者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就開始有收藏習慣了,而收藏的主要目的則集中在愛好和欣賞,分別占比55.3%和23.1%,而以投資為主要目的的收藏行為占比也已經達到16.8%。隨著收藏品投資市場的日漸成熟,收藏品投資已在近年來成為不少家庭理財規劃的重要一環。
調查顯示,64.5%的受訪者用于收藏行為的投入僅占個人年收入的10%以下,29.2%的受訪者會用10%-20%的年收入來購買收藏品,而會投入50%以上年收入的狂熱收藏愛好者僅為0.6%。可見絕大多數人屬于理性收藏。
郵票錢幣具有輕巧、容易獲得以及便于收藏的特性,是收藏愛好者長期以來會選擇的主要收藏品,而這種傳統的收藏模式在此次調查數據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數字100數據顯示,郵品錢幣、瓷器玉器、國畫書法類收藏品位列三甲。其中,選擇郵品錢幣類的受訪者占比高達72.9%,其次選擇瓷器玉器的占比為23.4%,選擇國畫與書法的占比也達到15.6%。瓷器玉器與國畫書法這些既有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的藝術品也是國人比較喜歡的收藏內容之一。
在受訪者收藏的途徑上,51.4%的受訪者通過實體商店或者攤上進行購買,而也有47.8%的受訪者通過朋友送或換而得到,34.6%的受訪者從專門的收藏品市場獲得收藏品。22.3%受訪者則是從家里祖傳下來,而從拍賣行投的的藏品比例僅占3.2%。隨著市民對錢幣郵品、書畫、瓷器、玉石等收藏品的關注度逐漸升溫,民間資本開始以極大的熱情走進收藏領域。
數字100調查顯示,有52.6%的受訪者有過上當受騙的經歷,其中男性買到贗品的比例顯著高于女性,并且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有過受騙經歷的比例有明顯差異,30-40歲的人群的比例為最高,50歲以上比例最低。
而對于收藏品的真偽辨別,總體而言,超過四成的人會憑自己的經驗來判斷,而僅有15.8%的人會采取委托專家鑒定的方式。
對于未來會如何處理收藏品,45.4%的受訪者表示會全部留給下一代,42.7%的受訪者表示會部分留給下一代部分售賣,而把收藏品全部售賣變現的比例僅為8.7%。不論收藏的是什么,也不論未來它是否會增值,隨著收藏這一行為產生的情感依賴會成為收藏品傳承下去的一個理由。
在收藏的經濟收益評估方面,性別差異有著顯著的影響。認為收藏品能夠帶來正向收益的男性顯著多于女性,而更多的女性受訪者認為收藏的經濟效益不明顯,僅能保值或者低幅度的增值。可見,女性在投資理財方面比男性保守,且對收藏投資持較為謹慎的態度。
在談到當下的收藏市場時,受訪者普遍反映存在諸多問題。調查數據顯示,46.6%的受訪者表示目前收藏品市場混亂,大家擔心會買到贗品得不償失;26.7%的人認為可以收藏的品種太多,不知道買什么可以增值;而21.2%的受訪者則表示對收藏品價格有擔憂,怕被過分炒作,而現在入手不是最佳時機。但整體而言,近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未來收藏市場還是能夠實現家庭財富的保值增值,反映出國人依然對收藏市場的未來保持著積極的態度。
作者系數字100市場研究公司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