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區關系每個居民的切身利益。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已經從追求基本的居住需求向追求更便捷、舒適、健康的居住環境轉變。本文在對居住區規劃設計時應注意的問題充分分析,提出現代居住區規劃設計時應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規劃、多元化設計、注重綠色環保”的原則,并將此原則運用到居住區的建筑、道路交通、景觀和戶外場地等方面的規劃設計中。
一、居住區規劃設計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規劃設定時注重經濟成本核算
在規劃設計之初,要充分考慮經濟性。不能盲目追求建筑造型和規模,拋開成本預算。設計時要根據建筑結構條件注意節能環保,更要考慮后期的運營維護費用。
(二)完善功能和配套設施
居住區是集住宅、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場所。除了具備基本的生活功能之外,同時還應兼備休閑娛樂的功能。根據居住區面積大小設計建筑、綠地、道路的比例,各個比例間搭配協調合理,不同的功能所需要的基礎設施不一樣,要根據不同的功能在居住區內配置與之相符的公共設施。
(三)協調文化特色和周邊環境
規劃設計時應因地制宜,考慮地形、綠地、植被,結合當地或周邊的文化和居民的生活習慣,使居民區有機地融入到城市的文化中,滿足人們對文化的需求,創造出具有豐富文化底蘊和內涵的居住區。
二、現代居住區規劃設計原則
(一)整體規劃,以人為本
人的需求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滿足人的各種需求是居住區規劃設計的根本目的。居住區規劃不僅要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居住要求,同時要滿足居民教育、文化娛樂、健身、鄰里交往等多種精神需要。在總體規劃上,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和周邊環境,合理規劃用地比例、景觀安排,綜合設計建筑群外形、色彩、戶型、區內的道路、人造景觀等。完善建筑群布局、避免單一、重復、呆板,千篇一律的格局。以人為本,合理布置和組合住宅、道路、綠化、公共設施。
(二)滿足多元化要求
居住區的類型、功能以及需求的多樣化,要求在規劃設計過程中不能僅局限于建筑結構、外形方面的多樣性,在建筑的色彩、戶型、裝飾上,在區內景觀規劃設計,區內功能配套設施方面也體現多元化的特點。隨著建筑行業和建筑材料的發展,在建筑技術、建筑材料方面也應尋求多元化。
(三)突出生態質量,注重節能環保
現代居住區應充分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將綠色、環保理念體現在居住區的各個角落中,通過對自然和非自然景觀的設計和合理配置,協調綠地與建筑、居民之間的關系,將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充分地結合起來,打造自然、舒適、宜人的居住區。
三、現代居民區環境規劃設計要素
(一)建筑、戶型設計
居民區內的建筑群設計要考慮建筑之間的間隔、日照間距、通風情況,并根據區內的實際情況設計建筑朝向,多采用南北布置,建筑之間可使用平行布置,為了避免建筑群之間的布局過于單調,也可采用組合與圍合的方法。建筑的外形和色調可根據周邊的環境,選擇合適的建筑風格,營造更好的視覺空間。
(二)交通、道路設計
交通道路是整個居民區的骨架,在整個居民區設計時重點設計要素之一,按照不同的道路功能設計出不同類型的道路,滿足不同交通工具需要的同時,充分考慮居民車行、步行的需要,既要保證交通的暢通,也要考慮居住區內交通安全,可通過道路的迂回設計或者人為的設置路障來降低車速,從而保證了區內交通和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景觀規劃設計
景觀設計是居民區規劃設計中主要因素之一,設計時不僅要考慮景觀的視覺享受,還要考慮居住區的生態環境、空間塑造等方面。居住區的景觀設計包含了綠地景觀、水體景觀、小品及公共設施等。
(四)居住區戶外場地及出入口設計
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健康與鍛煉,因此居地區戶外場地是居住區必備的要素,它不僅能為居民提供休息、鍛煉的場所,更為鄰里之間的交往提供去處。區內戶外場地的規劃設計應該從其功能出發,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適的小空間。
四、結束語
隨著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已建居住區已不適應現代人的居住要求,居住區規劃設計需要考慮更多的問題。居住區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的品位。居住區的規劃設計是一項集規劃、設計、工程、管理等方面綜合且復雜的任務。“以人為本”是居住區規劃設計的根本出發點,通過科學的規劃、精心設計的居住區不僅營造了一個理想、舒適、優美的居住環境,還使當地的文化得以發展和延續,也提高了城市的品位。
[作者單位:新疆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