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5日,由山東省科技廳組織,萊州市山普管件制造有限公司與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合作,在濟南舉辦了“萊州山普管件制造有限公司科技成果鑒定會”。
在本次鑒定會上,萊州市山普管件制造有限公司與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合作,所推出的“多工位自動管件拋光系統”與“自動纏帶擰管一體機”項目,得到了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與會專家稱:這兩項研究成果成功地填補了國內空白,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且具有很好的推廣與應用價值。
據悉,“多工位自動管件拋光系統”成功應用后,所需工人可由原來的6名,大幅度地減少到1名,而生產效率卻由原來的2000件/天,提升到4000件/天,產品合格率也由原來的95%提高到99.9%。這就是科技創新的效果。“多工位自動管件拋光系統”集管件粗拋、細拋、精拋、打蠟、上光等多項功能于一體,能夠完全替代人工作業。在降低勞動強度、減少人力和生產成本的同時,更能大幅度地提升產品的生產效率,且能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自動纏帶擰管一體機”項目,具有系統自主化程度高、操作簡單維護量小、易于管理等優點,尤其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因此極具廣闊的推廣與應用前景。
有專家稱:“多工位自動管件拋光系統”能夠廣泛地應用于不銹鋼、衛浴、工藝品、閥門等行業,它的成功研制,不但改變了我國傳統人工拋光操作的落后局面,而且能夠替代同類進口產品,變進口為出口,這樣就為相關行業大幅降低采購成本鋪平了道路,最重要的是,“多工位自動管件拋光系統”的成功推出,也意味著引領了我國拋光加工機械化、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與進步。
“看到山普公司的研發成果,極大地強化了我對山普公司創新實力的理解。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山普公司至今已經走過了五年的時光。五年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山普公司勇于做大做強太陽能配件產業,敢于投資先進裝備制造業,這樣的選擇彰顯了山普公司與眾不同的自主創新能力,也表明在資源配置的過程中,山普公司獲得了更多的話語權。”一位企業家在參加了山普公司在濟南舉行的“萊州山普管件制造有限公司科技成果鑒定會”后,對山普公司的科技創新能力,由衷地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記者問山普公司總經理趙顯龍,聽到潛在用戶的聲音,有何感想?趙顯龍告訴記者,山普公司對建設創新型國家充滿了認同,對科技創新更是充滿了激情,所以山普公司在做好太陽能管件項目的同時,也把目光投向了先進裝備制造業項目的推廣上。山普公司提出的科研思路是:以科研成果為“坐標尺”,把科研成果“嵌入”到企業的發展戰略中,這種做法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趙顯龍稱:未來在太陽能管件與先進裝備制造業項目的產業化推進上,山普公司有一個長期規劃,即充分把握國家大力支持和發展藍色海洋經濟圈和黃河三角洲經濟圈的歷史機遇,在十年內,把山普公司建成全國聞名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工業園區。
“萊州山普管件制造有限公司科技成果鑒定會”的鑒定委員會,由河北工業大學張明路教授、山東建筑大學張桂青教授、濟南大學張勇教授等7位相關領域的專家組成,此外,山東省科技廳、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等有關領導,也參加了本次鑒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