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率約占出生嬰兒的0.8%、全國每年約有15~20萬新患者、60%的患兒會在不到1歲時死亡……這一串觸目驚心的數字描述的就是先天性心臟病(以下簡稱先心病)。先心病患兒除了個別小室間隔缺損在5歲之前有自愈的機會之外,絕大多數都需接受手術治療。及時、高水準的手術,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小兒心臟外科主任李守軍,在小兒先心病診治領域開創并發展了無血手術、雜交手術等多種最新技術,為先心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到目前為止,李守軍已完成先心病手術5000余例,手術成功率達到98%以上。“無血手術”和“雜交手術”是最具代表性也是獲得效果最好的兩項手術。
無血手術可節約手術用血量,并降低患者出現溶血性反應及其他過敏反應的可能性。目前,70%的成人都接受無血手術,但嬰幼兒手術難度較大,運用得還不是很多。2011年12月,李守軍成功為一位出生剛滿3個月的先心病患兒進行了無血手術。這是國內首例嬰幼兒重癥、復雜先心病的“無血”心臟直視手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小兒先心病的治療開辟了全新的道路。
與無血手術的發展并駕齊驅的是“雜交手術”。“十一五”期間,李守軍負責“提高新生兒及小嬰兒復雜先心病外科療效的臨床研究”國家攻關項目中“Hybrid技術在心臟外科中應用”的部分,率先完成一站式Hybrid技術治療嬰兒重度肺動脈狹窄、合并粗大體肺側枝血管的法洛四聯癥、室缺合并主動脈縮窄一期矯治等疾病的治療,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07年,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就成功建成了雜交手術室,開展手術。到目前為止,該院已完成雜交手術699例,其中包括先天性心臟病419例、冠心病199例、大血管81例,在我國屬領先水平。
在先心病預防方面,李守軍也主持和組織了很多工作。他介紹說,他們在北京市專門建立了一個基金,計劃建立一個新生兒、小嬰兒先天性心臟病網絡平臺的建設,其中最重要的是三級預防,第一級預防,是找出導致先心病的具體原因;第二級預防,是在胎兒期篩查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第三級預防,即早發現、早治療。
阜外心血管醫院在先天性心臟病診療領域發展較快,掌握了很多新技術和新理論,李守軍積極組織全國范圍內的交流活動。2008年12月,他負責舉辦了全國復雜先心病外科治療高級研習班,來自全國30多個省市的500多位學員參加了學習和交流活動,反響良好;2009年3月,他又負責籌辦了國家級復雜先心病培訓基地,對提高我國先心病的治療水平,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在短時間內,我們可能不能完全戰勝先天性心臟病。但是有了李守軍和他的同行們的努力,我們相信,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將獲得更多的康復機會,像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