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11年“西部強勢媒體”建設取得實效的包頭人民廣播電臺,目前擁有5套廣播頻率。以新聞綜合頻率為龍頭,以交通文藝、生活娛樂、城鄉音樂、故事曲藝等頻率為輔助和補充的體系,在“精品立臺、人才興臺、經營富臺、創新強臺”戰略思想指導下,朝著功能多元化、裝備數字化、經營集約化、管理精細化、隊伍精兵化的目標邁進。包頭電臺無論事業發展、對外宣傳還是廣告創收,均居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地區榜首,在落地的18個廣播頻率中收聽率居絕對優勢;廣告創收連續3年實現三連翻,目前仍然以勁銳之勢闊步發展。
一.錯位競爭,融合為核
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后,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包頭電臺5家廣播頻道選擇了前所未有的方式面對。統一策劃、集中采訪、聯動播出、合作募捐,大大增強了傳播聲勢。包頭電臺與成都電臺聯手,發布即時信息,為分隔兩地的親人朋友搭起信息平臺,撫慰創傷、支撐心靈。在這場中國突發新聞領域規模最大的遭遇戰和突擊戰中,首次嘗試打“組合拳”的包頭媒體,為成功立于內蒙古乃至全國中西部城市電臺之首,搶占了輿論制高點。
之后的2008年奧運火炬傳遞期間,包頭電臺介入奧運廣播聯盟,與國內140多家成員臺連續5天每天3個小時的直播,創造了內蒙古廣播史上從未有過的組合報道形式。
2009年和2010年,在內蒙古自治區兩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的報道中,包頭電臺聯合區內盟市11家電臺,創新提出“11+1”的報道模式,打開了區域廣播聯盟報道之先河。
2011年11月到12月,在迎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0周年之際,包頭電臺各頻道再次合作,策劃組織系列專題“世貿十年”,以精致的小品情景劇展現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人們生活發生的微妙變化和喜悅心情。系列節目在省級和國家級媒體播出后,反響強烈,不僅將中國已經建立起的經貿體制進行了廣而告之的宣傳,更重要的是,為國家經濟社會大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二.立足創意,打造品牌
“以節目帶廣告,以活動帶節目”是近些年包頭電臺的辦臺理念。特別是當地交通廣播,頻道擁有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和包頭市最廣泛、最忠實、最有效的聽眾群,收聽率、創收率始終居于各頻率榜首。值得一提的是《你好,DRIVER》單頻節目,年創收近500萬。亮點背后,源于強大的節目創新力和不間斷的品牌創造力。
通過組建“包裝工作室”,充分發揮創意,齊心協力打造精品節目,優化品牌節目,推廣全媒體運作活動。一些新鮮亮相的節目均在廣播創新節目評優排行榜中交替拔得頭籌,為包頭電臺謀取了可觀的經濟收益。通過整合全頻道優質資源和創新團隊,最大限度發揮集約聚合優勢,從打造廣播新形象的角度出發,傾情推出了“七夕中國節”、“福彩中國”、“愛心送考”、“愛心助學”、“愛心就業”等系列活動。其中僅“愛心送考”活動就有近10萬名駕駛員參與,好評如潮。2011年,包頭電臺交通廣播再度攜手23家城市交通廣播組建了“全國愛心送考大聯盟”,使地方活動升級為全國性的,影響空前。
三.整合營銷,撬動市場
地方廣播的成功在于“開門辦廣播”。針對目前廣播產業的經營模式仍處于“單點式”階段(即利用率較低,開發層淺等),包頭電臺采取“廣種薄收”的農業模式,變“單點式”為“飽和式”。在拓展廣播產業鏈方面,以交通廣播為例,緊密聯合各相關行業、企業,大力開發汽車后服務市場,成立駕駛員培訓基地、駕駛員夢想課堂、汽車維修公司,未來還將向汽車市場推行《你好,DRIVER》交通服務手冊等,傳媒文化市場前景誘人。而受江西衛視2011“中國紅歌會”的邀請,由包頭電臺音樂廣播主辦的“唱響90年,西部7盟市大型紅歌賽”躍升為2011年“中國紅歌會”內蒙古賽區的直通唱區,凡參加包頭電臺“唱響90年”進入決賽的選手均可直接進入“中國紅歌會”總決賽。這無疑是201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之年的時代背景下,包頭電臺唱響品牌、情動中國的又一力作。
包頭電臺交通廣播、音樂廣播不斷通過大活動對接大客戶,大影響撬動大營銷;而新聞廣播則根據特色欄目緊抓自治區以外的客戶市場;生活廣播、故事廣播充分利用各自特色吸引特定客戶群。由此保證了各頻率廣告資源的合理有序配置,強化了經營機制。由過去的專題廣告打通到全臺資源的整合推出,從全臺廣告分行業代理到建立整合大型品牌活動資源,突破廣告“瓶頸”,贏得“多點支撐”。
毫無疑問,增強傳播力、整合營銷、打造品牌等一個個廣播理念的實現,使包頭電臺成為“內蒙古有地位、中西部有影響”的品牌旗幟,其強勁之勢不可阻擋。未來包頭電臺依然積蓄能量,向成為有地域特色和時代元素的跨區域、全媒體運作的大文化產業闊步邁進。
(作者單位:包頭人民廣播電臺)
責任編輯: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