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視覺效應成為中國紙媒首選的傳播手段。同樣的新聞,用什么樣的報紙語言傳播,不同的媒體有不同的特點。是否能把自己的特點更完美、更徹底地展示出來,成為媒體發展的必須性思考。
講究視覺效果的功能性
報紙設計與其他平面設計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因為報紙的大多數版面是以文字為載體,文字及其圖片配置的好與否決定著紙媒的整體效應。如果背離這一點,可能會得到四個零的結局:如果對報紙是新聞載體這個屬性不給以足夠尊重的話,會發現缺乏新聞內容的形式美等于零;如果對報紙同樣也是產品這個市場屬性不給以足夠尊重的話,會發現沒有內容含金量支撐的形式美等于零;如果對自家報紙的核心目標讀者群有什么樣的審美情趣不了解的話,會發現沒有適應讀者審美需求的形式美等于零;如果對自家報紙的形象應該有別于其他報紙這種性格屬性不給以足夠重視的話,會發現與其他報刊雷同的形象美也等于零。可見,紙媒沒有單純的視覺審美,所有的設計都應該是綜合的。只有這樣,才能顯現出它的整體效果。
比拼格式的時代到來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報刊進入讀圖高峰期,大幅圖片伴隨著版面上的粗分割線和大號標題字一起將“視覺沖擊力”這個詞語推向報刊改革的前沿。不久之后,報人開始意識到報刊形式語言除了有“沖擊力”外,還有“精致度”、“歡快感”、“檢索性”等等。后讀圖時代到來后,人們發現圖片必須被格式化使用,才是與其他媒體競爭的重要原材料和重要的組版工具。
格式化版式對圖片的應用,完全是形式先入為主的方法,它徹底改變了報刊以往的組版規律。從以往有好圖片就用,沒有也可以不用,到今天的格式已經確定,必須采拍甚至征集到格式中內容、位置和大小合適的圖片。從“有事就照”到“找事必照”,從“有米才下鍋”到“等米下鍋”,報刊格式化版式風格的形成,已經把視覺審美要求提前到了格式初始的策劃和確定階段。
圖片元素最能體現視覺
如今的報刊版面形象不單單是由一兩位美術設計高手來完成。大量實例證明,報刊版面視覺形象的組成元素——標題、正文、圖片、圖表等等,哪一項都不是一個人完成,而且審美角度和審美標準也不是哪一個人說了算的,它是眾多創作者的智慧組合。因此,如何使報紙統一認識、統一標準,并在任何環節給這個標準提供支持,直接關系到版面形象能否達到更高水平的關鍵。需要強調的是,圖片元素在這里是最能體現視覺效果的環節。
重點圖片從鑲嵌式到擠壓式。10年前報刊版面的設計者們在面對組版材料時,首先想到的是頭條、二條、三條的文字內容安排。圖片經常被當做平衡版面輕重關系、為版面增加黑白灰關系的點綴物。由此,將圖片鑲嵌在什么位置,是編輯在安排完文字新聞之后才會考慮的事情。今天的報人已經明顯提升了對圖片的重視程度,報刊的設計者也大多在格式化版型的控制中,在變化并不多的形式上,增加了對圖片使用方式的判斷力度和使用力度,形式上也比以往簡單了許多,強調更多的是它的關聯度和視覺效果。
非重點圖片從裝飾性配圖到實用服務性。上世紀80年代末期,我國的報刊除新聞版外,能夠體現圖文并茂的要數副刊版和專版最為明顯。副刊、專版在圖片的使用上以配圖為主,與文章有直接關系的圖片很少,這樣產生的視覺美并不現實。今天,多家報刊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從文字記者的采訪到約稿時的圖片意識,從建立社會攝影網到內部圖片資料儲存,報刊圖片的資源正在逐漸豐滿,有條件的還進行策劃性拍攝。
守住視覺效應這條底線
就報刊中的視覺美來分析,有報刊定位問題,有地域審美習俗問題,有讀者的審美情趣問題,還有自家團隊整體運作的能力問題。紙媒的視覺效應最大化,僅靠圖片的支持是不夠的,還要從整個版式上進行系統的宏觀設計。
當今國內報刊版式風格大致分為3種類型:一是省級黨報黨刊在保持大方、莊重的基礎上,向增加視覺沖擊力、增加親切感的方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對圖片的大膽使用是關鍵,對報刊增加節奏性的設計也是至關重要。二是行業報刊在保持行業特色和權威性的基礎上,改變原有的機關文件式形態,向更具有新聞屬性的形象發展。這個過程中,對行業新聞圖片的使用也成為重點。三是都市類報刊,在已經具備的形式美基礎上,向實用美的方向發展。圖片的使用和配置更是彰顯報紙活力的重要元素。它是眾多創作者的智慧組合。
(作者單位:包頭日報社)
責任編輯:白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