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第24例、江蘇省第214例捐髓者——市第四人民醫院新生兒科醫生嚴飛趕赴省人民醫院捐髓,點燃那位大她三歲的白血病女孩生的希望。
一份大愛將天南地北、素不相識的兩位“80后”女孩緊緊聯系在一起。近日,我市第24例、江蘇省第214例捐髓者——市第四人民醫院新生兒科醫生嚴飛趕赴省人民醫院捐髓,點燃那位大她三歲的白血病女孩生的希望。
嚴飛生于1986年,2008年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現為四院兒科醫生。2009年,她參加了由市紅十字會、團市委、市衛生局聯合開展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血樣采集活動,成為一名光榮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今年8月17日,正在查房的嚴飛接到了市紅十字會的電話,獲知自己初步配型成功的消息。“高興!”她形容當時的心情時說:“那一刻我無法表達那種幸運感。”在被問到是否愿意捐獻時,她毫不猶豫地當場確認。8月19日,嚴飛在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進行了高分辨配型檢測,結果配型成功!
中華骨髓庫雖有百萬余名捐髓者,但捐髓者在配對成功后的反悔率卻很高,其中不乏世俗的眼光和家庭的壓力。嚴飛此次從接到電話到體檢合格,僅用了半個月時間,是我市開始捐獻以來進度最快的。面對即將來臨的捐髓,嚴飛顯得很平靜。“此次捐髓,從未有過動搖,一切都按程序自然而然地發展。”
嚴飛告訴記者,由于外婆患上惡疾,母親身體也不好,目睹她們被疾病折磨,她從小就立志學醫。成為兒科醫生后,時常面對死亡的冷酷和新生的喜悅,她逐漸形成了從容而淡定的性格。“每當我們挽救了一個寶寶的生命,我覺得是盡自己的努力做到了不可能做到的事,就會非常開心。”嚴飛作為一名醫生,她了解病人的痛苦,這次能幫上別人,她更是覺得要盡自己所能,確保捐髓成功。
嚴飛捐髓的背后也有家人、朋友、同事的支持。起初,嚴飛的父母也有過顧慮。“他們覺得捐髓聽起來很嚇人,我就把整個流程解釋給他們聽,弄清楚后他們就不再反對了。”嚴飛說,除了父母,朋友們也給了她很多祝福,她說,“我身邊學醫的同學都很贊成,我的同事中有很多人本身就是中華骨髓庫捐髓志愿者”。
據悉,我市造血干細胞捐獻血樣志愿者達1.1萬余人,成功實現捐獻23人,占全省實現捐獻人數的11.2%。市四院共有1170人,其中155人是造血干細胞捐獻血樣入庫志愿者。嚴飛的同事張長春醫生早在今年年初就已成功捐髓,嚴飛也成為今年市四院第二例配型成功的捐髓志愿者。
日前,市紅十字會、團市委以及市四院的相關領導一起為嚴飛舉行了歡送會,為她送上鮮花和祝福。在簽訂造血干細胞捐贈同意書后,嚴飛立即趕赴江蘇省人民醫院,進入采集前的準備階段,等待正式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