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一個二元二次方程所表示的曲線類型,需要進行分類討論,而在實際操作中,不少學生往往分類不全、顧此失彼.本文結合數軸,介紹一個零點分斷法,可快速地解決此類問題.
我們知道,一個二元二次方程所表示的曲線類型取決于各項系數及常數項,因此,判別曲線方程類型的關鍵應是確定不同曲線的參數臨界值,而參數臨界值即參數的零點可用這樣的方法來確定:
(1)分別令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及常數項為0,求得參數臨界值;
(2)令x2及y2的系數相等,求得參數臨界值.
然后把這些參數的臨界值,也即參數的零點標在數軸上,結合數軸進行分類討論.這樣用零點分斷法,能使分類完整又互斥、直觀又簡便.以下幾例,可見一斑.
【例1】 已知方程mx2+2y2=m+1(m∈R),對于不同范圍里的m值,試指出其所代表的圖形.
解:m的零點值為0、2、-1.將它們標在數軸上,如圖1.
(1)當m<1時,表示焦點在x
軸上的雙曲線;
(2)當m=-1時,表示兩條相交
直線y=±22x;
(3)當-1<m<0時,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
(4)當m=0時,表示兩條平行直線y=±22;
(5)當0<m<2時,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橢圓;
(6)當m=2時,表示圓x2+y2=32;
(7)當m>2時,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橢圓.
【例2】 如圖2,已知A、B是圓x2+y2=1上的動點,∠AOB=120°,C(a,0)(a≥0且a≠1)是定點,當點A在圓上運動時,指出△ABC外接圓圓心M的軌跡方程并討論方程表示的曲線類型與a的取值關系.
解:連結MA、MC、MO、MB,則MA=MC=MB,
MO垂直平分線段AB.所以∠AOM=60°.設M(x,y),
則|OM|=x2+y2,|MA|=|MC|=(x-a)2+y2,
|OA|=1.
在△OAM中,由余弦定理得|MA|2=|OM|2
+|OA|2-2|OM|·|OA|·cos∠AOM,代入整理,得
x2+y2=2ax+1-a2,
即(1-4a2)x2+y2-4a(1-a2)x=(1-a2)2.
注意到a≥0且a≠1,令1-4a2=0,得a=12;
令1-4a2=1,得a=0;令-4a(1-a2)=0
,得a=0.將它們標在數軸上,如圖3.
(1)當a=0時,方程表示圓x2+y2=1;
(2)當0<a<12時,方程表示橢圓的一部
分(x>a2-12a);
(3)當a=12時,方程表示拋物線y2=32x+916;
(4)當a>12且a≠1時,方程表示雙曲線的一部分(x>a2-12a).
【例3】 已知向量OA=(2,0),OC=AB=(0,1),動點M到定直線y=1的距離等于d,并且滿足OM·AM=k(CM·BM-d2),其中O是坐標原點,k是參數.求動點M的軌跡方程,并判斷曲線類型.
解:設M(x,y),則OM=(x,y),AM=(x-2,y),CM=(x,y-1),BM=(x-2,y-1),d=|y-1|.結合OM·AM=k(CM·BM-d2),可得
(1-k)x2+2(k-1)x+y2=0.
令1-k=0,得k=1;令1-k=1,得k=0.將它們標在數軸上,如圖4.
(1)當k<0時,軌跡表示焦點在平行
于y軸的直線上的橢圓;
(2)當k=0時,軌跡表示一個圓;
(3)當0<k<1時,軌跡表示焦點在x
軸上的橢圓;
(4)當k=1時,軌跡表示直線y=0;
(5)當k>1時,軌跡表示焦點在平行于y軸的直線上的雙曲線.
【例4】
如圖5,給出定點A(a,0)(a>0)和直線l:x=-1.B是直線l上的動點,∠BOA的角平分線交AB于點C.求點C的軌跡方程,并討論方程表示的曲線類型與a值的關系.
解:由題
可求得點C的軌跡方程為(1-a)x2-2ax+(1+a)y2=0 (0≤x<a)
.
令各系數分別為0,得a=1、0;令1-a=1+a
,得a=0.并注意到a>0,
根據圖6,有
(1)當0<a<1時,軌跡為橢圓弧;
(2)當a=1時,軌跡為拋物線段
y2=x(0≤x<1);
(3)當a>1時,軌跡為雙曲線一
支的弧段.
【例5】 已知常數a>0向量c=(0,a),i=(1,0),經過原點以c+λi為方向向量的直線與過定點A(0,a),以i-2λc為方向向量的直線相交于點P,其中λ∈R.試問:是否存在兩個定點E、F,使得|PE|+|PF|為定值.若存在,求出E、F的坐標;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解:設P(x,y),易得P點滿足的條件為:2a2x+y2-ay=0.因a>0,故得a的零點值為22.所以:
(1)當0<a<22時,P點的軌跡為橢圓,其焦點E(1212-a2,a2),F(-1212-a2,a2) 為所求的兩定點;
(2)當a=22時,P點的軌跡為圓,此時不存在符合條件的定點E、F;
(3)當a>22時,P點的軌跡為橢圓,其焦點E(0,12a+12a2-12),F(0,12a-12a2-12)
為所求的兩定點.
(責任編輯 金 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