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村入企 助推發展 強化服務省人大常委會開展“進村入企”大走訪活動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赴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開展“進村入企”大走訪活動。 黃曙林 攝
為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關于“建立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的有關要求,根據省委統一部署,近期省人大常委會領導以“進村入企、助推發展、強化服務”為主題,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了“進村入企”大走訪活動。
省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這次大走訪活動,周密部署,精心組織。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專門作出指示,提出明確要求。常委會辦公廳還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
從2月中旬開始,常委會副主任王永明、徐宏俊、金德水、吳國華、程渭山、馮明、厲志海和秘書長姚民聲分別帶領走訪組,赴海寧、普陀、余杭、三門、安吉、溫嶺、桐鄉和蕭山等8個縣(市、區),開展“進村入企”大走訪活動。各組嚴格按照“五不準”要求,輕車簡從,直接到點,共走訪了21家企業、2個工業園區和20個村、47家農戶;聽取了當地黨委政府情況匯報,先后召開了31個座談會,參加對象包括機關干部、企業負責人和職工代表、村(社區)負責人和村民代表,以及部分基層黨代表、人大代表等;實地視察一線生產車間和村莊農戶,看望企業職工和村民,慰問了部分困難群眾,廣泛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在走訪活動中,常委會還把大走訪活動與信訪接待工作結合起來,與完成今年常委會相關工作結合起來,努力在摸實情、辦實事、求實效上下功夫,切實提高大走訪活動的實際效果。
走訪期間,各走訪組充分肯定了近年來各地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同時認真聽取了企業和農村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共匯總各類意見建議近300條。從各地反映的情況看,比較集中的有:一是要著力破解“融資難”、土地緊缺等要素制約,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支撐。當前銀行貸款難、利息高、稅負重,企業融資難度大的問題十分突出,加上近年來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價格不斷上升,用工不足,企業用地又日趨緊張,給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帶來了很大壓力。各地普遍要求政府采取切實措施破解這些要素制約,為企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二是要支持和幫扶企業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大科技自主創新,加強人才培養和技術研發,逐步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三是進一步落實中央和省里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包括提高種糧補貼標準和糧食收購價格,增加農民收入;加大科技服務“三農”的力度,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支持和鼓勵發展農業企業、休閑度假、觀光旅游等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進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四是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如在征地補償標準、農民建房和農村土地整治方面,要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健全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和養老保險制度,加大社會救助力度,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強環境整治和飲用水保護,保障農民身體健康。五是要按照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規范行政行為,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深入開展服務基層、服務企業的活動,實實在在地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問題。圍繞破解這些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省人大常委會領導還面對面地與當地干部群眾進行座談交流,共商發展大計,共謀應對良策,勉勵大家要以實施“三大國家戰略”為契機,進一步增強發展信心,既要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和幫扶,又要依靠自身的積極努力,克難攻堅,努力實現穩中求進、轉中求好的發展目標。
針對各地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各走訪組進行了認真梳理,形成了調研報告,并向相關縣(市、區)黨委、政府進行了反饋。下一步,省人大常委會將繼續做好大走訪活動的后續工作,重點是分門別類,協調和督促落實企業和農戶反映集中的難點問題。屬于省里層面的,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反映,提出對策思路和建議,并督促省政府及相關部門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屬于市縣層面的,特別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點項目,將及時跟蹤,關注進展情況,做好必要的溝通協調工作;涉及地方性法規修改的,省人大常委會將認真開展前期調研,條件成熟的列入立法計劃;屬于國家層面的,將通過適當途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反映,建議修改相關法律。

上圖:王永明副主任赴海寧開展“進村入企”大走訪活動。周 俊攝下圖:徐宏俊副主任到普陀區開展“進村入企”大走訪活動。 陶波攝
這次大走訪活動雖然時間不長,但大家普遍感到效果好、收獲大,既密切了與基層干部群眾的聯系,增進了感情,又對目前企業和農村發展中的困難有了基本了解,對改進我們工作,進一步增強立法、監督等工作實效有積極作用。大家認為,省委作出開展“進村入企”大走訪活動決策部署,是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密切黨群關系,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發展水平的重要舉措,是完全正確的,希望能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建立長效工作機制,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作風建設的成果,為我省創業創新、富民強省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洪開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