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服務中供應商的選擇在供應鏈管理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問題。供應商的價格和質量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最終消費商品的價格和質量,同時也決定了最終產品競爭、市場份額以及市場可行性。同時,供應商也影響了制造商交貨時的成敗、產品類型、產品設計差異等方面。至于企業,早已高度重視選擇供應商時的彈性。科學合理的選擇供應商影響著產品彈性增加、成本降低以及競爭增強。
層次分析法(AHP)廣泛應用于處理多指標決策問題。但是AHP方法重大局限是在不同決策原則下的假設獨立性。ANP則抓住了決策因素內部依賴關系,支持系統分析,還支持承載著最優決策的相關原則的引入。與AHP相比,ANP在決策過程中提供了更多一般模型,而沒有關于一定程度上從低層次到更高層次因素獨立性的假設。盡管有以上優勢,ANP在決策時的應用還未普及。
近年來,ANP在處理多指標決策問題的應用逐步提高。選擇供應商時,要綜合考慮類型、主客觀因素。這些原則也有一定的內部相關性,并且不能被AHP方法分析。因此,本文推薦選擇供應商時以ANP基本模型替代用廣泛應用的AHP方法來處理此類問題。
文獻綜述主要是為了確定在選擇物流服務供應商時的原則。形成初始框架,以便構建選擇供應商的ANP基礎模型。
Dickson在1996年系統地研究了供應商評價指標,此后,很多學者開始研究供應商的選擇問題。1991年,Weber對物流服務供應商的選擇問題的文獻進行了統計分析,指出價格、準時交貨及質量是主要的三項原則,同時也是重要的評價指標。另外,生產能力、地理位置、技術水平、行業聲譽等評價指標也會用到。隨著經濟全球化加劇,企業的生存環境日趨復雜,柔性成為供應商選擇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文章選擇質量、價格、彈性及地理位置、技術水平、資本等因素作為選擇供應商的指標。
網絡分析法是一種基于兩兩比較的思想解決排序問題數學理論方法。ANP能解決系統內部高度獨立性的問題及反饋關系,因此我們可以準確地處理復雜的實際問題。能夠用于考慮供應商選擇因素(明確的或隱含的)及因素獨立性反饋關系。這對供應商的選擇是一項較好的解決途徑。
網絡分析法是一個綜合決策技術,它涉及了所有相關指標,承接著最終結論。AHP法作為ANP的開端。AHP在組群決策時的優點如下:1)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個人價值和共同價值都被概括在內;2)群組決議選擇更側重目的性;3)結論能夠建模,可涉及到每個相關因素。雖然AHP有這些優點,但ANP是更全面的決策模型,沒有對從低水平到高水平、同等水平間因素獨立性的假設。不同層次指標之間的一個雙向箭頭或弧線可以代表在ANP模型的相互依存關系。如果相互依存關系是在同一水平的分析,可用于環形弧代表對等的相互依存關系。
根據前文分析,文章選擇質量、價格、柔性以及地理位置、技術水平、財務狀況等因素作為供應商選擇的指標。在指標與反饋關系獨立的情況下,ANP方法應可用于供應商的選擇。在ANP方法應用之前,案例公司選定三個潛在供應商。為了使潛在供應商的能力更清晰,可在他們的網站驗證基礎設施及其他設施,將搜集到的信息用于比較矩陣。ANP方法的應用有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要準確描述決策問題,目前已有很多文獻研究供應商選擇的相關原則。這些原則是ANP模型發展的基礎。詳見表1。
指標網絡如圖1所示,典型ANP網絡包括兩部分:一是控制方或者是目標層、指標層;另一部分是網絡層,是一層被稱為銷售基礎的部分,在相應的目標中反映出來。指標網絡元素或者組織內部元素互相反饋。另外,建立在不同指標上的ANP方法,是在子網上構建的,每個子網反映了相應的控制因素群。
在這一步,一系列成對比較用來說明實現這一目標的決定因素的相對重要性。在這種比較下,1—9的比例規模用于比較任兩個因素。1分表示兩個因素平等重要,9分表示一個因素(列因素)比另一個因素(行因素)有絕對重要性。如果一個因素比它的對比因素影響弱,分數排列會是從1到9,1表示不重視,1/9表示列因素對行因素的絕對重要。對于反向比較,矩陣內的互惠值自動分配,因此矩陣AijAji=1。
物流服務供應商在決定ANP網絡中,首先需要建立無權重矩陣,即建立比較因素然后使其指標化。如果“靈活性”作為主要指標,“供應商1”作為第二指標,可反映在表2矩陣里(表1~3作為成對比較中1到9的分值)。

表1 物流服務供應商選擇原則

表2 供應商1指標的靈活性矩陣

表3 供應商各種靈活性指標矩陣

表4 供應商指標矩陣

圖1 典型ANP網絡

圖2 物流服務供應商優先權
矩陣反映了一系列量靈活性下的供應商,量靈活性和能力、資本以及交貨時間。但是和其他兩類靈活供應商比較,該矩陣沒有反映各種靈活供應商。此時,選擇供應商主要指標、靈活性是次要指標,如表3的對比矩陣。

表5 有限矩陣
多重比較矩陣建立后,判斷矩陣從極右的權重矩陣指標化。它不能重組后兩組之間的超級矩陣的元素,如“替代供應商”作為一個組中的任何兩個元素的指標,如表4顯示了比較矩陣。
超級矩陣允許一個系統的元素之間存在相互依存。它是一個分塊矩陣,每個子矩陣都是由一套以供應商模型為代表的水平之間或內部的關系組成。超級矩陣如表5,代表每個兼容性行列式推動者的相對重要性措施的結果。
根據各組指標內容的比較,接受矩陣標準化,然后沒有重量重矩陣的乘法,你可以得到權重矩陣。根據加權矩陣,可以得到最終表5的有限矩陣。超級矩陣中的元素的相互依存關系來源于成對比較矩陣。
從圖2可以看出,0.1278,0.0924,0.110表明這三個值可以進行標準化的各供應商的優先顯示。供應商優先選擇順序為:供應商1,供應商3,供應商2。擬議的方法使得一個復雜多準則的決策問題簡化。它也可以用來量化許多主觀判斷,這是必要的,以評估不同的替代供應商。這種方法的另一個好處是,它不僅支持集體決策,但也使我們能夠記錄在決策過程中的種種考慮。如果結果是要傳達給各種利益集團,那么這個文件是有用的。
通過ANP的辦法來解決物流服務供應商選擇問題,如反饋網絡間的依賴關系。ANP的方法是在更真實的情況下,提高了物流服務供應商優先選擇的準確性,最終使物流服務供應商的選擇更加科學。
[1]Saaty T L.Decision making with Dependence and Feedback: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J].Pittsburgh,PA:RWS Publications,1996.
[2]Weber C A.Current J R.Benton W C Vendor selec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J].European Joural of Operational Reasearch,1991(01).
[3]王能民,孫林巖,汪應洛.綠色制造模式下的供應商選擇[J].系統工程,2001,3: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