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A是接受路徑中的第一個增益級,所以它對于噪聲、線性度、阻抗匹配、帶寬等參數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例如,在外差結構中,LNA的典型參數值為:2dB NF、-10dBm IIP3、50ohm輸入輸出阻抗、15dB增益、-15dB輸入輸出返回損耗、穩定性因子>1、20dB逆向隔離[1]。MOSFET器件在亞微米技術中,通過對器件和偏置電流的合理組合,可使噪聲降到一個令人滿意的大小,所以,隨著MOSFET器件性能的提升,LNA器件也獲益良多,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因此,對CMOS器件構成LNA的方法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即是通過對各種具體方法的介紹,使我們對整體的LNA設計方法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并對以后各種問題的解決提供更多的方法。
前文已經介紹了LNA的典型參數值:
噪聲系數:

輸入發射系數:

式中,rN為噪聲等效電阻,Sij為雙端口網絡的散射系數,Γopt源反射系數的值,Γ1即對應著噪聲系數最小值Fmin。
所以,為了減小噪聲系數,首先要獲得小的Fmin和低的rN,其次要減小Γopt,最后可以通過π型阻抗匹配網絡實現源的阻抗匹配,從而可以使用片上電感。
圖1是一個具體的設計實例(僅考慮NMOS的情況)。節點1為輸入,節點2為輸出,節點3處通過電感接地。輸出接理想1H電感。可以通過調整M1、M2的寬長比來實現Fmin與rN的最小化。
反饋補償電感L2的作用是修正網絡的輸入阻抗,使ΓE的共軛更加接近Γopt。
圖2中溝道最佳寬度在40-160μm之間,考慮到rN可以降低源阻抗的敏感度,所以,可以最佳溝道寬度為120μm[2]。

圖1 輸入輸出網絡參數圖

圖2 實際電路及各部分尺寸(Vdd=2.5V)

圖3 前置放大部分的示意圖

圖5 LC諧振隔離的靜電保護設計電路
這是一個比較老但卻實用的辦法,第一級放大通過控制偏置條件和器件尺寸來減小噪聲,這是因為第一級放大的噪聲在全部噪聲中影響最大,后一級主要用于調整線性度[3]。關于減小噪聲,上文已有比較詳細的描述,此處不再重復。線性度,主要通過三階交調點IIP3來表示。由式(3)可以看出,三階交調點主要是受最后一級的影響。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就可以把噪聲和線性度分開調整,減小彼此之間的沖突,更好的提高性能指標。
把NMOS開關、前置放大、混頻器等各個模塊都集中到一個芯片上面,不僅僅是對LNA性能的大幅提升,甚至對于整個RF芯片來說,在集成度、帶寬等各種性能上都有非常大飛躍,SOC將是比較主流的發展方向之一。
目前,已有很多系統采用SOC的方式來實現射頻電路的設計,以一個5GHz的雷達系統為例,把NMOS開關、前置放大、上混頻器、電壓控制振蕩器等模塊全部集中在了基于0.13μm工藝的CMOS芯片上,帶寬達到20Ghz,在線性度、輸入反射系數、噪聲、穩定性因子等各個性能指標均達到較好水平[4]。
圖3是一個典型的片上系統的LNA部分示意圖,M1-M4主要是實現阻抗匹配,M5、M6作為電流源提供恒定電流,通過NMOS M1、M2和PMOS M3、M4和負載可以減小噪聲,后面部分作為負載,實現阻抗匹配,把電阻調整至50ohm。
靜電保護電路會使射頻LNA電路的增益下降、噪聲增加,所以,在這里介紹一種阻抗隔離技術,可以減少保護電路的有害影響。
電路的增益下降、噪聲增加主要是由于ESD部分對輸入端口網絡的寄生電阻和寄生電容引起的,所以用LC諧振回路將ESD部分和電路隔開,可以有效的緩解寄生效應,從而提高電路的性能,如圖4中的L1、C1和L2、C2網絡,通過Dp1(Dn1)進行正向導通放電,以及MNESD部分的保護作用,可以對靜電保護電路進行有效的保護,防止電壓擊穿等損害的發生[5]。
本文著眼于用CMOS來實現射頻電路中的LNA部分的設計。一開始先綜述答題的設計方法,并對LNA電路的性能指標進行介紹。然后,又介紹三種實用的設計方法,對LNA電路進行改進。當然,在設計中,我們要清楚設計電路的最主要的性能參數是什么,并努力的去實現完成。采用上述的設計方法,可以盡可能的提高電路的效率和性能。
[1]Behzad Razavi著,余志平,周潤德,譯.射頻微電子[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31-142.
[2]M.Egels,J.Gaubert,P.Pannier and S.Bourdel.Design method for fully integrated CMOS RF LNA[J].Electronics Letters ,2004,40(24):1513-1514.
[3]Piljae Park,Cheon Soo Kim,Member,IEEE,and Hyun Kyu Yq Member,BEE.Linearity,Noise Optimization for Two Stage RF CMOS LNA[J].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2001:756-758.
[4]Yuan Liang.RF NMOS Switch,Front End,Up Converted Mixer,LC-VCO Co-Design in a SoC-based Sensor Chip in 0.13μm CMOS.System Science and Engin eering(ICSS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12:389-394.
[5]Ming-Dou Ker and Chien-Ming Lee.ESD Protection Design for Giga-Hz RF CMOS LNA with Novel Impedance-Isolation Technique.Electrical Overstress/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ymposium,20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