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鑫, 楊文華, 楊向東
(1.天津中醫藥大學2009級碩士研究生, 天津 300193; 2.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天津 300193)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一種以貧血、外周血粒細胞增高和出現各階段幼稚粒細胞、嗜堿粒細胞增高、常有血小板增多和脾腫大為特征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細胞的克隆性疾病[1],其病理過程從慢性期(Chronic phase)演變為加速期(Acceler ate phase),最終進入急變期(Blasticphase)。近幾年研究表明中醫藥在CML血液學長期緩解,抑制CML進入加速期或急變期起著重要作用。課題組針對這一治療優勢,將本院2007年~2010年的42例CML病例進行臨床觀察,現將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觀察病例均為本院2007~2010年的門診患者,42例患者均經臨床、生化、骨髓象、pH染色體檢查確診,其中女17例,男25例;年齡 16~77歲,中位年齡46.5歲,均為慢性期。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對照組20例(男12例,女8例);治療組22例(男10例,女12例),2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全蝎解毒湯(組成:全蝎10 g,銀花30 g,白花蛇舌草30 g,半枝蓮15 g)每天1劑,水煎分2次溫服;羥基脲 1.5~4 g/d,分2~3次口服,安福隆300萬uih Qod;對照組:口服羥基脲 1.5~4 g/d,安福隆300萬u ih Qod。根據白細胞計數逐漸減量,至白細胞持續低于4.0×109/L以下停藥觀察,同時給予輸血等對癥支持治療。療程為6個月,隨訪1年。
1.3 診斷標準及療效判斷 根據《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2]
1.4 觀察指標 (1)臨床有效率;(2)血常規:白細胞計數(WBC)、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HGB)、血小板計數(PLT);(3)骨髓、外周血血細胞分類。
2.2 統計學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數據庫,應用SPSS14.0統計分析軟件,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2組間數值的比較采用t檢驗。
3.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治療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組優于對照組,表明全蝎解毒湯+羥基脲能夠明顯提高CML血液學緩解率,減緩或抑制CML疾病進展。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3.2 2組治療前后血常規變化比較 見表2。2組血常規在治療第12周、治療第24周后逐漸改善,差異有顯著性(P<0.01),病情均得到較好的控制;治療第12周,與對照組比較,2組間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第24周,與對照組比較,2組間血常規恢復差異均有顯著性(P<0.01)。

表2 2組治療前后血常規變化比較
3.3 2組治療前后骨髓、外周血細胞分類比較 2組骨髓幼稚細胞、外周血幼稚細胞比例在治療第12周、治療第24周后開始下降,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第24周,治療組部分病人外周血幼稚細胞消失,與對照組比較,2組間骨髓、外周血幼稚細胞比例差異均有顯著性(P<0.01)。見表3。

見表3 2組治療前后骨髓、外周血細胞分類比較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是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的一種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根據病理過程分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針對本病提倡長期維持在慢性期,阻止和/或延緩慢粒急變特點,中醫藥治療突顯其重要。本病中醫學屬于“癥瘕”、“痰核”、“積聚”等范疇。其實質應為外邪即毒邪侵入人體,留居血脈之中,耗傷正氣阻滯血行,久則可見乏力氣短,面色無華甚或黯黑,毒邪久居,聚于脾則成癥積,故腹滿食少而痛處拒按。臨床體征繁多,但無一不由虛、毒、瘀而致。西醫傳統方案中,羥基脲為細胞周期特異性抑制 DNA 合成藥物,是目前治療慢粒的較好化療藥,具有見效快,控制白細胞迅速,副作用小停藥后造血功能恢復快等優點。缺點是療效不持久,需要維持治療,并定期檢查血象,難以掌握維持劑量,停藥后易復發。羥基脲被推薦為經濟條件較差的CML患者的首選藥。干擾素有抗病毒、抗增殖、免疫調節及誘導分化作用,臨床所用干擾素,對造血生成有影響,它無選擇性抑制正常及慢粒髓系CFU細胞,防止急性粒細胞白血病繼發性髓系集落形成,與羥基脲合用可使 CML患者生存期延長。現代分子生物學的進步,CML的靶向治療藥物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甲磺酸伊馬替尼(imatinib,IM)使幾乎所有CML慢性期患者達到完全血液學緩解和其中90%的早期患者達到完全細胞遺傳學緩解,然而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IM耐藥或原發性耐藥及其昂貴的價格也阻礙患者對其的選擇。本次臨床研究中全蝎解毒湯中的全蝎是抗腫瘤的常用藥,《本草綱目》記載全蝎具有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等功效,銀花、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均有清熱解毒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全蝎具有抗腫瘤、鎮痛等多種活性。孔天翰等[3]從東亞鉗蝎蝎毒中提取分離的抗腫瘤有效部位—蝎毒抗癌多肽,能高選擇性殺傷多種腫瘤細胞,提高正常組織的免疫活性。臨床應用的全蝎多屬東亞鉗科,全蝎主要有效成分是蝎毒多肽提取物,它由多種含有20~80個氨基酸、分子量3000~10000蛋白組成,大多數有3~4對二硫鍵交聯而成。研究發現一些蝎毒的多肽提取物在體外可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3]。全蝎水提劑可以降低抗凋亡基因Bcl-2,阻斷HL-60細胞G0/G1期,減少S期細胞,臨床上有抑制脾臟、淋巴結腫大作用[4~5]。本課題組研究發現:蝎毒多肽能夠誘導白血病細胞程序性凋亡;并能夠通過抑制白血病細胞的黏附力及侵襲力,阻抑白血病細胞髓外浸潤的發生[6~7]。經過多年臨床實踐,發現蝎毒多肽對CML的治療有較好的臨床療效,故此進行本次前瞻性臨床研究,全蝎解毒湯聯合羥基脲、干擾素治療CML臨床有效率高于單純西藥治療,尤其在獲得并長期維持CML血液學緩解方面作用顯著。全蝎解毒湯聯合羥基脲、干擾素可以作為的中西醫結合治療CML的有效方法之一。
[1]郝玉書,王建祥,肖志堅,等.白細胞疾病基礎理論與臨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951.
[2]張之南,沈悌.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3版.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34~138.
[3]孔天翰,董偉華,鄭智敏,等.馬氏鉗蝎蝎毒對艾氏腹水癌(EAC)小鼠和 Hela細胞株的作用 [J].河南醫科大學學報,1993,(4):298.
[4]楊文華,郝征,楊向東.蝎毒多肽提取物對白血病NOD/SCID 小鼠MMP2、MMP9 表達的影響[J].天津醫藥,2009,37(10):345~346.
[5]楊文華,楊向東,史哲新.蝎毒多肽干預白血病細胞浸潤效應及分子機制[J].天津中醫藥,2010,27(1):116~117.
[6]楊文華,王慧娟.蝎毒多肽提取物對白血病細胞黏附力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9.(4):20
[7]楊文華,王慧娟.蝎毒多肽提取物對白血病細胞黏附及侵襲特性的影響[J].中華血液學雜志,2009.(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