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秀
(云南省個舊市中醫醫院, 云南 個舊 661000)
不穩定心絞痛是介于勞累性穩定型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間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新發心絞痛、惡化勞力性心絞痛、靜息心絞痛伴心電圖缺血改變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絞痛。由于其具有獨特的病理生理機制及臨床預后,如果不能恰當及時治療,患者可能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筆者于2008年1月~2011年2月臨床應用冠心寧聯合硝酸甘油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59例,療效滿意,現總結報道如下。
選擇2008年1月~2011年2月本院的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痛(UAP)患者118例,符合《內科學》第6版心絞痛診斷標準。118例患者中男69 例,女 49 例;年齡53 ~79 歲,平均65.5歲。將118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59例,其中男 35例,女 24 例。對照組 59 例,男 34例,女 25例。2組在年齡、性別、血壓、心率、心電圖等方面經統計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硝酸甘油(北京益民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H11020289)治療,將10 mg 硝酸甘油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每日1 次。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冠心寧注射液(山西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Z14020782)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滴,每日1次,2組均以2周為1個療程。
3.1 療效標準
3.1.1 心絞痛療效評定標準 按1993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定并頒發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心絞痛的評定標準。顯效: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疼痛發作次數、程度及持續時間有明顯減輕;無效:癥狀基本與治療前相同;加重:疼痛發作次數、程度及持續時間有所加重。
3.1.2 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心電圖恢復大致正常或正常;有效:S-T 段較治療前回升大于或等于0.5mV,但未達到正常水平,倒置T波變淺或低平T波變直立;無效:心電圖與治療前無明顯改變;加重:在主要導聯倒置T波加深(25%以上),或直立T波變平坦,平坦T波變倒置以及出現異位心律,房室傳導阻滯或室內傳導阻滯。
3.2 治療結果
3.2.1 2組心絞痛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組心絞痛療效比較
3.2.2 2組心電圖療效比較 見表2。

表2 2組心電圖療效比較
3.2.3 不良反應 2組病例治療中各有3例患者出現輕微頭昏及頭痛,經調整輸液滴速后癥狀緩解,余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是常見急性冠脈綜合征之一。其病理生理基礎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斑塊破裂出血,導致血管內皮損傷,膠原暴露,引起血小板聚集,促使血栓形成,從而導致血管痙攣、狹窄或者阻塞,造成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缺氧。硝酸甘油能擴張冠狀動脈,降低阻力,增加冠狀循環血流量,通過對周圍血管擴張,減少靜脈回心血量,降低心室容量、心腔內壓、心排血量和血壓,減低前后負荷和心肌需氧而緩解心絞痛。有臨床資料顯示,單用該藥,約有20%左右的患者無法起效,究其原因是硝酸甘油只能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而無抗血栓和抗凝血作用。加用冠心寧注射液治療,則彌補了此不足。冠心寧注射液主要成分為丹參和川芎,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擴張血管、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等功效[1],川芎具有通脈養心、改善血流變及微循環、降血脂、抑制血小板激活與聚集、抑制炎癥反應、抗血栓形成等作用[2]。本研究表明,硝酸甘油聯合冠心寧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療效好,無明顯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1]汪長生,楊解人,桂常青,等.丹參注射液對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及血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微循環雜志,2003,7(1):34.
[2]曹文富,李榮亨,陳伯煊.川芎嗪延緩慢性腎損害的實驗及臨床研究理論[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7,17(5):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