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梅
(云南省宣威市中醫醫院內一科, 云南 宣威 655400)
原發性腎病綜合征(P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水腫及高脂血癥為臨床表現的疾病。單純應用西藥治療副作用較大,且易復發,筆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PNS 48例,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科自2006年11月~2010年9月收治PNS患者78例,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30例,治療組48例。治療組男19例,女29例;年齡10~68歲,平均40.3歲。對照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11~66歲,平均41歲。2組性別構成比、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符合1985年9月全國第二次腎病會議擬定的PNS診斷標準。
2.1 對照組 單純采用西藥常規療法。(1)低鹽優質蛋白飲食;(2)按1mg/kg·d給予患者足量足療程頓服潑尼松片8~12周,然后每2周總量減5mg,減至總量為10 mg時維持半年;(3)根據病情適當的應用血漿白蛋白和利尿劑;(4)潑尼松不能明顯緩解者給予細胞毒性藥物。
2.2 治療組 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方用玉屏風散合真武湯加減結合常規西藥治療。處方:黃芪30 g,白術20 g,防風10 g,茯苓20 g,白芍15 g,附子10 g,生姜10 g,益母草20 g。每日1劑,水煎取500 mL,每日分2次服用。以上藥量為一般劑量,臨床根據年齡、體質、病情酌情加減應用。若患者證見眼瞼及顏面浮腫或兼有咽痛等表證,可去附子、生姜,加蘇葉、牛蒡子解表;兼有納差可加砂仁、陳皮健脾理氣;水腫嚴重可加車前子、豬苓淡滲利濕。
2.3 療程 2組療程為8個月~1年。
3.1 療效標準 參照衛生部制定的《中藥(新藥)治療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完全緩解:臨床癥狀消失,24 h尿蛋白定量<0.3 g,血ALB> 30 g/L,腎功能正常;顯著緩解:臨床癥狀消失,24 h尿蛋白定量<1.5 g,血ALB較前顯著升高,腎功能正常或顯著好轉;部分緩解:臨床癥狀消失,24 h尿蛋白定量較前下降50%,但仍> 1.5 g/L,血ALB較前升高,但仍<30 g/L,腎功能穩定;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仍為腎病綜合征或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未達到治療前的50%,腎功能無變化或惡化。
3.2 治療結果 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原發性腎病綜合征(PNS)屬祖國醫學“水腫”范疇。關于水腫的癥狀描述及治療早在《內經》中就已提及“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素問·湯液醪醴論》更提出了“去菀陳莝,開鬼門潔凈府”的基本治療原則。肺為水之上源,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一旦為風邪所傷,肺氣失宣,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以致風遏水阻,風水相搏,發為水腫;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脾虛則運化失職,津液不布,水濕壅盛,必損其陽;久之腎陽亦衰,不能化氣行水則水濕內停,水腫更加嚴重;水停氣阻,氣滯則血瘀。故水腫之發病與肺脾腎密切相關,以腎為本,以肺為標,以脾為制,常伴血瘀濕阻。臨床所見原發性腎病綜合征患者按中醫辨證分析,亦以風邪遏肺,脾腎陽虛多見。PNS的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現代研究表明其與人體免疫有關[2]。故筆者運用玉屏風散合真武湯加減治療。方中重用黃芪,黃芪甘溫歸脾肺兩經,能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現代研究表明黃芪能明顯減輕尿蛋白,玉屏風散能夠雙相調節人體免疫[2]。真武湯中附子大辛大熱,能溫腎助陽化氣行水,兼暖脾土以溫運水濕,佐以茯苓、白術淡滲利水健脾,生姜之溫散,白芍斂陰收筋,益母草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腫之效,諸藥配伍共奏溫陽固表利水之功。隨著糖皮質激素與細胞毒性藥物廣泛應用于臨床,腎病綜合征的預后有了較大改觀,但仍有很多患者對激素依賴或不敏感,且不能耐受激素與細胞毒性藥物的副作用。本組臨床資料觀察證明,中西醫結合加減運用玉屏風散合真武湯能夠明顯減輕蛋白尿,提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血脂,減輕西藥治療副作用。
[1]張亞莉,潭峰,馮學亮.原發性腎病綜合征與免疫球蛋白的關系研究[J].中國綜合臨床,2005,5(2):410~412.
[2]辛洪濤,侯林江,徐少華,等.玉屏風散的免疫藥理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1998,23(8):50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