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彬, 何 明, 包孝鳳, 馮心福, 吳 健
(廣西合浦縣婦幼保健院, 廣西 合浦 536100)
1.1 臨床資料 所觀察病例均為本院門診及病房住院患兒,其診斷標準均符合1999年9月中華醫學會兒科心血管學組和中華兒科雜志編委會聯合召開的全國小兒心肌炎、心臟病學術會修訂的最新診斷標準[1]。將納入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其中治療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4歲以下7例,5~10歲21例,11~14歲12例;平均病程16.6 d,心電圖示:ST-T段改變27例,房室傳導阻滯9例,房性早搏12例,室性早搏5例;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4歲以下8例,5~10歲22例,11~14歲10例,平均病程16.7 d,心電圖示:ST-T段改變26例,房室傳導阻滯10例,房性早搏11例,室性早搏4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差異(P> 0.05),具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小兒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病情分型屬輕、中型者;②符合中醫氣陰兩虛、肝郁證辨證標準者;③發病同時或發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④年齡1~14歲;⑤家長或監護人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 ①不符合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及辨證標準;②合并有肝、腎、腦或造血系統等嚴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③年齡1歲以下,14歲以上。
1.4 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以自擬湯劑(黨參10 g,麥冬10 g,五味子5 g,柴胡9 g,白芍9 g,川芎6 g,合歡皮6 g,連翹9 g,瓜蔞6 g,甘草3 g)水煎服,日1劑,療程3周。對照組:予以生脈飲(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生產 國藥準字Z11020372 10 mL/支)口服,每次1~3歲5 mL、3~7歲8 mL、7~14歲10 mL,每日3次,療程3周。
1.5 觀察指標 ①安全性觀察:一般體檢項目(包括體溫、呼吸、心率、心律等),血、糞、尿常規,心電圖,肝功能、腎功能和不良反應;②療效性觀察:觀察并記錄用藥前后的臨床癥狀體征。

2.1 療效標準 參照《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2]。顯效:用藥7~21 d后主要癥狀消失或大部分消失,體征、心電圖及心肌酶譜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效:用藥7~21 d后主要癥狀部分消失,體征、心電圖及心肌酶譜有明顯改善;無效:用藥7~21 d后未達到療效標準或出現嚴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
2.2 治療結果
2.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n(%)
2.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肌酶譜改善情況比較 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肌酶譜改善情況比較
2.3 安全性評價 療程結束后未發現患者對藥物有過敏反應及不耐受現象,血、尿、便常規,心電圖,肝腎功能未見異常。
病毒性心肌炎是兒童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發病呈增多趨勢,該病療程長、病情易反復,治療不及時可遷延成慢性甚至發展成心肌病,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病毒性心肌炎早期主要表現病毒直接損害心肌,后期主要以免疫損傷為主[3]。近年來,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且無特效治療方法[4]。祖國醫學認為,病毒性心肌炎屬“心悸”、“胸痹”等證范疇。筆者認為氣陰兩虛是病毒性心肌炎發病的內在條件,又是疾病發展的必然結果,貫穿與本病全過程,故益氣養陰法當貫穿治療的始終。方中黨參、麥冬補氣養陰為君藥治其本;臣藥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寧心安神;柴胡祛除在表外邪,又調暢氣機;白芍養血斂陰;川芎活血祛瘀;合歡皮解郁安神;佐藥連翹與瓜蔞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使藥調和諸藥。縱觀全方具有益氣養陰、疏肝理氣之功。本研究顯示自擬中藥湯劑不僅能明顯改善癥狀,而且能夠降低AST、CK、CK-MB、LDH、a-HBDB水平,調節免疫,改善心功能,提示其作用可能與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肌代謝,營養受損心肌,改善機體免疫狀態等有關,值得進一步研究。
[1]吳鐵吉.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0,15(5):315.
[2]孫傳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M].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8:266.
[3]彭擁軍.黃芪注射液佐治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療效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06,12(2):30.
[4]冀建華.黃芪注射液聯合α-干擾素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09,7(8):100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