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威風,王春俠
隨著信息化網絡化水平的發展,近年來淮北市信息化建設進程加快,網絡化辦公水平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為了解淮北市網絡化和信息化水平,本課題組實地走訪了淮北市信息中心等單位。調研發現,如何更加有效整合信息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課題組走訪了淮北市信息中心、市委黨史辦、淮北師范大學、淮北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深入了解淮北市數字化建設情況和網絡化水平。截至2010年,淮北市市直機關、省直單位共81家,已開通網站的有55家,占所有部門的66%*市直各部門的組成與分布參考市政府網站的“組成部門”情況。淮北市政府網站:http://www.huaibei.gov.cn。。其中,28家連接省級網,12家黨政專網同省里互聯互通,1個公務辦公網。網絡基礎設施、專業人才、數字淮北、電子政務建設取得初步成效,這為信息資源共享、數字城市建設奠定了基礎。

圖1 淮北市職能部門網站建設情況
圖1反映了淮北市職能部門網站建設情況,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間淮北市職能部門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這同淮北市加快實施數字淮北和辦公網絡化建設有直接關系,特別是2008年淮北市把部門門戶網站建設納入考核范圍,促使2008~2010年間的網站開通數量快速增長,到2010年達到55家。按照黨委部門、市政府組成部門、直屬機構、派出機構、直屬事業單位、省直單位的組成情況及其網站開通情況,進行分類統計,結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淮北市職能部門分布情況

表2 淮北市職能部門網站分布情況
淮北市市直部門63家,開通網站的有47家,開通比例達76.5%。其中,政府系統包括政府部門、派出機構及其直屬事業單位三部分,網站開通率達到80.4%。但對各部門網站進行鏈接分析時卻發現存在網站空鏈接問題,不少單位網址是空鏈接或鏈接到市政府網站。
(1)2004年安徽省開始實施“數字安徽”[1]工程,淮北市制定了“數字淮北”五年規劃。截至2010年除行政中心外40多家局域網,28家連接省級網,12家黨政專網同省里互聯互通。2008年2~9月份,投資1 350萬,用1年時間完成了“網頁到鄉鎮”工程。市信息中心舉辦兩次 “鄉鎮網絡管理員培訓”和一次“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培訓,舉辦一期“辦公網培訓”。以上表明,淮北市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進展。
(2)淮北市信息資源建設與共享政策、標準及考核機制,信息化建設考評反饋機制等建設效果不理想,導致信息資源建設與共享不能持續性發展。截至目前,還沒有根據本市具體情況出臺過關于信息化建設、信息資源共享方面的法規制度甚至是指導性文件,獎勵性政策更沒有。網站建設各自為政,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對數字淮北建設、信息資源整合、提高電子政務和服務水平都有很大的影響。
2010年10月淮北市信息中心改革,并入經濟信息委員會,包括信息產業科、信息化推進科兩個科室,但職能界定沒有正式明確,這跟信息中心本部門的隸屬關系變動比較快有很大關系,該中心1996年之前屬于經委,1996年劃給計委(現在的發改委),1998年劃給市政府辦公室,2010年又劃給經信委。 機制不健全,關于電子政務和信息化建設相關工作,一般是成立臨時的領導小組,這難以保障項目和工程的持續性、完善性發展。信息化后續工作不能堅持,目標考核機制不能延續,淮北市只在2008年將門戶網站建設考評納入年終考評機制,而且沒有涉及信息資源建設情況。
信息化、信息資源建設職責不明確, 對于政府信息資源為什么要共享,應該怎樣實現共享,不同部門和利益代表對它的認識差異很大,沒有形成共識,認識上的不統一和利益上的沖突給政府信息資源共享的發展造成了障礙。個別決策者和領導層對于政府信息資源建設存在著“輕服務、輕內容、重硬件”的意識,對信息資源整合、增值、共享的重視程度不夠。
首先,由于各職能部門對電子政務的發展缺乏統一的宏觀規劃,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封閉各自的信息,部門之間的信息不交換、不共享,無法進行有效的信息資源整合,形成相互封閉的政府信息系統即“信息孤島”。
其次,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各部門紛紛按不同標準建立網站和數據庫,導致信息資源無法共享,造成了很大的浪費。信息資源管理與開發缺乏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對信息的采集、整合、傳遞、儲存等過程沒有設立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導致各部門數據庫的信息交流十分困難。[2]
最后,相關的法規建設滯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已于2007年頒布并實施,但淮北市關于政務信息公開和信息資源共享的具體管理辦法還未出臺。
安全問題是信息資源共享建設中需高度重視的問題。從內部環境來看,一些公務人員對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掌握的水平有限,網絡安全意識薄弱,對政府信息資源的安全機制建設缺乏應有的積極態度。從外部環境來看,網絡易于被攻擊,病毒和黑客軟件泛濫。要想更好地實現“數字淮北”建設,提高電子政務水平,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各級部門必須加強對網絡安全的認識。[3]
(1)進一步明確經信委淮北市信息中心對淮北市信息資源建設和信息資源共享的指導職能,出臺關于數字淮北建設具體實施的可行性意見。出臺相應的法規政策,爭取資金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科學的績效評估體系,有關部門制定具體考核標準,將部門網站和信息資源建設情況納入部門年終考核目標中去。出臺獎勵性政策,并積極反饋考評結果,使淮北市的信息化建設具有可持續性。成立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專門小組,收集、整理信息資源,并進一步加工,挖掘潛在價值,實現信息的增值。
(2)要實現信息共享,需對政府信息資源進行重組和整合,部門負責人必須提高認識,樹立信息資源共享的理念與服務型政府的觀念。不能重硬輕軟,在城市信息化建設整體規劃中盲目追求盡快建立城市寬帶網和網站,而忽略了大規模信息管理的技術建設,致使耗費巨資建設的網絡和各種網站因為沒有可以運行的信息而成為裸網。要保證對政務信息化人才和信息資源管理人員的培訓能有計劃、有序、持續地開展。
(3)統一認識,統籌規劃,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與領導,避免出現條塊分割的局面;同時,各部門也應積極響應配合,避免各自為政、重復建設和造成資源浪費。
信息資源共享不能只停留在政策、文件等表面層次上,要根據部門相關性深入到具體的數據信息,加強信息溝通,根據部門性質,建設信息數據共享平臺。制定和完善業務技術規范標準,包括基礎數據庫和信息的采集、整合、傳遞、儲存等過程都應該統一標準和規范,掃除整合政務信息資源的技術障礙。
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為信息資源建設與共享提供法律保障。制定符合淮北實際的《淮北市政府網站建設標準》,并嚴格貫徹實施。
(4)隨著淮北市電子政務水平提高和數字城市建設的要求,網絡安全問題必須解決。從內部環境來說,對公務員崗前培訓或任職培訓要加強電子政務與網絡安全、網絡輿情監測方面的課程,提高信息化技術水平和安全意識。制定嚴格的安全維護制度,在政府網站建設與日常維護中,更加注重安全設備檢測維護。
黨校是領導干部教育的主陣地,圖書館則是干部教育培訓的第二課堂。市委黨校數字圖書館2010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已經通過VPN專網與安徽省黨校系統實現了資源共享,館藏擁有豐富的黨政教育電子資源,由網絡數據庫和自建數據庫組成,詳細資源如表3所示。

表3 淮北市委黨校自建數據庫資源
可由信息中心和科技局統籌協調,政府提供配套資金,以淮北市委黨校數字圖書館為平臺,通過VPN建立淮北市黨政服務專網或者IP授權控制黨政機關訪問,建立政策信息研究系統,為淮北市各級領導干部、政策研究人員、寫作班子以及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形勢教育、進行業務學習與專題研究、提供工具性資料查詢。[4]
[1] 吳曉明.“數字安徽”戰略舉措及其實施策略[EB/OL].[2011-08-10].http://www.ahgtt.gov.cn/ywpd/info_show.jsp?row_id=2003110000000040.
[2] 汪玉凱.電子政務的功能定位與政府治理創新[J].信息化建設,2003(4):22-25.
[3] 董海欣.電子政務環境下政府信息資源共享模式與運行機制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8.
[4] 胡小明.從經濟學角度看信息共享的七大關鍵問題[EB/OL].[2011-08-10].http://www2.ccw.com.cn/04/0440/c/0440c03_1.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