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臧正金
今年是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20周年,面對當今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他們提出了“二次創業”的指導思想。選擇什么樣的路徑是決定“二次創業”能否成功的關鍵,為此本刊記者專訪了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臧正金。
中國報道:自1992年9月成立以來,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走過了20年,這20年來開發區取得了哪些成就?
臧正金:在這20年里,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走過了從市級開發區升格為省級開發區再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的晉級提升之路,走過了從百億工業規模增長到千億工業規模再增長到兩千億工業規模的產業繁榮之路,取得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年來,累計引進各類企業2400多家,總投資1800多億元,其中外資企業460家,總投資98億美元;累計完成合同利用外資6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7億美元;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持續快速增長,去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8億元、財政收入80億元、工業總產值2155億元、外貿出口75億美元,集約發展水平領先全國開發區。
二是特色產業高度集聚。開發區形成了極具特色和優勢的光電顯示產業集群,不僅成功地將液晶顯示產業鏈條上下延伸拉長,而且進一步拓展了OLED顯示、激光顯示、新光源、太陽能光伏等新的光電顯示領域;現代物流、生物藥業、裝備制造等領域的知名企業也匯集開發區。
三是創新要素加速匯聚。在積極承接科研成果產業化項目,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同時,近年來加大對科技創業人才的引進力度,加大對科技創業項目的培育孵化力度,規劃布局了紫金(新港)科技創業特別社區,加速推進科技創業載體空間的建設。
四是功能品質不斷提升。圍繞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先后打造了顯示器件產業園、生物醫藥科工園、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園、海峽兩岸科工園、江蘇高校科工園等十多個投資載體和功能平臺,近年來又成功打造了液晶谷、綜合保稅區、科技創業特別社區等新的平臺空間,進一步提升了園區對產業、人才、科技的集聚功能。
五是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全區已組建158家基層黨組織,覆蓋面達到100%,基層組織作用發揮明顯,開發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受到中組部的肯定和推廣,探索出了成功經驗;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先的理念,妥善解決歷年征地拆遷人員的住房、保障等問題,累計安置失地人員就業24000人次,目前園區從業人數達到十萬人;大力開展文化建設和文明創建活動,積極抓好勞動保障、安全生產、治安維護等工作,保持了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園區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中國報道: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成為南京新型顯示產業優化升級的第一載體和南京航運與綜合樞紐名城建設的重點區域,在未來的發展中,開發區將重點做好哪些工作?
臧正金:未來發展中,開發區要突出“二次創業”和轉型升級的主題,堅持“一個定位、三大戰略、四大目標”的總體思路。加快推動開發區由單一功能的產業集聚區向創新型、生態型現代園區轉型,向具備綜合服務功能的國際化城市新區邁進。
一個定位:未來開發區的發展定位是建設成為國際化、創新型、生態型的現代臨港產業新城。
三大戰略:一是科技人才戰略,增強戰略眼光,舍得加大投入,大力引進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培育高端自主創新項目。二是產業高端化戰略,不斷提升產業層次著力形成市場規模優勢和技術領先優勢。三是融合發展戰略,積極整合仙林科技城的科教人才資源、龍潭深水港的港口物流資源,推動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輻射帶動區域發展。
四大目標:一是爭當南京開發園區“排頭兵”;二是拼搏躋身全國經開區綜合競爭力前十強;三是打造世界級光電顯示產業基地和國家級物流樞紐;四是建設南京基本現代化的產業核心區。
中國報道:您提到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未來要開展“二次創業”,現在很多地區和企事業單位都在提“二次創業”,開發區“二次創業”的路如何走才能做出實際成效?
臧正金:在未來發展總體思路的戰略指引下,我們將全面實施產業升級、創業創新、功能提升、發展保障四項行動計劃,加速推進開發區的“二次創業”。
一是大力實施產業升級行動計劃,加快打造世界級光電顯示產業基地和國家級現代物流產業基地,發展好光電顯示和現代物流兩大特色產業。
二是大力實施創業創新行動計劃,加快打造一流人才高地和科技創業特區。根據南京打造中國人才與創業創新名城的部署,全面聚焦人才科技,走人才引領、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道路。大力引進海內外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圍繞光電顯示、生物醫藥等產業和技術領域,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加快建設紫金(新港)科技創業特別社區;積極打造科技創業最優環境;加快推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為項目研發孵化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
三是大力實施功能提升行動計劃,加快打造現代化臨港產業新城。在新港片區,以南京副城為標準全面實施改造提升。把開發區東區作為“二次創業”轉型升級的主戰場,以液晶谷、科技創業特別社區核心區、綜合保稅區等組團開發為重點,以光電顯示、裝備制造、商貿物流等一批大項目的建設為帶動,加速推進地塊整理開發和市政基礎設施配套。同時,結合保障房的建設,規劃布局成片的居住生活區域和商業配套設施,統籌推進東區的工業化和城市化。
四是大力實施發展保障行動計劃,加快建立高效的園區管理和運行機制。按照制度先試、園區先行的要求,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園區的開發建設和管理運行模式,加強黨的建設、社會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為園區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做好以上幾點,是開發區走好“二次創業”之路、實現夢想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