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來看,中國還不具備發生類似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條件,但未雨綢繆總是有益處的。
近年來,美國爆發了“頁巖氣革命”。頁巖氣是一種清潔、高效、非常規天然氣資源。由于其非常規性,美國頁巖氣的規模開采為能源供應、能源接替提供了新的視角,也因此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油氣消費快速上升的中國。之所以把美國頁巖氣產量快速上漲稱為“頁巖氣革命”,是因為它不僅會改變美國的能源結構,也會影響全球的能源格局,甚至關系到全球經濟秩序的重新調整。美國“頁巖氣革命”爆發后,世界很多國家紛紛想復制美國奇跡,我國也是如此。
在美國,頁巖氣的商業開采可以追溯到1821年。然而,由于頁巖氣存在于富有機質泥頁巖及其夾層中,并以吸附或游離狀態為主要存在方式,因此其開采難度一直較大。直到上世紀90年代,水力壓裂和水平井技術取得突破,才帶來了頁巖氣產業的繁榮。2000年,美國頁巖氣產量為122億立方米,僅占天然氣總產量的2.2%。2010年,美國頁巖氣產量已經達到1428億立方米,占天然氣總產量的23.3%。近十年來,其年均增速超過25%。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測,未來美國頁巖氣產量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2020年將達到250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總產量的36%。

4月13日,美國賓州,Waynesburg地區一處頁巖氣鉆井平臺。
然而,要想“復制”“頁巖氣革命”卻并不容易。除了關鍵技術的突破和應用外,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成功還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美國擁有最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大量的中小企業都被允許自由進行頁巖氣勘探開發,分攤了投資成本,激發了投資熱情。二是政策的大力支持。各種稅費減免、基金支持降低了產業準入門檻。三是完善的基礎設施。龐大的管網為頁巖氣的運輸和消費創造了有利條件。不可忽視的是,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油價進入新一輪上升通道為頁巖氣的開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我國《頁巖氣發展規劃(2011-2015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要基本完成頁巖氣資源的評價,到2015年實現頁巖氣探明地質儲量達到6000億立方米,可采儲量2000億立方米;實現頁巖氣規模化生產,2015年產量達到65億立方米。經過“十二五”的鋪墊,我國在“十三五”期間,要加大投入,實現頁巖氣儲量、產量雙突破,力爭到2020年頁巖氣產量超過600億立方米。《發展規劃》為我國頁巖氣產業描繪了良好的發展前景,我國也可以從美國頁巖氣產業發展中借鑒經驗,但是在我國重現頁巖氣“美國奇跡”依然面臨諸多困難。
首先,我國頁巖氣資源總量尚未落實。EIA發布的《全球頁巖氣初評》顯示,我國頁巖氣技術可采資源量為36.1萬億立方米,居世界首位;《發展規劃》認為,我國頁巖氣可采資源量為25萬億立方米,超過常規天然氣資源。兩種估算都顯示出我國擁有豐富的頁巖氣資源,但由于我國至今尚未系統開展全國范圍內頁巖氣資源調查和評價,上述資源量的科學性仍然不高。另外,我國頁巖氣藏復雜,資源賦存條件差,且多分布在地形復雜的區域,為資源認識、開采帶來極大的難度,也對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新的考驗。
其次,我國頁巖氣開發缺失核心技術。到目前為止,我國僅初步掌握頁巖氣勘探開發的直井壓裂技術,尚未掌握水平井分段壓裂等專門技術,直接制約了頁巖氣產業的發展。另外,由于地質條件的差異,我國還必須開發出適合自身地質條件的頁巖氣開發技術。
再次,我國頁巖氣市場機制仍需進一步完善。民間資本進入頁巖氣行業依舊困難重重,僅靠少數企業難以保證投資的充足。天然氣價格處于政府管制下,被嚴重低估,難以反映實際供需關系,打擊了企業開發頁巖氣資源的積極性。針對頁巖氣開發的稅收優惠政策總體來說力度不夠,政策缺位較為明顯。
最后,我國頁巖氣開發同樣面臨環境保護問題。頁巖氣開采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而我國頁巖氣開發的潛力地區多集中在干旱缺水的鄂爾多斯盆地、吐哈盆地等,極容易造成水資源緊張。另外,注入地下的裂解液極有可能污染地下水,向頁巖層大量注水也可能導致地層滑動,引發地震。正因為如此,美國頁巖氣開采也遭到了部分環境保護主義者的質疑。
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我國天然氣產業的發展正進入黃金時期。然而,這僅僅是對常規天然氣而言的。我們認為,我國天然氣產業要真正進入黃金時期,對煤炭、石油形成規模替代,必須要有非常規天然氣的快速發展。從目前來看,我國還不具備發生類似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條件,但未雨綢繆總是有益處的,一蹴而就反易造成事倍功半。美國的“頁巖氣革命”也是在醞釀了多年之后才最終發生的,我國煤層氣產業發展的“先熱后冷”亦是現實教訓。正如《發展規劃》中所言,“十二五”期間,我國頁巖氣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打基礎。只有打牢基礎、理順關系、科學規劃,才能充分調動各種資源,形成發展合力,促進頁巖氣產業迎來繁榮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