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審計科研所 邵 娟
當前我國出版產業市場,中小出版企業占其中絕大多數,且各出版企業在經營規模、方式、利潤以及財務管理方面參差不齊。在中國的出版業市場上,中小出版企業普遍具有資金實力偏低,圖書市場份額有限等弱點。中小出版企業在出版業市場只能作為被動的市場價格接受者,在上游供貨商及下游分銷商的管理中面臨著嚴峻挑戰。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我國經濟始終處于通貨膨脹上升時期,2011年一季度的PPI 同比指數更是創下7.1%的上漲幅度,CPI 則同比上漲5.0%,大大增加了中小出版企業各項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融資成本等,造成眾多的中小出版企業陷入資金緊張的不利局面,嚴重威脅中小出版企業的長期經營發展。因而,在中小出版企業加強經營管理的同時,要全面控制預算和各項成本支出,降低其在面對激烈的市場和行業競爭中所面臨的成本上漲、資金流動、費用支出等風險。
(一)財務管理本質。針對財務管理的本質分析,邢宗江(1998),王慶成(2000)等認為其本質上是企業商品生產、流通等經營管理的資金運動,具體體現在資金的籌集、投資,收益的分配等,并在資金的運動過程中充分反映了各經濟主體間的關系,構成財務管理本質的資金關系論。
劉貴生(1995)則認為財務管理是企業為體現其生產職能而進行的生產要素、生產成果的分配時構成的體系。在整個過程中,無論是生產資金還是收益所得資金的分配構成財務管理的核心環節,進而形成資金分配理論。
最后,伍中信(2001)認為,財務管理是憑借資金流通實現產權管理的過程,是價值與權力的結合,產權是隱藏在資金、價值背后更為抽象的財務管理力量,形成財權流論。
國外學者多從實踐角度對財務管理提出新的認識。如Brigham,Ehrhardr(2005)認為企業財務管理應主要圍繞長期籌資、長期投資以及資本運營等三個方面展開,明確了中小出版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
(二)中小出版社財務管理對象。中小出版企業財務管理的對象是企業經營運作過程中的資金流動,具體包括資金的籌集、投資、消耗、收益以及分配等,且在資金運動的各個階段,財務管理的任務是不同的。
在籌資階段,企業財務管理需要利用各種政策手段和潛在優勢積極拓展和發掘投資渠道,控制籌資成本,打造最優資產結構,降低財務風險;在投資階段,財務管理主要是實施投資計劃,控制投資決策的有效運行;在資金消耗方面,主要為維持企業正常的生產活動所帶來的費用、成本管理等;收益是資金的回收階段,在該過程中的財務管理主要控制資金的形成過程;最后,收益的分配則是對企業參與主體間財務管理的處理的體現。
(三)中小出版社財務管理的內容。對中小出版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主要包括籌資管理、投資管理以及收益分配管理三個過程。
1.籌資管理。企業籌資主要有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兩大途徑,兩者間的比例構成通常意義上的資本結構。權益資本能為企業發展形成長期穩定的資本支持,但成本和風險相對也比較高,債券資本成本、風險相對較低,但需要到期歸還。中小出版企業在籌資管理中應首先堅持動態的資本結構調整,這是由企業所處的市場經濟環境、政策、信息技術以及行業競爭等動態外部環境所決定的;其次,應積極分析同行業中相似企業資本結構,汲取其中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籌資方式。
2.投資管理。投資過程是財務管理過程中將籌集的資金按照投資計劃、投資決策從事相應的生產經營活動以獲取收益和回報的過程。作為生產型企業,投資是為了獲取回報以抵消資本成本以及生產過程中的各項費用支出從而獲取利潤的過程,因而,通過一定的財務控制手段提高資本收益率、降低資本投資風險是企業財務管理中投資管理環節的重要內容。
3.收益分配管理。收益分配主要是決定在一定時期內,企業收益中作為再投資留存部分及分配給各出資人之間的比例,這也是財務管理中處理企業經營參與各主體間財務關系的過程,對保證企業資本來源穩定性,經營的可持續性和效率性等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當前激烈市場競爭的參與者,企業為獲得穩定的資本投入,就必須對投資人進行投資回報,但分配給投資人的收益越多,企業用來擴大再生產、獲取市場競爭優勢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時也會降低自身對于市場投資者的吸引力,反之亦然。
(一)潛在威脅及劣勢分析
1.成本費用增加,經營風險劇增。2011年一季度的PPI 同比指數創下7.1%的上漲幅度,CPI 同比上漲5.0%,造成中小出版企業燃料、電費、水費等原材料成本價格,產品加工制造成本以及人力成本等均呈現持續上漲的趨勢。隨著銀行貸款利率的提高,依賴于債券資本融資的中小出版企業融資成本也會大幅提升。此外,相對于大型出版企業對于市場價格、原材料供應商及銷售商的議價權,中小出版企業需要時時面對和應付上游供貨商原材料持續上漲壓力及下游銷售商拖欠資金的壓力,嚴重增加企業資金周轉負擔。
2.融資困難,財務風險增加。盡管當前中國出版業市場的中小業者具有機制靈活、決策迅速以及有效應對市場需求的優勢,但其注冊資本普遍不大,資本實力有限,再加上管理水平有限、資源匱乏、核心技術和品牌形象不具競爭力,使其在資金緊張時很難獲取銀行信用支持和證券市場上廣大投資者的注意。相應的融資渠道也以自身生產積累、銀行貸款為主,少數企業能吸收證券市場融資及社會資本閑余,但這類方式易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引致巨大的財務風險。
3.新媒體閱讀終端的挑戰。依據《全國國民閱讀與購買傾向抽樣調查報告》顯示,自1999年以來,中國民眾圖書、雜志閱讀率分別下降8.7%和10.6%,且隨著當前信息化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通過手機、電子閱讀器、Flash 動畫、E-mail、博客以及電腦等多媒體閱讀形式的占到被調查的有閱讀能力的人絕大多數,這種全方位、精細化以及深層次的數字化出版方式也給當前的中小出版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二)我國中小出版企業潛在機會分析。我國出臺的出版業保護政策,為其適應競爭,打破不充分進入壁壘,充分享受市場經濟的福利提供了潛在的機遇。如國家陸續出臺的《出版物市場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十一五” 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指導意見》 等為規范和促進出版市場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此外,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6-2010年間,我國GNP 的年平均實際增長率達到11.2%,2010年的實際生產總值更是突破397983 億元,而伴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于出版物的消費量也在不斷提高,其也為中小出版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一)財務管理觀念創新。中小出版企業財務管理必須進行管理理念創新。首先,對于企業內部知識、人才、資本等無形資源與生產設備等有形資源同等看重,實行生產經營和資本經營的二元發展;其次,對于財務管理中的會計信息的統計和處理,要真實體現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重視知識資本、人力資本等新興資源的構成和細分,通過有效的財務分析軟件和模型,透過財務信息的表象,真實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為企業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最后,對財務管理的資金運作和流動應兼顧其安全性和效益性,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其流動性和收益性。
(二)基于社會責任的財務目標制定。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主要包括企業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收益增加、企業現金流順暢以及企業價值最大化等。而企業具體的財務管理目標則是需要依據企業資本結構、投資人偏好、市場環境以及企業內部戰略目標等一系列因素決定。
所謂中小出版企業利潤最大化的財務目標是指,通過設置有效的經營策略和財務政策,充分發揮資本貨幣的時間價值,風險與報酬的匹配等合理經營,在盡量控制企業經營風險的基礎上,保證企業市場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和過程。其中該理論的計量模型為:

其中:V(value)表示企業價值;
FCFt(free cash flow)表示中小出版企業第t年的自由現金流量;
i 表示與風險相匹配的報酬率;
t 表示中小出版企業自由現金流量的具體時間;n 表示持續的具體時間。
(三)全面預算管理。企業財務管理必須首先實現由粗放收支預算管理向精細化的,以市場和業務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轉變。以市場需求預測為預算編制的起點,以實際出版物為預算編制對象,對中小出版企業經營內部各環節實行全面預算編制,并利用強有力的考核、監督程序保證預算管理的執行。此外,作為財務管理重心的資金流動管理也應居于全面預算管理的核心,資金是帶動企業正常生產和資源流動的血液,資金的周轉循環、完全流動決定了中小出版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四)優化資本結構及收益分配機制,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趙姝丹(2011)認為中小出版企業內部關鍵控制點應放在現金、存貨和信用風險的控制。中小出版企業應通過股權讓渡、債券籌資等方式,實現融資渠道多元化,稀釋原投資者對企業的控制權,降低資本籌集成本和各種財務風險,優化資本結構,提高企業的資本效率。同時,完善收益分配制度,提升企業對資本市場投資者的吸引力。
(五)財務管理信息化。基于手機、電子閱讀器、Flash 動畫、E-mail、博客以及電腦等多媒體閱讀形式的挑戰,中小出版企業電子產品及財務管理的電子化勢在必行。可嘗試引進對具有決策支持、網絡知識以及會計信息處理支持的ERP 信息系統。這種網絡化的會計信息系統有助于實現各部門子系統,如出版系統、發行系統以及人事系統之間的資源共享及會計信息數據實時采集和傳遞,進而有利于各管理系統通過公共接口與外部供應商、承銷商、銀行以及稅務等系統的聯接,實現業務信息的實時轉化,體現會計信息處理的多元化,提高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及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充分發揮中小出版企業外部監督機制,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1.藺新菊.2010.企業財務管理變革趨勢分析.工業審計與會計,5。
2.石景全、于曉巍.2009.現代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構建模式.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3。
3.趙姝丹.2011.淺析通貨膨脹下中小出版企業的財務管理對策.財務與會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