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如容 陳晉肅
( 1浙江平陽縣人民醫院 325400; 2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乳頭內陷是指乳頭未突出乳暈平面或凹陷在乳暈平面之下的情況。主要原因是乳頭、乳暈平滑肌及輸乳管發育不良伴內部纖維素的牽拉,同時乳頭下缺乏支撐組織。先天性乳頭內陷不僅影響乳房的外形和乳頭的清潔,可能在性心理方面帶來不良影響,嚴重者還會影響女性產后的哺乳功能。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們采用自制改良乳頭內陷矯正器治療女性先天性乳頭內陷患者38例。經過長期術后隨訪觀察,取得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38例,73側乳頭內陷,已婚20例,未婚18例;年齡22~42歲,平均27歲。Ⅰ型乳頭內陷6側(8.2%),Ⅱ型乳頭內陷19側(26.0%),Ⅲ型乳頭內陷48側(65.8%)。
1.2.1 矯正器的制作 截取5ml注射器外套尾部,長1.5cm,制成矯正器。
1.2.2 治療過程 常規消毒、麻醉。用巾鉗將內陷乳頭夾持住,反復擠捏牽拉乳頭基底攣縮組織直至將內陷乳頭牽出,用16號注射器針頭從乳頭基底部十字交叉將鋼絲引出,牽拉鋼絲將乳頭引入矯正器內,鋼絲四頭從矯正器上端四孔穿出,將相鄰兩頭擰在一起,牽出的乳頭不再回縮。矯正器底盤與皮膚接觸處墊放凡士林紗布,外部敷料覆蓋。
1.3.1 術前護理 術前要有針對性地根據不同年齡段患者的心理特點進行直觀講解,包括講解矯正器的設計原理、作用、優點、手術步驟、注意事項及預后等,提高患者對手術情況的認知度,緩解其緊張焦慮情緒,積極配合手術。術前做好皮膚準備,以免增加術后感染幾率。
1.3.2 術中配合 護士給予患者心理支持,使其感覺舒適安全,提高對手術的耐受能力,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1.3.3 術后護理 矯正器術后最嚴重的并發癥是乳頭血供障礙,術后一定要仔細觀察乳頭血供情況。術后第1天換藥,如牽引局部腫脹、顏色暗紫,立即通知醫師調節鋼絲。保持手術部位清潔干燥,更換外層敷料時,先用75%酒精清除乳頭、鋼絲及矯正器基底核的血痂,而后更換矯正器基底處的油紗布,無需再覆蓋外層敷料。
1.3.4 出院健康教育處方 ①患者術后必須穿比術前大一號的胸罩,不可抱孩子,避免壓迫傷口。避免劇烈運動導致矯正器及鋼絲摩擦和牽拉傷口,引起局部出血和皮膚破潰。②演示并教會患者用將5.0cm×7.5cm的單層紗布豎置,根據矯正器基底部最寬部分約2.7cm,在紗布中心點往左右兩邊剪約2.5cm的一字形口,紗布豎置從矯正器乳頭部套下后往基底部寬位自一側挪入后,再從另一側將紗布完全別入基底部與皮膚間,然后橫置紗布,紗布別在基底部間有余地但不會脫落,避免矯正器與皮膚摩擦導致皮膚破潰。③術后遵醫囑每個月復查1次。告知患者早期乳頭部位感覺麻木約持續1個月,減輕患者因認知不到位引起的焦慮情緒。④每次沐浴后,用75%酒精滴淋乳頭滲至基底部皮膚,更換基底部與皮膚間的紗布。教會患者清潔乳頭和矯正器間隙污垢的方法。淋浴使污垢軟化,再用專用細小棉簽輕輕探入其間隙將污垢卷拭出,清潔時避免損傷乳頭。⑤拆除矯正器后需經常用手適度牽拉乳頭,可減輕乳頭回縮程度。
1.4 結果 本組病例均堅持佩戴矯正器6個月。隨訪1~6個月發現,1~3個月有不同程度回縮,3個月后基本穩定。手術1個月后輕觸乳頭詢問患者乳頭感覺與術前無異。乳頭外形經矯正器塑形均近似圓柱形,患者滿意。
自制乳頭內陷矯正器適用于不同程度的乳頭內陷,但是對于重度乳頭內陷,牽引時間應適當延長,使組織充分再生,減少術后回縮程度。因應用外固定較長時間持續牽引,會致術后生活稍有不便,需要長期精心護理,注意保持局部清潔;在矯正器基底部與皮膚之間墊襯紗布,避免皮膚破潰。我們對患者講解演示自我護理事項,出院時配給患者必需的護理材料及出院健康處方、示范圖例等,建立健康檔案及咨詢熱線,及時通知患者按時復查。本組患者均未發生感染、血供障礙、皮膚破潰及瘺管形成等并發癥。由于本組病例數較少,隨訪時間短,且本組患者均未生育,所以該手術方法的遠期效果及對哺乳的影響暫不清楚,有待今后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