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利紅 張建民
異位妊娠是婦科常見病之一,傳統治療方法是切除病變的輸卵管。隨著異位妊娠早期診斷方法的改進,目前多采用保守治療。其中藥物保守治療中多用甲氨蝶呤或米非司酮,臨床療效顯著。但對二者合并使用的遠期效果報道較少。本文通過對這兩種藥物聯合治療成功的患者進行隨訪,觀察輸卵管的通暢程度及再孕結局。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自2005年7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異位妊娠診斷明確,生命體征平穩,同意保守治療的162例患者,初孕婦26例,有孕產史者136例,其中有異位妊娠史手術已切除一側輸卵管者8例。
1.2 診斷標準 排除流產和滋養細胞疾病,血β-HCG﹤3000IU/L,彩超宮腔內未探及妊娠囊或刮宮術未見絨毛,彩超附件區探及不規則包塊(直徑≤4 cm),或伴子宮直腸窩積液(積液深度≤2 cm)。
1.3 方法 甲氨蝶呤注射液50 mg/m2,單次肌注。米非司酮口服50 mg/次,12 h一次,共6次。第4和7天復查β-HCG。加藥標準:血β-HCG下降在15% ~25%,彩超檢查無變化,1周后再給予甲氨蝶呤肌注。手術標準:血β-HCG持續增高,腹痛加劇伴內出血增多,或拒絕繼續保守治療者。
1.4 療效判定標準 成功:無癥狀,血β-HCG﹤2.9IU/L,盆腔游離液體吸收,包塊明顯縮小或消失。失敗:改為手術治療者。
1.5 隨訪 對保守治療成功的患者隨訪3年以上,通過①婦科檢查和超聲;②子宮輸卵管造影術(HSG);③輸卵管通水試驗;④再次宮內妊娠和異位妊娠情況。
2.1 療效觀察 保守治療成功152例(93.8%),10例保守治療失敗改為手術治療。
2.2 隨訪 成功隨訪142例,失訪10例。初孕婦26例,20例HSG顯示:18例通暢,2例見造影劑在輸卵管傘端大量堆積,盆腔內無造影劑。6例輸卵管通水試驗無阻力感,患者無腹痛及其他不適。有20例宮內妊娠并分娩。有孕產史者116例,106例婦科檢查及彩超均無異常。其中52例行輸卵管通水試驗無阻力感(包括6例手術已切除一側輸卵管者),2例希望妊娠者HSG顯示雙側輸卵管通暢,分別在8和14個月后正常宮內妊娠并分娩。8例異位妊娠再發(2例為手術已切除一側輸卵管,4例在對側輸卵管發生),再次藥物保守治療成功。綜合上述,希望妊娠者28例,22例HSG示20例通暢,通暢率為90.9%。宮內妊娠者22例,宮內妊娠率為78.5%(22/28);142例患者中再次異位妊娠者8例,異位妊娠率為5.6%(8/142)。
異位妊娠是危及育齡婦女生命和健康的常見病。近年來,其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傳統治療方法是切除病變的輸卵管。對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尤其是曾因異位妊娠切除了一側輸卵管的異位妊娠者,若切除對側輸卵管則無自然受孕機會,只能通過試管嬰兒方式獲得后代,其經濟代價昂貴。因此,如何對異位妊娠進行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療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隨著高分辨率彩超的應用和快速敏感的HCG檢測手段的出現,異位妊娠得以早期診斷,保守治療得以實現。目前常見的有保守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多見的是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和中藥。甲氨蝶呤是一種葉酸拮抗劑,通過結合細胞內二氫葉酸還原酶,阻斷二氫葉酸轉化為四氫葉酸,導致嘌呤和嘧啶合成被抑,從而干擾核酸和蛋白質合成及胚胎滋養細胞分裂,致胚胎死亡[1]。米非司酮通過與孕酮競爭受體,拮抗孕酮的作用。其抗孕酮的靶器官是含高濃度孕激素受體的蛻膜組織,通過受體結合,孕酮作用撤退,使蛻膜組織變性壞死,絨毛繼發受損,變性壞死,從著床處分離,HCG下降,繼而黃體溶解,從而使依賴孕酮發育的妊娠囊壞死導致流產[2]。本研究中162例異位妊娠者,保守治療成功152例(93.8%),臨床觀察無明顯毒副作用,是治療異位妊娠可供選擇的一種較好方法。
在以往研究中,國外保守手術治療統計較多的是輸卵管線性切開術。Thornton KL等[3]統計8所醫院548例腹腔鏡行輸卵管線性切開術的資料,術后希望妊娠者的宮內妊娠率為60%(38% ~77%),再次異位妊娠率為 15%(5% ~33%)。他們還統計了233例對側輸卵管已切除或堵塞者異位妊娠行線性切開術,術后宮內妊娠率為55%,再次異位妊娠率為20%。國內研究報道甲氨蝶呤單獨使用宮內妊娠率為52.5%,米非司酮單獨使用宮內妊娠率為51.7%[4]。本研究隨訪發現希望妊娠者28例,22例HSG示20例通暢,通暢率為90.9%,宮內妊娠率為78.5%(22/28);152例患者中再次異位妊娠者8例,異位妊娠率為5.6%(8/152)。其中手術已切除一側輸卵管者再次異位妊娠率為25%(2/8)。該結果與保守手術治療的遠期效果相近,高于單獨使用甲氨蝶呤或米非司酮治療后的宮內妊娠率。故認為:早期異位妊娠患者可選擇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療,但需在醫生嚴密監護下進行,若不能嚴密觀察與及時處理可導致治療失敗及并發癥增加。
[1]卞度宏.異位妊娠的手術治療進展.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16(4):201-203.
[2]Spitz IM,Bardin CW.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RU 486-an antiprogestin and antiglucocorticoid,1993,48(5):403-444.
[3]Thornton KL,Diamond MP,DeCherney AH.Linear salpingostomy for ectopic pregnancy.Obstet Gynecol Clin North Am,1991,18(1):95-109.
[4]高慧莉,羅珂.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后宮內再孕率分析.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3,4(6):44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