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特約通訊員陳世平) 2000年以來,福建省永安市通過產業規劃、政策扶持、資金投入、項目帶動、科技推動、市場拉動等多項舉措,穩步迅速地發展水果產業。據悉,永安市水果產業發展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調整優化了縣域經濟結構。目前,永安市果樹栽培面積達1萬hm2多,年產量12萬t,產值約3億元。其中,柑桔面積5 800 hm2,年產量6.5萬t,產值突破1億元,是福建省柑桔主產區之一。水果成為當地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農民的重要經濟來源。二是形成了區域特色優勢產區。目前,永安市洪田臍橙、小陶早熟特早熟溫州蜜柑、西洋柿、內爐李、羅坊桃等5個特色優勢產區已形成規模,享有一定聲譽,成為當地農業的支柱產業。三是良種化水平大幅提高。近幾年來,永安市加大了優良果樹品種的選育、引進、篩選力度,優化品種結構,目前全市主栽品種有紐荷爾臍橙、大浦5號特早熟溫州蜜柑、琯溪蜜柚、芙蓉李、迎慶桃、油柿等,全市果樹優良品種比率達95%以上。四是科學種果水平顯著提升。全市建立了市(縣)、鄉、村3級果樹技術推廣網絡,果園生草栽培、省力化修剪、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生物防治、標準化生產等新技術廣泛推廣,促進了果品質量不斷提升,“川溪”臍橙獲得福建名牌產品稱號,一批果品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五是果農“抱團”經營模式多樣化。水果專業村、果業協會、專業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協會+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公司+商標+農戶等產業化和產銷一體化經營模式相繼涌現,有力地提高了果農的組織化程度,提高了生產效益,增加了果農收入,加快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