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特約通訊員陳世平) 據悉,針對全省53.3萬hm2果業升級、200多萬果農增收需要,自2008年以來,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利用自身科技優勢,選派專家團隊到各類優勢特色水果產區調研,開展全產業鏈科技下鄉服務,共聯系服務涉果企業75家,建立聯合創新中心5個,推廣果樹新品種58個、新技術53項,建立示范基地69個、示范面積1.2萬hm2,幫助解決果樹病蟲害防治、生態栽培、避雨設施建設、果品加工以及農超對接、品牌營銷等一系列問題,4年多來已累計助農增收達79.6億元,惠及千家萬戶,多項新技術、新品種還獲得國家和省級科技成果獎。
據介紹,幾年來,在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果樹專家團隊的指導下,福安市發展葡萄避雨設施栽培667 hm2,每年至少增收3 000萬元;建立了優質釀酒葡萄示范基地,成功釀造優質葡萄酒,新增產值500萬元,形成葡萄種植、銷售、觀光、釀酒的產業鏈。東山縣成功運用蓮霧產期調節技術,每667 m2產值達到6萬元,成為福建省蓮霧產業帶示范基地。建寧縣采用了梨樹棚架栽培、液態施肥、地膜覆蓋、疏果限產、立體種養、綠色防控等多項新技術,使黃花梨產量和品質都得到顯著提升,年產量8萬t,逐步走上依靠科技、追求質量與效益、打造綠色生態的現代生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