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波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并對教育效果作出評價。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促使人們改變不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行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能幫助人們了解哪些行為是影響健康的,并能自覺地選擇有益于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是所有衛生保健問題、預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為重要的,是否能實現初級衛生保健任務的關鍵。說明健康教育對實現所有健康目標、社會目標和經濟目標中的地位和價值。健康教育作為衛生保健的戰略措施,已經得到全世界的公認,當今發達國家和我國疾病死亡譜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其死因不再是傳染病和營養不良,而是被慢性病所取代,冠心病、腫瘤、中風己成為這些國家的主要死因,這些疾病多與不良的生活方式、行為(約占50%)、職業和環境因素有關。只有通過健康教育促使人們自愿地采納健康的生活方式與行為,降低致病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健康教育是一項投入少、產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健康教育可改變人們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減少患病的危險性,是一項一本萬利的事業。正如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指出,目前,成年人的疾病和死亡原因主要是癌癥和冠心病,然而,如果人們能夠獲得有關吸煙、飲食和鍛煉方面的科學知識,并把它們付諸實踐的話,成年人的死亡總數可以減少50%以上。同樣在大多數國家,飲酒引起的事故和疾病也是過早死亡的一個原因。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開展健康教育,讓廣大人民群眾掌握衛生保健知識。健康教育是提高廣大群眾自我保健意識的重要渠道,自我保健是指人們為維護和增進健康,為預防、發現和治療疾病,自己采取的衛生行為以及做出的與健康有關的決定。自我保健包括了個人、家庭、鄰里、同事、團體和單位開展的以自助為特征(也包括互相)的保健。它是保健模式從“依賴型”向“自助型”發展的體現,它能發揮自身的健康潛能和個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責任感。自我保健不能自發產生,只有通過健康教育才能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增強其自覺性和主動性,促使人們實行軀體上的自我保護,心理上的自我調節,行為方式上的自我控制和人際關系上的自我調整,提高整體衛生保健水平和人們健康水平。社區中更年期女性也較多加強對他們健康教育,進行心理護理和及飲食保健指導,鼓勵女性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保持豐富業余文化生活和包括瑜伽、十字繡在內的活動,可有效減輕和避免更年期一些癥狀的發生,對婦女順利渡過更年期提高生活質量,也能維護更年期婦女家庭和單位和諧[1]。
2.1 語言教育方式 又稱口頭教育方式,到居民家單獨教育形式,講解及宣傳健康教育知識,增加受教育者對健康知識的理性認識。特點:簡便易行,針對性強,隨時隨地均可進行,具有較大的靈活性。
2.2 文字教育方式 通過一定的文字傳播媒介并借助受教育者的閱讀能力來達到健康教育目標的一種方法,如,指導法、標語法、傳單法、墻報法等。其特點是不受時間和空間條件的限制,既可針對大眾進行廣泛宣傳,又可針對個體進行個別宣傳,而且受教育者可以對宣傳內容進行反復學習,花費上也比較經濟。
2.3 形象教育方式 利用形象的宣傳資料,通過人的視覺作用進行的健康教育方法。如,標本、繪畫、攝影、模型等。
2.4 實踐教育方式 通過指導受教育者的實踐操作,達到掌握健康技能的一種方法。
2.5 電化教育方法 運用聲、光等設備,向受教育者傳送教育信息的教育方法。特點是將形象、文字、語言、藝術、音樂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式新穎,形象逼真,為受教育者所喜聞樂見。
2.6 綜合教育方式 將口頭、文字、形象、電化、實踐等多種健康教育方法適當配合、綜合應用的一種健康教育方法。特點是具有廣泛的宣傳性,適合大型的宣傳活動,而在醫院舉辦一些小型的健康教育專題展覽或知識競賽,也將收到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3.1 護患關系技巧 在醫院諸多人際關系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作用。護患關系的好壞,對患者的取向和護理工作的質量有直接影響。因此,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條件。
3.2 護患溝通技巧 沒有溝通就無法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活動,沒有溝通也無法實現健康教育目標。護患溝通是實施健康教育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巧。
3.3 知識灌輸技巧 掌握知識對形成健康行為十分重要,因此掌握知識灌輸的技巧,對滿足教育對象的健康需求、提高健康教育效率非常重要。
3.4 行為訓練技巧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變人們的不健康行為,培養、建立和鞏固有意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行為訓練技巧通常包括自我護理能力訓練技巧、住院適應能力訓練技巧以及康復能力訓練技巧等。
通過健康教育許多慢性病患者對自己的不健康行為進行主動改正,高危因素不斷減少;健康教育降低了心腦腎等疾病合并癥的發生,有效地提高了生活質量,進一步增強了身心健康。我社區在社會上也得到了廣泛地好評與認可,很多患者都成了醫護人員的朋友,構建起了和諧良好的醫患氛圍。健康教育是促進社區慢病良性管理的重要手段,拉近了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密切了醫患關系,小型的講座、義診免費咨詢等使群眾倍感親切、信任。通過此舉,實現了醫患之間的有效溝通,對社區管理產生了巨大促進作用。健康教育的實施鍛煉了醫護人員的人際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水平,豐富了知識。加強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增加健康教育投入。使群眾自覺接納有益于身體健康的行為,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參加保健服務、引導群眾對提高身體健康方面的投入和消費探索,加快了衛生事業的發展。
社會動員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核心策略。健康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活動,具有很強的社會性。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為了使確定的健康教育目標轉化為當地群眾的健康行為,要依靠社區領導的重視,各有關部門、組織的合作,醫護人員和群眾的廣泛參與。因此,開展城鄉基層健康教育,首要的做法是進行社會動員。通過開發領導,爭取各級領導對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解、重視和支持;通過組織協調和網絡建設,實現與各有關部門、單位和機構的協作;通過輿論導向,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健康教育活動。
[1]周玉娥,鐘燕萍.社區健康教育對更年期女性的影響中國醫藥科學,2011,1(1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