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玲 陳玲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是在電視監督下通過腹腔鏡實行膽囊切除術,LC具有創傷小、痛苦輕、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
1.1 心理護理 LC具有創傷小、痛苦輕、住院時間短、恢復時間快等優點,已被大多數患者認可,但有中轉開腹和術后發生腹腔出血、膽瘺、腸瘺等并發癥的可能性,患者往往不十分清楚。國內文獻報道,LC的并發癥高于常規開腹手術,有的高達5.3% ~6%。LC的嚴重并發癥,包括膽道損傷、膽汁瘺、大出血、消化道損傷,均需中轉開腹處理。因此,護士有責任幫助患者客觀全面地了解腹腔鏡手術,同時,向患者及家屬說明:醫生與患者的擇優心理是相同的,醫生同樣希望手術成功,不發生任何并發癥,主動與其溝通,解除患者的顧慮,以最佳的心態,配合手術和護理,一旦出現中轉開腹,也能得到患者及家屬的理解配合。
1.2 皮膚準備 須從腹腔鏡手術的特殊要求和便于中轉開腹兩方面考慮,備皮范圍與開腹手術完全相同,由于LC需在臍周穿刺,因此,對臍部的皮膚準備要求十分嚴格,既要徹底清除臍內污垢,又要保證臍內皮膚完好無損,凡臍窩深、污垢結痂成塊及臍窩外口較小者,酌情于備皮前10 min到數小時,在臍內置入一肥皂水棉球浸泡,待污垢軟化后,用松節油棉簽清洗,再用75%酒精處理,臍窩外口處置一大小、松緊適宜的干無菌棉球,以保持臍窩處于較好的通氣狀態。
1.3 胃腸道準備 為減少腹腔脹氣,術前1日囑患者忌食易產氣的豆類、奶類食品,術前12 h禁食,4 h禁飲。
1.4 置管 放置胃管、尿管,排空胃內容物,排空膀胱,可避免穿刺時損傷胃、腸、膀胱,又能便于手術視野得到充分暴露,一般在手術前30 min置入胃管接負壓吸引器,置尿管接無菌引流袋持續開放。
2.1 病情觀察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低流量吸氧,測血壓每0.5 h一次,共四次,至平穩。保持呼吸道通暢,全麻未清醒患者,應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因人工氣腹及全麻患者術后會出現惡心嘔吐現象,防止窒息的發生。
2.2 不良反應護理 部分患者出現肩、背部酸痛或不適感,屬腹內殘留的二氧化碳在膈下積聚所致,一般可耐受。術后常規吸氧3~6h均可自行緩解,不需特殊處理,需向患者解釋清楚。
2.3 胃管和尿管的護理 LC術后返回病房后,觀察胃管、尿管的引流情況,正常狀態下,麻醉清醒后4~6 h拔除胃管,輸液完畢拔除尿管。
3.1 術后24~48 h內護理 重視患者對“腹痛”的主訴,對止痛作用不滿意者,不能輕易的斷定患者“對疼痛的忍受性差”,在給予患者充分精神安慰的同時,應詳細詢問疼痛的部位、性質,密切觀察腹部有無腹膜刺激體征,防止因盲目使用止痛劑而掩蓋病情變化,延誤治療時機。
3.2 術后24 h內護理 如患者主訴心慌,同時出現脈搏快、面色蒼白,即使無血壓下降,也應立即通知醫生,嚴密觀察監測血壓、脈搏、呼吸、神志變化,同時建立靜脈通道,吸氧,準備好止血藥物等,防止出血的各種準備工作。
3.3 術后飲食護理 拔除胃管恢復飲食后,注意患者有無惡心、上腹脹痛,若出現劇烈腹痛,立即通知醫生,同時讓患者停止飲食,排除消化道瘺的可能。
3.4 出院指導 囑患者1個月后復診,進易消化、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低脂肪、高維生素的飲食,指導患者如出現腹痛、反復發熱的情況,應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