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麗 劉向蕊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多系統多臟器的損害,好發于育齡期婦女。嚴重狼瘡活動和皮質醇使用可導致早產、胚胎或胎兒死亡。不良妊娠預后發生率高達76%[1]。本文總結分析了24例SLE患者的臨床資料,為探討妊娠合并SLE患者的妊娠時機及孕期病情處理提供參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妊娠合并SLE患者24例。年齡21~37歲,平均27.5歲;初產婦19例,經產婦5例。20例孕前已確診,病程最長8年,最短半年,4例為本次妊娠首次發現并確診。
1.2 SLE患者妊娠時機分組 24例患者均符合1997年美國風濕病協會修訂的SLE診斷標準[2]。妊娠時機分組:①選擇性妊娠16例(A組):妊娠前經系統治療,停用潑尼松或潑尼松5~15 mg維持半年以上,無SLE活動期表現。②非選擇性妊娠8例(B組):其中4例妊娠前1年內有SLE病情活動,自行停用細胞毒藥物超過6個月,糖皮質激素用量>15 mg/d,未經醫生同意自行受孕或意外受孕;4例為本次妊娠中首次發現SLE。凡出現皮疹、發熱、口腔潰瘍、關節酸痛、心腦腎損害及實驗室檢查尿蛋白增加、血液異常以及抗核抗體陽性、抗ds-DNA抗體滴度增高、補體 C3、C4水平下降、血沉加快等指標異常,需用藥物控制者為活動期。
1.3 妊娠期及分娩期處理 母體孕期監測:由產科和免疫科共同監測。孕期病情穩定者維持孕前用藥,出現狼瘡活動性表現時加用激素,根據病情及監測指標調整用量。分娩時加用甲基潑尼松龍40~60 mg/d,靜脈滴注3 d,分娩后第3天恢復至原劑量,分娩后視病情加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出現SLE嚴重并發癥者根據情況使用大劑量激素沖擊、丙種球蛋白及輸血制品治療。發生嚴重并發癥經治療無好轉,建議治療性引產(尤其是孕周<28周者)。
1.4 終止妊娠指征 對于病情嚴重危及母兒生命者提前終止妊娠:孕周<28周者引產,孕周28~32周者根據孕婦及家屬意愿決定引產或保留胎兒;孕周32~35周者對癥治療后及時終止妊娠;分娩后據病情系統治療SLE。對未出現并發癥的SLE患者終止妊娠時機及方式根據產科指征決定,足月妊娠不超過預產期。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的處理采用SPSS 14.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結果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妊娠期SLE病情變化比較 A組:孕期病情平穩12例,其中8例未用藥或維持孕前用藥;孕期出現狼瘡活動4例(1例未按時服用藥物),其中2例同時累及2個臟器(累及2個臟器病變及以上稱多臟器損害),患者在妊娠終止后經激素及免疫抑制藥治療病情均緩解。B組:8例均出現病情活動,其中2例同時累及3個臟器,4例同時累及2個臟器;孕期初次診斷SLE患者4例均發生嚴重并發癥。兩組病情活動并發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孕期發生多臟器損害較A組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妊娠結局比較 A組:12例病情穩定者妊娠至足月分娩。4例有SLE病情活動者中,1例病情得到控制,繼續妊娠至足月分娩(FGR);2例因病情活動提早終止妊娠(FGR1例),早產兒孕周分別為34+3周、36+2周,平均35+3周;1例孕31+周出現嚴重病情活動患者(孕期未按時服用藥物)建議終止妊娠,孕婦未遵醫囑,繼續妊娠至33+周發生胎死宮內引產;A組妊娠丟失率為6.2%(1/16)。B組:足月分娩2例(FGR1例);1例孕32周發生胎死宮內引產;1例孕33+周患者,因SLE活動建議終止妊娠,患者未遵醫囑繼續待產發生胎死宮內引產;自然流產1例;早產3例(FGR2例),早產兒孕周分別為33+2周、31+6周、35+4,平均33+4周。A 組早產兒孕齡較B組早產兒孕齡長;兩組因并發癥導致的治療性早產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B妊娠丟失率為37.5%(3/8),顯著高于A組6.2%(P<0.05)。
2.3 新生兒 兩組共20例,出生孕周為30+5~39+2周,平均37+5周,其中早產兒5例,足月兒15例,無新生兒死亡及畸形。新生兒出生平均體重A組和B組分別為(2835±396)g、(2271 ±459)g,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兩組胎兒生長受限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既往研究表明妊娠前SLE的穩定對妊娠有保護作用,活動期患者妊娠并發癥幾率、胎兒丟失率以及因并發癥引起的治療性早產幾率都增加。本研究結果表明SLE患者選擇病情控制平穩后妊娠,是孕期減少母嬰并發癥,改善妊娠結局的重要前提。因此,建議[3]SLE患者應在正規治療,病情緩解1年或1年以上,不用或僅用較小激素劑量維持病情穩定后妊娠。
SLE活動可導致不良妊娠結局。本研究中A組1例患者孕前處于SLE穩定期,孕期未按時使用羥氯喹及激素治療,出現嚴重SLE活動,發生胎死宮內。提示孕期停止或不規律藥物治療將導致SLE風險增加。因此建議SLE患者妊娠后,應在產科及風濕科醫師嚴密監測下,堅持使用潑尼松,以最低劑量可抑制狼瘡活動表現為宜,有病情活動時應增加劑量,避免不良妊娠結局。B組中1例患者孕期出現嚴重病情活動,未遵醫囑及時終止妊娠發生胎死宮內;1例孕期出現血沉增高,腎功能尿蛋白等各項指標尚正常,繼續待產過程中發生胎死宮內,2例妊娠丟失提示孕期應充分重視各項狼瘡活動指標,結合患者孕周,考慮新生兒存活率的前提下,只要出現嚴重病情活動,應及時終止,改善母嬰結局。
綜上所述,SLE患者病情控制平穩后妊娠,孕期由產科和風濕免疫科醫師共同嚴密監測,堅持治療,適時終止妊娠,是獲得良好妊娠結局的關鍵。
[1] Ruiz-Irastorza G,Khamashta MA.Managing lupus patients during pregnancy.Best Pract Res Clin Rheuma-tol,2009,23(4) :575-582.
[2] Farine D,Granovsky GS,Ryan G,et al.Umbilical artery blood flow velocity in p regnancies complicated by system in lupus erythematosus.Clin U ltrasound,1998,26:379.
[3] 王大鵬,梁梅英,張曉紅.妊娠合并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孕期并發癥及妊娠結局的臨床分析.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0,11(6):426-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