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偉 汪號廣 和桓德
隨著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來醫院求醫的腰椎滑脫癥患者越來越多,嚴重影響這些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大部分骨科專家認為對于這些腰椎滑脫癥癥狀明顯的患者,在經過規范的保守治療無效后,即應采取手術治療,手術治療腰椎滑脫癥的方法有許多種[1]。我們對36例腰椎滑脫癥患者采用腰椎后路RF椎弓根內固定,減壓復位、后外側植骨融合(PLF)治療,效果比較滿意,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醫院收治并且實施手術腰椎滑脫癥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齡42~76歲。L4椎體滑脫8例,L5椎體滑脫28例。Ⅰ度滑脫14例,Ⅱ度滑脫22例。其中合并椎管狹窄27例,腰椎間盤突出13例。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和腰部活動障礙,均經非手術治療6個月或者6個月以上無效。
1.2 方法 控制患者合并癥,糾正電解質紊亂,本組患者中合并高血壓5例、糖尿病3例,請內科會診協助治療后,控制血壓、血糖在正常范圍。化驗血、尿、便常規,出凝血時間,肝、腎功能,電解質,丙肝、梅毒,艾滋病抗體,血糖,心電圖,胸片等。術前行腰椎X線片、腰椎MRI平掃,患者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后采取俯臥位,作后正中縱向切口,完成術區暴露后,使用C型臂X線機定位,于病變間隙上下位椎弓根置入椎弓根螺釘(提拉釘及固定釘)。行椎管減壓或神經根松解時,均在椎弓根釘安裝完畢后進行,這樣可保持進釘點的原貌不因椎板的切除而被破壞[2]。根據患者疾病具體情況切除棘突及椎板或椎板開窗減壓,切除部分增生關節突及黃韌帶及瘢痕組織,擴大椎管及神經根管及側隱窩,行硬膜囊及神經根減壓。對合并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切開后縱韌帶、纖維環后摘除髓核組織。保留減壓取出的骨質,修整為直徑3 mm左右骨粒備用。術中注意保護神經根,嚴密止血。提拉椎體復位,復位后探查神經根有無緊張,如緊張則將復位適當退回至神經根松弛。折斷椎弓根螺釘尾部,固定。將橫突表面、上關節突外側部、關節突間部、骶骨面皮質骨鑿除,制成粗糙面,將取出的髂骨塊及減壓切下的骨塊,做成火柴桿狀及骨粒,盡量與植骨床表面緊密接觸。用0.9%Nacl溶液沖洗切口,并放置負壓引流管,然后逐層關閉切口。術后應用藥物治療,例如抗生素,激素,脫水劑以及營養神經的藥物。負壓引流管在血性引流液量<30 ml的情況下,可于48~72 h后拔除(24 h)。指導患者術后進行功能鍛煉,運動量應由小到大逐漸增加,在術后4~6個月時復查X線片,根據患者檢查情況,逐步恢復到正常活動量。
1.3 臨床療效評定方法 術后觀察患者疼痛,行走能力,日常活動及有無異常體征等情況。療效評定標準[3]具體如下。優:腰腿痛癥狀完全消失,恢復正常生活和勞動;良:腰腿痛及功能部分恢復,但較術前明顯改善,并且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可:仍有腰腿痛,但較術前減輕,生活及工作稍受影響;差:腰腿痛癥狀無改善或加重,不能從事正常工作和生活。
本組36例患者中治療效果優25例,占69.44%;良7例,占19.44%;可4例,占11.11%。優良率達88.89%。術后跟蹤隨訪3~48個月,半年后拍片顯示植骨愈合良好,患者滿意。
腰椎滑脫癥是常見的脊柱疾病之一,腰椎的內外平衡失調是腰椎滑脫癥的發病基礎,其的主要病理改變是一個椎體在另一個椎體上向前或向后移位,由復合病因引起,目前大多數骨科學者認為,除了那些沒有臨床癥狀的高齡患者可以不手術外,其他患者均需采用手術來復位滑脫椎體,同時內固定和植骨融合,以便于恢復患者脊椎正常的生理解剖結構,以及脊椎的穩定性功能。腰椎滑脫癥手術方法較多,存在分歧大,但徹底的減壓、良好復位、堅強內固定和充分可靠的植骨融合觀點,己達成共識[4]。本組36例腰椎滑脫癥患者,在手術時對有神經受壓或受牽拉的部位進行充分減壓,對滑脫椎體復位,以恢復其正常的解剖結構,又行植骨融合,消除直立位滑脫傾向,恢復其穩定性,植骨才是保持脊柱長期穩定的根本,全部患者術后獲隨訪復查X線,植骨部位均骨性融合良好。固定復位、椎(根)管減壓、植骨融合相結合的手術方式與達到預期的臨床效果是相輔相成的。
目前手術治療腰椎滑脫癥很常見,探索經濟安全、療效確切的治療方法十分必要,具體的手術治療方案的選擇需要與相關影像學檢查結合,針對患者疾病具體情況,由主治大夫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來決定。由于患者病情的多樣化,加上病變和影像學結果之間又缺乏相互關聯,以及各方面統計分析方法的不同,使得臨床上的手術治療意見存在分岐,我們在工作中能否選擇經濟有效的手術治療方法,而不一味追求醫學新技術、新材料,仍然是值得商榷與探討的問題。總之,我們采用的手術方法是經后路RF椎弓根釘內固定、椎(根)管減壓復位、后外側植骨融合(PLF)治療腰椎滑脫癥,使滑脫椎體復位,加后外側植骨融合術又使椎體在復位的基礎上得以融合,使復位的椎體得以永久性固定,符合對腰椎滑脫病理解剖基礎的治療,使手術中對椎管和神經根管的充分減壓有了臨床依據,既經濟實用,又便于在臨床推廣應用。隨著當今醫學認識的深入和脊柱生物力學研究的進展,手術治療腰椎滑脫癥的方法還有待繼續探討。
[1] 何小勇,凌義龍,許楊,等.三種手術方式治療腰椎滑脫癥療效比較.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1(5):320-321.
[2] 宋恒平,王平均,倪鳳民,等.椎弓根釘道入路的操作體會.頸腰痛雜志,2005,26(5):359-360.
[3] 楊雙石,劉景發,吳增暉.腰椎滑脫癥不同術式治療的療效分析.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0,7(4):404-405.
[4] 葉啟彬,邱貴興,主編.脊柱外科新手術.笫2版.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4:33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