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紅安
口腔疾病嚴重困擾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十分有必要采用口腔修復的方法進行治療。為了分析總結老年口腔患者口腔修復特點,提升基層醫院口腔修復水平,現對我院94例老年口腔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并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間我院收治的94例要求行活動義齒口腔修復的老年患者。其中男56例,女38例。年齡54~86歲,平均67.3歲。
1.2 治療方法 ①在接診時要對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進行分析,在制定修復方案時需要詢問患者有無內科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②對患者進行詳細的口腔檢查,包括全口以及局部牙齒。對于與顳下頜關節有關的患者在治療前后還應該進行關節側位的X線拍片檢查。③詳細記錄檢查后的口腔情況以及患者的個體情況,特別要記錄既往病史。④治療時將患者已經松動與無用的牙齒拔除并對齲齒、牙髓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先行治療。⑤視患者需求對給予補牙或者洗牙。并且要求患者定期復查。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采集的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比較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修復情況 94例患者中,76例患者的治療內容是活動義齒修復,占80.85%;18例患者的治療內容是固定義齒修復,占19.15%。活動義齒在76例老年患者中修復缺牙607顆,平均每位患者8.0顆缺牙。
2.2 義齒修復情況 76例活動義齒修復患者中,全口義齒的患者38例,上半口義齒12例,下半口義齒16例,贗復體10例。20例固定義齒總計修復38個牙單位。經分析比較,活動義齒修復的患者數明顯多于固定義齒修復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食物嵌塞情況 22例患者有食物嵌塞或者是缺牙伴食物嵌塞,占23.40%。其中男18例,占81.82%,女4例,占18.18%。食物嵌塞者中,男性患者明顯多于女性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咬合接觸關系 在76例活動義齒修復者中,有21例無咬合關系,占27.63%;在義齒的修復中咬和抬高的有20例,占21.28%;上下牙間有咬合關系的也按原咬合關系修復的患者計有52例,占51.09%。在修復時按原咬合關系進行修復的患者明顯多于其他修復方式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老年患者的活動義齒修復方法多種多樣,主要包括了有可摘式局部義齒,半口以及全口義齒,防嵌器以及夾板,還有顳下頜關節病的矯正治療和贗復體[1]。可摘式局部義齒缺陷明顯,不僅機械性能較差,患者的舒適感較差,同時也不利于口腔衛生。但是其價格低廉且易于修改,可以為患者將來使用全口義齒提供基礎[2]。固定義齒的優點是體積小且無異物感,患者無需取戴,對于發音無阻礙。但是缺陷也明顯,主要是適用范圍小,只是適用于那些缺牙較少且間隙小,余牙健康的患者。咬合的重建以及頜曲線不良的矯正和防治食物嵌塞、顳下頜關節病這是老年口腔修復的重要特點。我們在臨床中需要從患者口腔的實際出發來采取不同的治療手段。糾正咬合以及食物嵌塞可以通過填塞患者口腔空隙來實現。但是對于那種缺損嚴重的患者就有必須要使用防嵌塞工具。修復前的咬合可以進行調整磨合。對活動義齒開展口腔修復以及消除咬合創傷,恢復患者的頜曲線[3]。老年患者因其生理機能減弱,在其心理以及生理上需要做特殊考慮。所以臨床中不僅需要自己的醫學技能恢復患者的生理功能,還需要在治療中掌握老年人的心態。通過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用精湛的專業技能與豐富的醫學理論知識來為老年口腔患者提供服務。
[1]劉洪臣.老年口腔醫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64-67.
[2]蘇風麗,婁清玲.常見老年口腔修復問題的臨床分析.當代醫學,2007,6(9):112.
[3]趙鵬.602例老年患者口腔修復特點的探討與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10,5(2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