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輝
在臨床上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的患者,要想使其生理功能得到改善、延長患者的壽命,在沒有禁忌證的情況下,均適合用維持性血液透析療法進行治療。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如何,除患者本身疾病嚴重程度以外,家庭、社會、周圍環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于這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患者容易產生各種不良心理,這樣不但影響了治療,還可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從而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生活質量是由軀體功能、心理狀態和社會功能組成[1],由此可見,我們通過努力,從治療、心理護理、社會因素入手,能夠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1.1 一般資料 我們隨機抽取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齡20~78歲,平均年齡59歲,21例由于心力衰竭、心率失常、高血壓等疾病住院治療,另59例在門診進行治療。這些患者均智力正常,意識清楚,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能理解健康宣教的內容。
1.2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頸內靜脈置管或自體靜脈內瘺進行血液透析,血流量在150~220 ml/min,每次透析4~5 h,每周2~3次。在透析治療過程中,我們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背景、不同職業、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選擇性的給予心理護理,使患者了解自己病情的嚴重程度和進行治療的必要性,增加治療的信心,解除抑郁、焦慮、敵對、強迫、人際關系敏感等不良心理因素,結果是所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情緒穩定,態度樂觀,主動的配合治療,從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2.1 影響患者心情的心理因素 當患者得知血液透析是延長和維持生命的最后治療方法,而血液透析也只能代替腎臟的一部分生理代謝功能而不能代替腎臟的全部功能的時候,會產生絕望、悲觀、憂郁、怨恨、敵對等心理,接受治療時生活飲食受限,不能參加社會外交,患者感到孤獨,而煩躁不安,心理壓抑,喪失進一步治療的信心,性格內向的患者尤其表現明顯,此時我們應及時的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疏導,交談時態度要和藹,語言要親切,要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與之建立平等的,信任的關系,讓患者覺得醫護人員是自己可以依托的朋友,有什么不愉快和想法可以和我們溝通。同時我們要抓住時機和患者的家屬進行溝通,因為他們對患者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他們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飲食情況以及病情的微小變化更加了解,對患者的影響更直接[2],我們把患者心理的想法告訴親人和朋友,大家一起做工作,多給患者一些支持,齊心協力的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讓患者覺得自己有人重視,被人關心著,從而踏踏實實的接受治療。
2.2 透析前的宣教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護理人員不但要掌握疾病的護理,還要掌握更多的醫學基礎知識,以便更好的和患者進行溝通。透析前護理人員應給患者講解透析的原理、作用、方法及我院新技術進展情況,讓其明白我們為什么要做透析,透析的結果會怎么樣,只要做到充分的透析,就能達到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的目的,同時鼓勵患者可適當的參加一些社會活動,保持良好的心情,才能有機會回歸社會。還要告訴患者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讓患者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更好的配合治療及用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問題。還要告訴患者和家屬“內瘺”的原理和作用,如何保護好“內瘺”,如果出現問題應馬上和我們聯系,以便妥善處理。
2.3 透析過程中的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不但要有高超的操作技能,對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并發癥應做到心中有數,在透析時應詳細向患者進行講解,對于患者出現的不適感,病情加重等并發癥,可能是由于透析頻率減少所致,也可能是飲食控制的不好引起的,經過增加透析頻率,控制飲食就會好轉,使患者樹立起治療的信心,正確對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積極配合治療。由于部分自律能力較差,不能很好控制水分和鈉鹽攝入的患者,向其講解其中的厲害關系,應告知嚴格限鹽、限水,飲食治療方法安全、經濟、方便[3],如果控制得不好,會增加并發癥,導致增加經濟負擔。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要站在患者的立場勸導患者,不能用責怪的語氣,增加患者的精神壓力,讓患者慢慢懂得其中的道理,主動的改掉那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還要給患者創造一些和病友進行交流的機會,傾聽治療效果好的患者的現身說法,促使其樹立堅持治療的決心。
目前臨床上所有的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的患者都依靠透析療法維持生命,其中80%以上是接受血液透析,延長透析患者的生命,充分透析,減少并發癥,不僅是醫護人員努力的目標,也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聲。接受治療的患者大多為門診患者,怎樣才能把健康知識帶給患者,使每個患者都能解除思想負擔,主動的改掉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存治量,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質量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鼓勵患者回歸社會,多參加適當的社交活動,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理,更是我們廣大醫務工作者努力的目標。
[1]羅健,孫燕.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研究.中國腫瘤,2001,10(2):76.
[2]孟繼芬,孔艷平.腎炎的中醫辨證施護.吉林中醫藥,2006,26(11):39.
[3]孟娟,孫倩美.血液透析患者并發肺動脈高壓的臨床分析.中華腎臟病雜志,2009,25(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