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亞 楊國玲
睡眠是人體正常的生理需要。好的睡眠,既可消除疲勞,也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機體抗病能力。老年人睡眠質量下降是一種常見的現象[1]。有研究表明急性心梗患者睡眠障礙發生率明顯高于正常人群。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明確診斷的老年急性心梗患者56例,年齡>76歲,共發問卷56份,回收問卷56份,回收率100%,為有效問答。入選中男46例,女10例,平均年齡78.6歲。
1.2 研究方法 利用匹茲堡睡眠指數(Pittsburgh Sleep.Quality Index,PSQI)評價睡眠質量[1],以 PSQI>7 分作為成人睡眠質量不高的參考值,區分睡眠不良和睡眠良好的患者。PSQI由19個項目構成,可分為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應用及日間功能7個成分。每個成分按0~3記分,累計各成分得分即為PSQI總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使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患者的年齡性別職業及各項影響因素。包括1)影響睡眠的生理因素(夜尿幾次,有無前列腺疾病,睡眠總體時間);2)影響睡眠的心理因素(對疾病是否憂慮、恐懼、家庭經濟收入,重大事件對患者的影響);3)影響睡眠的環境因素(病室的燈光、溫度、濕度、相鄰患者對自己的影響,室內氣味,以及工作人員活動的影響)4)身體狀態的影響(疼痛部位,持續時間、用藥后是否緩解)。問卷由責任護士負責。出院前3 d內調查完成,問卷協同健康宣教同時進行[3]。當場發放,當場回收。
影響住院老年急性心梗患睡眠者質量的主要原因包括:1)疼痛心前區疼痛和不適47例,占83.3%。2)心理因素:恐懼焦慮者36例,占64.2%。3)生活習慣改變18例,占32.1%.。4)環境因素:;由于急性心梗患者多入住ccu病房相對比較安靜,家屬和工作人員走動影響患者較小僅有2例,占6%。但對監護儀使用有一定恐懼心里。5)生理因素:老年患者有前列腺疾病人數較多,使用利尿劑后排尿次數改變和排尿時間延長影響患者睡眠者有22例,占39.1%。夜間心律失常12例,占21.4%。
本次調查發現80.5%的住院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存在睡眠不良。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1)入睡困難,疼痛、身體不適很難入睡;2)夜間覺醒(多于4次,惡夢驚醒,主要與恐懼焦慮有關);3)患者感到全身疲倦無力,與合成代謝減少有關。其中疼痛、恐懼焦慮和老年生理因素是引起睡眠障礙的主要因素。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心慌、頭暈等不適也對睡眠造成一定影響。本次入選病例均為老年患者,對生活的留戀和渴望直接影響了患者的心理活動。急性心梗是一種疼痛劇烈和死亡率極高的疾病。壓榨性胸骨后疼痛使人產生瀕死的感覺,即使癥狀緩解患者也不敢入睡,擔心睡后不會醒來。所以臨床上要在患者疼痛的初期使用強止痛藥,以便減少疼痛對患者的心理影響。還有此調查組年齡偏高,男性多余女性,老年前列腺增生者較多。糾正心衰過程中,利尿劑的應用使患者排尿次數增多,直接影響患者的睡眠。可考慮給患者留置尿管集尿即減少排尿對心臟負荷的影響,又能保障患者的睡眠質量。
影響老年急性心梗患者睡眠質量的原因復雜多樣。疼痛、恐懼、焦慮等心理因素以及排尿是影響患者睡眠的主要障礙。護理過程中要首先解決急性心梗患者的疼痛問題,本著有效、足量、及時的原則使用止痛劑。還要注意與患者溝通的手段,特別是健康宣教要注重科學性[4],護理指導要有高度的準確性,讓患者盡快了解住院環境,熟悉自己的主治醫生、責任護士以及病情,用藥作用、副作用,特別是讓患者知道現在急性心梗的治療手段非常多,而且效果也非常好,搶救成功率很高,消除患者的焦慮和恐懼心理。要注意利尿劑治療對老年前列腺疾病的影響以及間接地對患者睡眠造成的影響。在無特殊情況下利尿劑使用時間要放在早上,一般情況下可考慮給患者留置尿管集尿即減少排尿對心臟負荷的影響,又能保障患者的睡眠質量。在患者住院期間通過正常的護理干預手段[2],包括創造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護士避免在患者有限的睡眠時間內實施影響睡眠的治療和護理。有效的健康宣教,與醫生合作及時與患者溝通調整治療方案,均可避免影響睡眠的不良因素[3]。不僅能提高急性心梗患者的睡眠質量也能在急性心梗的治療和康復中起到積極作用。
[1]徐愛月.護理干預對老年內科住院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現代護理,2007,11(22):3223-3224.
[2]王愛瑛.高血壓病人睡眠障礙的護理干預.現代護理,2007,4(19):82-83.
[3]朱璇,韓粉仙.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中國健康教育,2006,22(9):672-674.
[4]于衛華,李志菊.影響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多因素分析.實用護理雜志,2000,16(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