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云 石玉雙 王希波 于淑敏
咯血是肺結核患者中常見的急癥,據統計約有半數肺結核病患者曾有咯血史。咯血常能引起窒息,是肺結核患者咯血死亡的主要原因。對肺結核大咯血患者實施及時搶救,并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減少窒息的發生率,從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筆者通過隨機抽樣36例進行護理干預的肺結核大咯血病例,經過分析,現將總結匯報如下。
隨機抽樣36例肺結核大咯血病例(每次咯血量達300 ml以上為大咯血),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齡23~76歲;累計咯血87次,23:00~02:00 咯血 37 次,清晨 05:00 ~08:00咯血29次,其他時間共咯血21次;并發窒息2例,經搶救后死亡1例;35例康復出院。
2.1 肺部疾病患者肺活量減少,靜脈壓增高,因此容易發生大咯血。
2.2 因患者精神緊張,休息不充分,使剛愈合或還未愈合的血管痙攣而致再破裂出血;有的患者因精神緊張而在熟睡中被噩夢驚醒,是心跳加快,肺循環增加,導致肺靜脈壓再次增高而咯血,此時往往咯血量較多。
2.3 個別患者呼吸道感染嚴重,因咳嗽劇烈,肺內壓增高,血管破裂而咯血。
3.1 做好心理護理 大咯血,極易造成患者心理的緊張、恐懼。醫務人員須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解釋咯血與病變的關系,情緒緊張的危害性及休息與止血關系,使其消除恐懼、緊張心理。
3.2 備好急救器材和止血藥品 一切搶救藥品器械做到“五定”,隨時處于功能狀態,絕不能因忙亂耽誤搶救工作,積極爭取最佳時機,提高大咯血的搶救成功率[1]。
3.3 嚴密觀察病情 加強巡視,了解患者的病情,詢問有何不適,仔細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一旦發現先兆癥狀,立即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頭偏向一側,并立即通知醫生。必要時可適當加大腦垂體后葉素劑量(在無禁忌證的情況下)。咳嗽劇烈,呼吸急促時可略抬高床頭,輕拍背,適當給鎮靜劑及氧氣吸入,預防咯血發生。
3.4 大咯血的護理 患者需絕對臥床休息,患側臥位,頭偏向一側;并安慰患者,囑其有痰有血時應咯出;并立即通知醫生;迅速建立靜脈通路,遵醫囑應用止血藥物;給予氧氣吸入等護理措施。如患者有瀕死感、極度呼吸困難、張口瞪目、雙手亂抓、大汗淋漓等癥狀時則發生窒息,應立即采取體位引流術,一人將患者腰部與雙腿抬高,與床呈45°,身體倒置,另一人輕托患者的頭向后仰,同時輕拍背部幫助患者將血塊或壞死組織排出體外及加大氧流量4~6 L/min。必要時使用吸痰器等及時解除呼吸道梗阻。遵醫囑應用止血藥和呼吸興奮劑等。咯血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咯血的量、顏色和性狀等,并做好護理錄。因為窒息造成較長時間的缺血、缺氧,容易出現腦水腫,心力衰竭等,所以窒息解除之后應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發現癥狀及早處理。
3.5 做好基礎護理 幫助患者洗臉、刷牙、翻身;指導患者動作要輕,避免用力排便,養成床上排便的習慣,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用通便劑;大咯血發做時應禁食,待血止后給予溫涼、清淡、易消化流質飲食,忌食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做到喂水喂飯等。
4.1 肺結核大咯血24 h都可發生,但午夜和天亮前后發生較多,夜班值班人員少,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出現大咯血會造成驚慌失措,影響搶救成功率。值班人員須加強責任心,加強巡視,尤其是咯血高發時間,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備好急救藥品及器材,特別注意傾聽患者的訴說及情緒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給予采取相應、有效的處理。
4.2 李四清[2]等認為,對肺結核合并咯血患者實施護理干預,使患者掌握一定的疾病知識,更正不良行為,從心理上對自身疾病有一定認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從而積極主動配合完成治療護理計劃,提高治愈率,降低復發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筆者通過對36例肺結核合并咯血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分析,結果36例病例累計咯血87次;并發窒息2例,經搶救后死亡1例;35例康復出院。因此對肺結核大咯血患者實施護理干預,使97.2%的患者得到了康復,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1] 趙鳳敏.肺結核咯血的護理體會.中國醫藥指南,2008,6(15):333.
[2] 李四清,等.護理干預對肺結核并咯血療效的影響.中國民康醫學,2010,22(8):998,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