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樹珍 趙 華 徐香玲
濟南市中心醫院婦產科,山東濟南 250013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發生或首次發現的糖代謝異常,發病率為1%~5%[1]。GDM屬于高危妊娠疾病,容易并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羊水過多、巨大胎兒、胎兒窘迫及死胎等,對母嬰的危害較大。因此,加強對妊娠糖尿病圍生期的護理工作至關重要,筆者對117例GDM患者進行了全面的圍生期護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臨床資料與護理方法報道如下:
選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本科室分娩的117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孕前均無糖尿病的癥狀。其中,初產婦為89例,經產婦為28例,年齡24~43周歲,平均31.5周歲;分娩方式:順產為39例,剖宮產為78例;分娩孕周小于37周為23例,37~40周為94例;合并輕度子癇前期為45例,重度子癇前期為23例,泌尿系統感染為5例,剖宮產后切口感染為2例,產后會陰切口愈合不良為1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癥為24例,巨大兒為47例,胎兒宮內窘迫為12例。
妊娠期孕婦空腹檢測血糖,如果兩次或兩次以上的血糖值≥5.8 mmol/L,即可診斷為GDM[2];對于空腹正常者,還要進行50 g葡萄糖負荷篩查方法。由于妊娠導致的糖代謝異常主要發生在妊娠中期和晚期,因此對孕周為24~28周的孕婦進行葡萄糖篩查的試驗,即孕婦一次口服葡萄糖溶液(將50 g葡萄糖溶于200 mL水中),1 h后取靜脈血檢測血糖值。如果測得的血糖≥7.8 mmol/L,此結果表明糖篩查異常,還要進行75 g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即空腹服75 g葡萄糖。OGTT的標準:空腹、服糖后1、2、3 h的血糖對應值分別為 5.6、10.6、9.2、8.1 mmol/L,如果檢測的結果中有兩項或兩項以上大于對應的標準值,即可診斷該孕婦為GDM患者。
1.3.1 產前護理
1.3.1 .1 心理護理 當孕婦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患者后常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擔心、緊張和焦慮,因而對家屬和患者進行衛生宣教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其進行妊娠糖尿病的普及教育,即使她們對妊娠糖尿病有了正確的認識,提高了家屬與患者對此病的重視,又使其具備控制血糖預防母嬰并發癥的醫學常識。還要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認知能力和性格特點,選擇最恰當的溝通方式與之溝通,做好孕婦及家人的思想工作,給予她們精神支持,使患者積極配合檢查和治療,順利渡過妊娠期。
1.3.1 .2 飲食護理 治療妊娠糖尿病首先應從控制飲食開始,合理的飲食既能夠保證妊娠孕婦的營養和熱量供應,又不會造成血糖過低或過高,目的在于維持孕婦體重的理想的血糖標準,保證孕婦和胎兒足夠的營養,防止和減少胎兒畸形。合理飲食應按每日熱卡的需要量進行攝入:孕早期105~126 kJ/kg,孕中、晚期126 kJ/kg,其中蛋白質占25%,脂肪占20%,碳水化合物占50%~55%,孕婦還要做到少食多餐[3]。控制淀粉類食物的攝取,在日常飲食中應該多攝入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食物,還要保證蔬菜的攝入量,孕期可選擇食用新鮮的低糖水果(如西紅柿、黃瓜、獼猴桃、草莓、櫻桃等),同時要注意鈣、鐵及維生素的補充,孕婦體重每月增長不超過1.5 kg為宜[4],孕婦整個孕期的體重增加應控制在10~12 kg。
1.3.1.3適當運動 除了有其他妊娠合并癥并且需要臥床保胎的孕婦患者不宜運動外,通常情況下,孕婦應該堅持每天1 h左右的室外輕度運動,如太極拳、中速步行等,還可以適當地做家務,另外還要保證每一項運動都不應該使孕婦產生疲勞感。輕度的運動能夠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進而控制血糖,同時增強了孕婦的體質,有利于妊娠期孕婦的體重控制[5]。
1.3.1 .4 藥物治療 對于那些飲食和運動療法來控制血糖效果不明顯的孕婦,可以采用胰島素來降低患者的血糖。首先要監測孕婦空腹、餐前、餐后、睡前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為胰島素的合理用量提供準確的臨床依據。在使用胰島素時,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胰島素的用量與劑型,確保嚴格的無菌化操作,對醫師制定的每一項治療方案要準確、及時地執行。對于用藥的孕婦要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有無乏力、饑餓、心悸、頭昏等低血糖的癥狀,如果有異常的體征反應,要及時報告醫師并給予處理[6]。在117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采用了胰島素治療,效果較好,沒有異常的情況出現。
1.3.1 .5 孕期胎兒檢測的護理 做好孕婦的產前檢查工作,在孕前28周,應該每2周檢查一次;在孕28~36周,每周要檢查一次。如果檢查的結果出現了特殊情況,應該增加患者的檢查次數,必要時應該住院檢查與治療。除了檢測孕婦的血糖之外,還要對患者的血壓、血脂、肝腎功能、尿常規、尿蛋白定量及眼底等各項指標進行檢查,注意是否因妊娠糖尿病而并發的其他的合并癥。密切觀察胎兒的胎心音情況,護理人員還要教會孕婦胎動計數法,懷孕4個月始可以自測胎動的次數,如果胎動數連續數日均少于10次/12 h或胎動數少于原胎動數一半以上而不能恢復的患者,表示宮內缺氧需及時處理。同時進行NST和B超檢查,全面了解胎兒宮內儲備功能以及胎兒、羊水與胎盤的成熟度;為了進一步了解胎盤功能的情況,還要對孕婦血液中胎盤催乳素與尿中的雌三醇分別進行測定。當孕周為35周時,孕婦應該住院監護,根據孕婦與胎兒的具體情況,做好生產準備。
1.3.2 分娩期護理
通過對孕婦的血糖控制情況、有無其他并發癥、自身情況以及胎兒的大小、成熟度等因素做出綜合監測、評價,最后選擇合適的妊娠終止時期與分娩方式。除了有其他合并癥的患者之外,盡量延長孕周至38周,如果無其他異常情況出現,可待自然分娩;如果有剖宮產指征時,應該及時行剖宮產終止妊娠。醫護人員要事先向產婦普及分娩的醫學常識,讓產婦了解分娩的全部過程。做好與產婦的溝通,鼓勵她們宮縮間歇、注意休息、放松,以保存體力。產婦應該少食多餐,控制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既要避免產后高血糖的發生,還要保證充足的營養供應,使產婦順利分娩。由于產婦分娩時子宮收縮消耗大量糖原,再加上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體內的糖代謝發生紊亂,因而很容易發生低血糖或酮癥酸中毒。不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對于產婦來說都是身體的巨大負擔,為了減少酮癥酸中毒的發生,在臨產前將胰島素改為靜脈滴注;分娩后則改為皮下注射,藥量為妊娠晚期用藥的25%,之后藥量逐日增加,1周后恢復到原來的用藥量。醫護人員要在整個產程中持續監測胎心變化、宮縮強度、宮口擴張情況以及產婦的生命體征,產程時間要盡量縮短,事先做好產婦與新生兒的搶救準備,確保產婦的生命安全和新生兒的順利生產。本文的11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有39例產婦無其他并發癥發生,有9例新生兒出現輕度窒息的情況,經醫護人員及時搶救,均脫離生命危險。
1.3.3 產后新生兒護理
糖尿病產婦的新生兒抵抗力較弱,醫護人員對其均應嚴格無菌化操作,按照早產兒的護理要求進行。注意產房的溫度,室溫保持在25℃左右,如果室溫過低,就會增加新生兒自身的耗氧量,根據新生兒的具體情況,有必要時應讓其間歇吸氧。產后母體的血糖供應中斷,再加上新生兒自身分泌的胰島素作用,因此極易發生低血糖的癥狀。為了避免低血糖的發生,出生后半小時開始應定時服用25%葡萄糖溶液10~30 mL,每次間隔4 h,必要時緩慢滴注10%的葡糖糖30~40 mL。根據新生兒的吸吮能力,選擇合適的喂養方式,一般可采用直接母乳喂養,對于吸吮能力和吞咽能力較差的,可用橡皮吸管授乳,加強喂養指導[7]。還要密切觀察新生兒的各項生命體征,及時發現并處理好嬰兒的低血鈣、紅細胞增多癥、肺透明膜病、高膽紅素血癥及其他的并發癥。保持新生兒皮膚清潔,預防皮膚與臍部的感染。保持母嬰的病房內空氣新鮮,防止呼吸道感染。
1.3.4 產褥期護理
由于胎盤娩出,胎盤分泌的抗胰島素的激素(如孕激素、雌性激素、胎盤生乳素等)隨之下降,很容易導致產婦產后失血、體液丟失,以及低血糖的情況發生。產后每4小時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有無面色蒼白、心跳過速、盜汗等低血糖表現,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叮囑患者合理飲食、放松心情、注意休息。在生產之后,患者的免疫力普遍較差,要全面預防相關的婦科炎癥的發生,加強衛生宣教,鼓勵產婦做好個人衛生,勤換內褲,避免交叉感染[8]。一般情況下,鼓勵母乳喂養,注意乳房的護理。做好出院指導,囑患者定期到婦產科和內科復查,及早發現異常,減少對機體的損害。
在本科就診的117例患者中,有25例(21.37%)采用了胰島素治療,效果較好,沒有異常的情況出現;有9例(7.69%)新生兒輕度窒息,搶救成功;最終,母嬰健康出院。
117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有39例(33.33%)產婦無其他并發癥發生,經醫護人員及時搶救,均脫離生命危險。
妊娠合并糖尿病對母體與胎兒都產生很大程度的危害,患者的小血管內皮細胞往往較厚,容易導致高血壓合并癥;由于母體體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較高,從而刺激羊膜的分泌,使得羊水分泌過多;尿液中含糖,給病菌的繁殖提供了條件,容易出現泌尿系統感染;孕婦自身對于葡糖糖的利用不充分,使得生產過程中能量供應不足,導致子宮收縮乏力及產程延長。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胎兒也處于高血糖狀態,從而刺激了胰腺B細胞分泌過量的胰島素,導致巨大兒、畸形兒與新生兒呼吸困難綜合征的發生率明顯增高。糖尿病孕婦如果患有腎臟或血管病變,往往引起胎盤的供血量不足,致使胎兒發育遲緩或死胎。
臨床護理表明,根據不同病情的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恰當的治療與護理方法尤為重要。精確的葡萄糖篩查、全面的母嬰護理、最佳的分娩時期與分娩方式的選擇以及新生兒與產褥期的精心護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降低母嬰并發癥的發生率,減少妊娠合并糖尿病對母嬰的危害。
[1]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50.
[2]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509-521.
[3]趙慶偉,國春玲,高巖,等.個體化的飲食干預與運動指導對妊娠糖尿病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09,6(19):60-61.
[4]江綺懷,蘇岑,朱春迎.妊娠糖尿病患者整體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9):194-196.
[5] 付根學.妊娠糖尿病診治進展[J].河北醫學,2011,33(10):1559-1560.
[6]馬曉娥,李博禹,張麗紅.糖尿病藥物治療綜述[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14):13.
[7]丁國紅.孕期營養指導在圍產期孕婦保健工作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1):1610-1611.
[8] 趙蘭英.論產褥期的護理和保健[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