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娟
(重慶市中醫院,重慶 400021)
痔瘡是一種常見病,老年人更為多見。老年痔瘡患者隨著人體組織結構進一步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障礙,癥狀常反復發作。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心理,直接影響手術治療的效果。因此老年痔瘡的護理應做好以下幾個環節。
1.1 術前做好心理護理 老年期是身體及心理極易出現問題的時期,應充分了解老年患者的特點,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并針對老年患者的身體情況和精神狀態,耐心細致地講解手術情況,說明手術出血少,痛苦小,最好找曾手術治愈的患者現身說法,打消其思想顧慮。在生活上也要多關心患者,使其能愉快接受手術治療,并取得良好的合作。
1.2 注意患者合并癥 老年痔瘡患者常有其他合并癥,如高血壓、糖尿病、氣管炎、慢性咳嗽等等,這些都是影響手術后肛門傷口愈合的因素,嚴重者甚至可造成肛門水腫、感染、傷口疼痛、傷口愈合慢,故要鼓勵患者堅持治療慢性病,控制慢性病的發作。
1.3 腸道準備 為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和肛門的消毒,術前一晚和手術日晨根據患者身體情況清潔腸道。
老年痔瘡患者術后易出現頭暈、心悸、乏力、精神萎靡,嚴重者面色蒼白、虛汗淋漓,脈搏細數等癥狀,應根據術中出血情況及患者緊張程度,立即讓其平臥,同時報告醫生進行相應處理,密切觀察傷口滲血情況及疼痛程度,及時對癥治療。
觀察患者小便情況。若患者術后腹脹,小便困難,可先用熱敷小腹及聽流水聲誘導排尿,如效果不佳,可針刺足三里、三陰交、關元、氣海等穴位,留針15 min,一般均可排尿;如系敷料包扎過緊引起的小便困難,可在術后4~8 h適當松解膠布,以利小便;如以上方法無效,可行導尿術,但須注意無菌操作。
老年患者身體較弱,臥床休息后,活動量減少易造成腸蠕動減弱,形成便秘。針對這一情況,護士應囑患者適當下床活動,飲食以易消化、營養豐富為宜,多進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忌食一切辛辣刺激性食品,以免加重便秘。每晨可飲淡鹽水1杯,適當服用泄熱藥,以助通便。較頑固的便秘患者可服用聚乙二醇4000散等通便藥。
老年痔瘡患者傷口愈合較慢,在內痔脫落階段,矚患者保持大便通暢。便時勿久蹲努掙,以免引起肛門出血。如發現大便帶血,可給予清熱止血藥,如獨一味膠囊等。每日便后坐浴5~10 min后換藥。肛門邊緣水腫者可行TDP照射,每日2次,幫助水腫吸收。
老年患者隨著視覺、聽力的減退,操作能力和反應速度降低,護理人員要重視老年患者這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會問題的特點,對可能發生的老年護理風險做出正確的評估,注意觀察患者的生活起居,多作耐心細致的解釋和疏導工作,防止老年患者墜床、跌倒、壓瘡等不良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