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鳳偉
吉林省通榆縣雙崗鎮衛生院,吉林 通榆 137203
淺談冠心病的預防與治療措施
程鳳偉
吉林省通榆縣雙崗鎮衛生院,吉林 通榆 137203
冠心病;預防;治療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一種最常見的心臟病,是指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機能障礙和 (或)器質性病變,故又稱缺血性心肌病。是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預防和治療冠心病,降低發病率及病死率是世界醫學關注的課題。我國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生命與健康。
根據其臨床癥狀,冠心病可分為5型:
1.1 心絞痛型 表現為胸骨后的壓榨感,悶脹感,伴隨明顯的焦慮,持續3~5分鐘,常發散到左側臂部,肩部,下頜,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時可累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這些部位而不影響胸骨后區。用力,情緒激動,受寒,飽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況下發作的稱為勞力性心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緩解。有時候心絞痛不典型,可表現為氣緊,暈厥,虛弱,噯氣,尤其在老年人。根據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分為穩定型和不穩定型心絞痛。穩定型心絞痛指的是發作一月以上的勞力性心絞痛,其發作部位,頻率,嚴重程度,持續時間,誘使發作的勞力大小,能緩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基本穩定。不穩定型心絞痛指的是原來的穩定型心絞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嚴重程度增加,或者新發作的勞力性心絞痛 (發生1個月以內),或靜息時發作的心絞痛。不穩定性心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所以一旦發現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1.2 心肌梗塞型 梗塞發生前一周左右常有前驅癥狀,如靜息和輕微體力活動時發作的心絞痛,伴有明顯的不適和疲憊。梗塞時表現為持續性劇烈壓迫感,悶塞感,甚至刀割樣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個前胸,以左側為重。部分病人可沿左臂尺側向下放射,引起左側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頸部,下頜,以左側為主。疼痛部位與以前心絞痛部位一致,但持續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緩解。有時候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容易與腹部疾病混淆。伴有低熱,煩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惡心,嘔吐,心悸,頭暈,極度乏力,呼吸困難,瀕死感,持續30分鐘以上,常達數小時。發現這種情況應立即就診。
1.3 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型 很多病人有廣泛的冠狀動脈阻塞卻沒有感到過心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時也沒感到心絞痛。部分病人在發生了心臟性猝死,常規體檢時發現心肌梗塞后才被發現。部分病人由于心電圖有缺血表現,發生了心律失常,或因為運動試驗陽性而做冠脈造影才發現。這類病人發生心臟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機會和有心絞痛的病人一樣,所以應注意平時的心臟保健。
1.4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 部分患者原有心絞痛發作,以后由于病變廣泛,心肌廣泛纖維化,心絞痛逐漸減少到消失,卻出現心力衰竭的表現,如氣緊,水腫,乏力等,還有各種心律失常,表現為心悸。還有部分患者從來沒有心絞痛,而直接表現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1.5 猝死型 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預測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癥狀出現以后6小時內發生心臟驟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細胞電生理活動異常,而發生嚴重心律失常導致。
2.1 改善冠脈循環,改善心肌缺血。
2.2 減少和防治冠脈痙攣。
2.3 防止誘發因素。
2.4 降低高粘血狀態。
2.5 有高血壓者進行降壓治療,使血壓保持適宜水平。
2.6 對高脂血癥給予降血脂治療。
2.7 適當體力活動,防止過度勞累。
2.8 防治心律失常。
2.9 改善飲食結構,少吃高膽固醇食物。
3.1 合理飲食,不要偏食,不宜過量。要控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時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限制體重增加。
3.2 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緊張;保持足夠的睡眠,培養多種情趣;保持情緒穩定,切忌急躁,激動或悶悶不樂。
3.3 保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活動,增強體質。
3.4 不吸煙,酗酒:煙可使動脈壁收縮,促進動脈粥樣硬化;而酗酒則易情緒激動,血壓升高。
3.5 積極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這些疾病與冠心病關系密切。
R541.4
A
1007-8517(2012)21-0109-01
201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