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蓮
吉林省洮南市婦幼保健院,吉林 洮南 137100
母乳喂養的臨床護理觀察與指導
劉鳳蓮
吉林省洮南市婦幼保健院,吉林 洮南 137100
本文對母乳喂養在產科中的情況做一總結。向孕產婦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提高孕產婦母乳喂養的認識,指導產婦正確的哺乳姿勢及奶流過急、奶頭凹陷的處理方法。觀察289例產婦產后30分鐘內喂哺,而后不定時的哺乳,5小時內有泌乳,24小時乳房充盈,乳汁充足者達88%。護士的宣傳起主要作用。
母乳喂養;宣傳;指導
國務院頒布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 (2011-2020年)》目標之一是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達到50%以上。純母乳喂養是指除母乳外,不給嬰兒吃其他任何液體或固體食物。如何提高母乳喂養率,通過臨床實踐我們認為做好對孕產婦母乳喂養知識的宣傳,尤其是指導產后母乳喂養的操作方法是提高母乳喂養的關鍵。
1.1 母乳是0-6個月嬰兒的最佳食品 嬰兒在出生6個月內可以從母乳中獲得嬰兒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部營養。母乳中含有充足的蛋白質和脂肪,其乳糖的含量高于其他乳品。母乳中所含的各種維生素、鐵、鈣磷及鈉也較充足,所以母乳喂養的嬰兒不需額外補充以上成分,母乳中所含的鐵易被嬰兒腸道吸收,不會產生缺鐵性貧血。
1.2 母乳具有抗感染的作用 母乳清潔無菌,嬰兒食用不易患病,更重要的是母乳中含有常見感染性疾病的抗體(免疫球蛋白),這些抗體對嬰兒有保護作用,使嬰兒免受感染,特別是受腸道和呼吸道感染,該抗體作用可延續到嬰兒本身能產生抗體為止。
1.3 母乳喂養有助于母嬰感情的建立 母親和嬰兒皮膚頻繁、密切接觸,哺乳時母親的愛撫給予嬰兒感覺器官以良好的刺激,可促進嬰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從而增進母嬰感情。
1.4 對母親的益處 伴隨吸吮而產生的催產素,促進子宮收縮,能減少產后出血,促進子宮復舊,母親體內的蛋白質、鐵和其他所需的營養物質,能通過產后閉經得以保存,有利于產后的康復,亦有利于延長生育間隔,可減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發生幾率。
哺乳時母親及嬰兒的體位,姿勢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哺乳效果,因此護士必須親自給予正確的指導。
2.1 哺乳中母親的正確姿勢 無論采用何種姿勢哺乳,母親的體位一定要保持舒適,使全身肌肉放松,以輕松愉快的身心去喂養自己的小寶寶,這有益于嬰兒的吸吮和乳汁的排出。母嬰的身體緊密相貼,哺乳時將嬰兒的身體轉向母親,嬰兒的頭與雙肩朝向乳房,兒頭與兒體呈一直線,嘴與乳頭處于同一水平位置上,下顎貼住乳房,這樣可防止嬰兒鼻部受壓而影響嬰兒呼吸。
母親手的正確姿勢,母親的食指至小指并攏貼在乳房下方的胸壁,以食指托乳房的底部,拇指輕輕放在乳房上方,將整個乳房托起喂哺。母親的手不應離乳頭太近,如果嬰兒含吸乳頭從容自然,也可將手移開,不必機械的托住乳房。如果乳汁排出過急,嬰兒吞咽不及,出現嗆溢時,可分開食、中指“剪刀式”夾持乳房以控制乳汁的排出速度。
常用的哺乳姿勢有臥位哺乳和坐位哺乳。坐位時,母親坐在椅子上或床上皆可喂養嬰兒,不論坐在何處,都要使母親舒適、放松。必要時母親腳下可加小凳,背后加背墊讓母親依靠,雙腿上加枕頭支托嬰兒等。應注意的是,當母親躺好或坐好以后準備哺乳時,將嬰兒抱入懷中靠向母親身體,而不是母親的身體趨就靠向嬰兒,這樣母親才能做到輕松自如的哺乳。
如乳頭扁平或凹陷則將雙手兩個拇指對稱的放在乳頭左右兩側,慢慢地自乳頭根部向外拉開,牽引乳暈皮膚及皮下組織,上下、左右重復進行,使內陷的乳頭向外突起后哺乳。
2.2 哺乳中嬰兒的正確姿勢 哺乳時嬰兒的身體應與母親的身體緊密相貼,做到胸貼胸,腹貼腹,嬰兒下顎緊貼乳房。每次哺乳時先用乳頭去碰嬰兒的上唇,誘發其覓食反射。當嬰兒張大口,舌頭向下的一瞬間,迅即將嬰兒靠向母親,使其能大口的將乳頭及大部分乳暈含入口中。這樣嬰兒在吸吮時才能充分擠壓乳暈下面的乳竇,使乳汁排入口中,并能有效的刺激乳頭上面的感覺神經末梢,促進泌乳及排入反應。
有效吸吮的表現是吸吮時面頰鼓起呈圓形,有慢而深的吸吮,有時會有暫停,能看到吞咽動作和聽到吞咽的聲音。
2.3 哺乳時間 新生兒出生斷臍后,盡早于30分鐘內將裸體的新生兒放于產婦胸前,并與母親進行皮膚接觸,當新生兒出現覓食反應時幫助吸吮雙側乳房,母嬰皮膚接觸時間不得少于30分鐘,此種產后早期開始的母乳喂養被稱之為早吸吮。產后嬰兒與母親同在一起,根據嬰兒的需求隨時哺乳,不定時間,也就是當嬰兒饑餓時或母親感到乳房發脹時,即抱起嬰兒喂哺,并且要堅持哺乳。
2.4 哺乳結果 實行早吸吮,不定時哺乳的289例,有197例在產后5小時內有泌乳,24小時內乳房充盈者占88%。定時喂奶每3-4小時喂一次的152例有18例在5小時內開始泌乳,占10%,并有4例因宮縮乏力而引起產后出血。說明乳汁產生的多少與吸吮刺激直接相關,即嬰兒吸吮次數越多,吸吮力量越大,乳房分泌乳汁越多、越足。而且伴隨吸吮產生的催產素,能促進子宮的復舊,避免了產后出血。
提高母乳喂養率關鍵在于護士對母親的宣傳與指導,這可以使母親學會如何輕松自如的喂奶,使嬰兒學會正確的含吮乳房的姿勢,否則由于母親未掌握正確哺乳方法,母親會身心勞累,把哺乳當成一種負擔,孩子就會因無效的吸吮而煩躁不安甚至拒奶等等。這也是過去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喂養率低的不可忽視的原因,因此,護士做好宣傳和指導母乳喂養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1]樂杰.婦產科學[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2-85
[2]夏海鷗.婦產科護理學[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57-60
R473.72
A
1007-8517(2012)21-0130-01
201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