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穩燕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是治療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凡是單支冠狀動脈的狹窄達到75%,或是兩支以上狹窄大于50%時,均需進行手術治療。患者術前多數有長年吸煙史,肺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肺部感染是術后主要并發癥之一。妥善的呼吸系統管理,對預防肺部感染有重要意義,現總結護理體會如下。
我科自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共進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124例,其中有2例加房顫射頻消融術,男78例,女46例,年齡47~71歲,病史2~15年,臨床表現為胸悶和心前區痛。術后患者帶氣管插管返ICU,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病情穩定后拔出氣管插管,給予面罩吸氧5 L/min,每日間斷霧化吸入,肺部物理治療。
2.1 合理設置呼吸機參數輔助患者呼吸。根據患者年齡、身高、體重正確調整呼吸機參數,多采用定容呼吸方式設定:潮氣量8~12 ml/kg,呼吸頻率10~15次/min,吸呼比為1∶1.5~1∶2,氧濃度60%,濕化灌溫度32℃ ~35℃,連接膜肺試運行30 min正常后方可給患者使用,患者使用呼吸機后30 min常規測動脈血氣分析,根據血氣分析結果調整呼吸機參數,保持 PO280 ~120 mm Hg,PCO235 ~45 mm Hg,剩余堿在±3之間。患者自主呼吸恢復,循環穩定后,調整呼吸機輔助方式,多采用同步間歇指令模式(simv),逐步減少輔助呼吸次數,脫機面罩吸氧30 min后,測動脈血氣分析結果正常,病情依然穩定者盡早拔出氣管插管。
2.2 氣管插管的護理 患者安返ICU連接呼吸機后,即聽診雙肺呼吸音,初步判斷氣管插管是否在氣道,防范插管深度異常。使用寸帶妥善固定,測量氣管插管距門齒的長度,班班交接與記錄。請放射科拍胸部正位片,確定插管深度,插管過深或過淺,均應請麻醉師調整深度。呼吸機管道妥善放置,避免牽拉造成氣管插管脫出或打折。帶管期間使用約束帶對患者上肢采取保護性約束,防止患者自行拔管[1]。使用呼吸機期間觀察呼吸機運轉情況和胸廓運動幅度大小,接頭及管道有無漏氣,及時傾倒管道和貯水瓶中積水。
2.3 保持呼吸道通暢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即對患者采取吸痰護理:聽診雙肺有痰鳴音時;患者出現嗆咳,自主呼吸加快,呼吸不暢時;呼吸機氣道壓升高報警時。吸痰過程中嚴格無菌技術操作,選擇型號合適、材質柔軟的吸痰管,吸痰管的直徑約為氣管插管內徑的1/2~1/3,每次吸痰前先給呼吸機100%純氧吸入2 min,痰液黏稠者在氣道內注入濕化液,吸痰過程中觀察心率、血壓、氧飽和度及痰液量、性質,吸痰后再給呼吸機100%純氧吸入2 min,以償還氧債。
2.4 呼吸道濕化和有效咳嗽 持續呼吸道濕化,保持濕化罐水溫在32℃ ~35℃,可以減輕氣道黏膜所受刺激,減少痙攣或哮喘,防止纖毛運動減弱。拔管后給予霧化吸入3~4次/d,每次霧化后協助患者翻身叩背,幫助其建立有效咳嗽,囑其雙手按壓切口,盡量減少胸壁震動和切口疼痛,深呼吸數次,在吸氣末時咳嗽。若患者咳嗽無力,可以在胸骨上緣處按壓氣管,刺激其咳嗽反射,必要時鼻導管刺激吸痰[2]。
2.5 預防交叉感染 醫務人員手衛生是控制院內感染的關鍵環節,因此執行每項技術操作前應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液擦洗,嚴格限制探視人員,進入ICU的探視人員必須洗手,戴帽子口罩,換專用鞋等[3],每次探視時間不超過5 min。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預后明顯改善,針對呼吸系統的對癥護理,可降低肺部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高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徐宏耀,吳信.心臟外科監護.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74-88.
[2]王明艷.二尖瓣置換術患者呼吸系統圍術期的護理.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0,4:284-285.
[3]曾海涓.二尖瓣置換術后肺部感染的預防及護理.廣西醫學,2008,5:76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