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鳳 齊月 張晶慧 郝麗
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我科收救治了5例因低血糖昏迷急診入院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例,女3例。昏迷就診時間為0.5~9 h。原因:2例注射胰島素后,因食欲差進食過少。1例爬山過程中發生低血糖沒及時補充食物。1例錯誤購買胰島素,將預混胰島素當成短效胰島素注射。1例服用沒有準字號的廣告藥。治療:其中4例通過靜注50%葡萄糖,靜點5%或10%葡萄糖及腦保護對癥治療,神志轉清、低血糖糾正。1例住院14 d雖低血糖糾正,但仍神志不清,家屬放棄治療,自行出院。
2.1 急救配合 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嚴重并發癥,如不及時糾正,可導致患者腦細胞發生永久性損傷,甚至可能成為植物人或直接導致死亡。所以需要爭分奪秒緊急救治。接診后護士應分工明確,并立即通知醫生。1人負責建立靜脈通道遵醫囑靜注50%葡萄糖,另一人負責檢測血糖、測量生命體征、吸氧等,保持呼吸道暢通,及時清理口鼻分泌物,防止窒息,備好監護儀及搶救物品。
2.2 病情監測 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神志變化,監測血糖,及時與醫生溝通,正確執行醫囑。待患者神志轉清后,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待病情穩定后再離床活動,并進食米飯、面食等食物,且繼續監測血糖48 h以上,以防再度昏迷。
2.3 意識障礙護理 保證患者安全防止墜床。加設床檔及時巡視,保持呼吸道通暢。持續昏迷的患者要預防壓瘡的發生,給予患者定時翻身,床鋪保持清潔干燥,每日進行口腔護理2次。將患者肢體置于功能位置,防止肢體關節僵直。
2.4 導管護理 對有鼻飼及留置導尿管的患者,要避免導管受壓、扭曲、堵塞、及脫管。防止泌尿系統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潔,每日用消毒棉球擦拭尿道外口2次。每天更換集尿袋1次,定時排空集尿袋,并記錄尿量,觀察尿液有無混濁、沉淀、結晶。夾閉導尿管,每4小時開放1次,使膀胱定時充盈和排空,促進膀胱功能的恢復。
2.5 心理護理 患者因低血糖發生昏迷,清醒后極為緊張、恐懼,有的甚至不敢睡覺,擔心睡眠中發生低血糖昏迷不能被發現而死亡。有的患者產生悲觀、抑郁情緒,認為血糖高了不行,低了又容易引發昏迷,不知如何是好,對治療失去信心。有的患者因害怕再次發生低血糖而隨意吃喝對飲食不加控制。針對這種情況,醫護人員就要多與患者聊天,梳理患者的緊張情緒,幫助他們分析產生低血糖的原因及預防等相關知識,使其逐步放松、提升管理血糖的信心。
2.6 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慢性終身性疾病,長期血糖控制欠佳,可導致心、腦、腎、血管、神經等多臟器功能受損,嚴重影響患者的存活壽命及生存質量。面對糖尿病的威脅,患者缺乏相應的知識是非常普遍的。[1]健康教育是治療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之一,被公認為是糖尿病治療成敗的關鍵。[2]患者只有了解和掌握糖尿病的相關知識,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為了盡可能的減少低血糖甚至昏迷等并發癥的發生,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本科采用多媒體幻燈、看圖說話、配合食物模具等方式對患者進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教育的重點內容為糖尿病的臨床表現、常見并發癥、合理飲食即糖尿病飲食控制的重要性,飲食的原則、方法、食物的分類、食譜的熱量計算及如何安排等[3]。適當運動即運動的意義、原則、方式(推薦平地擺臂快走)、時間、運動量、適合人群、運動時的注意事項[4]。低血糖的癥狀及應對方法,生活中的注意事項等。并邀請患者家屬聽課。為患者提供規范的行之有效的健康指導和護理服務。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和自我管理技能。
出院時囑患者規律進食,不要漏餐或延誤進餐。每日至少三餐或少量多餐。不要過分節食,每餐食物結構搭配合理,做到有主食、有蔬菜、有蛋白質、少鹽少油。如果進食量減少,要相應減少藥物劑量,用藥后按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及時進餐,避免空腹大量飲酒。喝酒后一定要攝入一些主食等碳水化合物。正確購買胰島素。按要求規范測量血糖以便了解自己的血糖特點并經常與醫生聯系。當病情發生變化時要到正規醫院就診不要自己隨意調整治療方案。切勿服用沒有準字號的廣告藥及盲目地相信某些偏方。規律運動避免空腹和長時間的運動。如果運動強度是中到重度,且持續時間較長時,一定要加餐。運動時要隨身攜帶糖果或甜點。如出現心慌、無力、頭暈、出冷汗、手抖,強烈饑餓感等低血糖癥狀時,要立即檢測血糖,如無法檢測血糖時,按照低血糖處理,如進食糖果、餅干等,并立即停止運動,待低血糖癥狀緩解后,再繼續活動[5]。外出時要佩戴醫療救助卡(正面:姓名、家屬姓名、聯系電話、家庭住址、現用藥物名稱、劑量等。背面:我患有糖尿病,如發現我顫抖、面色蒼白、出冷汗、神志不清或行為異常,我可能是發生了低血糖反應。如果我能吞咽,請給我一杯糖水、果汁或其他含糖分的飲料,或幾塊餅干、糖果之類的食品。如果我在10~15 min內尚未緩解癥狀,請送我到醫院并通知我的家人。如果我不能吞咽,切勿喂我食物并請立即送我到醫院并通知我的家屬。謝謝你的熱情幫助等字樣)。這樣既可以讓患者身邊的陌生人和急救人員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及臨時處理辦法,又能為搶救低血糖贏得時間。
[1]楊水仙,葉子.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社會干預模式.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1):53.
[2]陳亞梅,黃金.社會支持與糖尿病病人依從性的相關知識.護理研究,2009,23(3):205-206.
[3]鄧方麗.88例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與護理當代護士(專科版),2010(08).
[4]張文杰,等.聚焦解決模式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隨訪管理中的應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46(3):237-239.
[5]胡鵬,鄭良芬,陶靜.手測量法則在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指導中的應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46(9):8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