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輝 王 軍 (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醫院,北京 100085)
急性ST段抬高型與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肌鈣蛋白T濃度對比
朱平輝 王 軍 (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鎮醫院,北京 100085)
目的 探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肌肌鈣蛋白T(cTnT)濃度對ST段抬高型AMI與非ST段抬高型AMI的診斷價值。方法 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該院就診的113例AMI患者,對比發病后4 h血清cTnT濃度,并比較其中轉上級醫院行冠脈造影的53例AMI患者相關冠狀血管完全閉塞與不完全閉塞血清cTnT濃度。結果 ①61例ST段抬高型AMI,cTnT濃度為(0.90±0.69)ng/ml,52例急ST段抬高型AMI,cTnT濃度為(0.65±0.50)ng/ml,兩組cTnT濃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②31例ST段抬高型AMI冠脈造影證實相關冠狀血管完全閉塞的28例患者cTnT濃度為(0.94±0.71)ng/ml,22例非ST段抬高型AMI冠脈造影證實相關冠狀血管不完全閉塞的19例患者cTnT濃度為(0.69±0.55)ng/ml,兩組cTnT濃度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結論 ST段抬高型AMI患者血清cTnT濃度明顯高于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血清cTnT濃度較高的AMI多見于相關的冠狀血管完全閉塞。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鈣蛋白T;冠脈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AMI)已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心電圖的異常改變及其動態變化是診斷AMI的重要依據。按照心電圖ST段的改變,分為ST段抬高型AMI與非ST段抬高性AMI,兩者的發病機制、治療原則大不相同。但利用心電圖診斷AMI,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均有一定限度,有時會發生漏診或誤診。血清心肌肌鈣蛋白T(cTnT)是目前診斷AMI敏感而特異性指標,操作簡單,適宜基層醫院開展。本研究通過對比AMI患者早期cTnT水平的高低,探討其在判定ST段抬高型AMI與非ST段抬高型AMI的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就診的AMI患者113例,均符合WHO有關AMI的診斷標準,追訪其中轉上級醫院行冠脈造影的53例AMI患者的冠造結果。根據心電圖判斷為ST段抬高型AMI 61例,男37例,女24例,年齡42~76〔平均(60±12)〕歲,AMI部位:廣泛前壁18例,前間壁16例,前側壁10例,下壁11例,下壁+右室4例,下壁+正后壁+右室2例;有高血壓史33例,糖尿病史17例;其中31例行冠脈造影結果陽性者相關冠狀動脈完全閉塞28例,不完全閉塞3例。根據心電圖判斷為急性非ST段抬高型AMI 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齡45~74〔平均(58±14)〕歲,有高血壓病史22例,有糖尿病史16例;其中22例行冠脈造影結果陽性者相關冠狀動脈完全閉塞3例,不完全閉塞19例。排除其他和血清cTnT相關的疾病。
1.2 檢測方法 選擇AMI發病后4 h采集的血樣標本,使用Roche生產的Cardiac reader檢測血清cTnT濃度,<0.05 ng/m l為正常,>0.1 ng/m l為陽性。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ST段抬高型AMI組與非ST段抬高型AMI組血清cTnT濃度比較 ST段抬高型 AMI組血清 cTnT濃度〔(0.90±0.69)ng/m l〕明顯高于非 ST段抬高型 AMI組〔(0.65±0.50)ng/m l〕,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 ST段抬高型AMI與非ST段抬高型AMI冠脈造影結果及血清cTnT水平比較 ST段抬高型AMI組相關冠狀血管完全閉塞28例(90.32%),不完全閉塞3例(9.68%);非ST段抬高型AMI組相關冠狀血管完全閉塞3例(13.64%),不完全閉塞19例(86.3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ST段抬高型AMI相關冠狀血管完全閉塞組 cTnT濃度〔(0.94±0.71)ng/ml〕明顯高于非ST段抬高型AMI相關冠狀血管不完全閉塞組〔(0.69±0.55)ng/ml〕,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
cTnT是肌鈣蛋白的一個多肽亞單位,參與肌肉收縮的鈣激活調節過程,在心肌與骨骼肌由不同的基因調控,在氨基酸的組成上有較大的差異,應用免疫學方法可以檢測心肌與骨骼肌來源的cTnT〔1,2〕。cTnT是心肌壞死的特異性標志物,能夠反映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識別的小灶梗死,心臟特異性幾乎達100%;其血清濃度與心肌損害范圍呈正相關,水平越高,預測的危險性越大〔3〕。血中cTnT于AMI后3 h即明顯升高,持續約2 w或更長時間〔4〕。AMI時,血清cTnT濃度的高低與心肌缺血的程度、心肌細胞受損程度及梗死面積呈正相關〔5〕,心肌缺血越重、心肌細胞損傷越重、心肌梗死的面積越大,血清cTnT的濃度越高。本研究發現,ST段抬高型AMI患者血清cTnT濃度明顯高于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提示AMI時血清cTnT濃度的高低與ST段是否抬高呈明顯相關。ST段抬高型AMI相關冠狀血管完全閉塞率明顯高于非ST段抬高型AMI相關冠狀血管完全閉塞率;而且,ST段抬高型AMI相關冠狀血管完全閉塞血清cTnT者濃度明顯高于非ST段抬高型AMI相關冠狀血管未完全閉塞者血清cTnT濃度。提示ST段抬高型AMI相關的冠狀血管常呈完全閉塞,相應的缺血缺氧的心肌數量較多,心肌壞死的面積較大,血清cTnT的濃度較高。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如果發現AMI早期血清cTnT的濃度較高,即使心電圖ST段抬高不明顯,也要考慮是ST段抬高型AMI的可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及時轉診、積極干預,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1 Katus HA,Looser S,Hallermayer K,et al.Developmentand in vitro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immunoassay of cardiac troponin T〔J〕.Clin Chem,1992;38(3):386-93.
2 Katus HA,Rempppis A,Scheffold T,et al.Intracellular compartmentation of cardiac troponin T and its release kinetics in patients with reperfused and nonreperfused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 J Cardiol,1991;67(16):1360-7.
3 李為民,甘潤韜.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3;23(8):459-61.
4 肖鳳蘭,宋延梅,張榮梅,等.ECG與心肌肌鈣蛋白T在AMI診斷中的價值比較〔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4;8(4):361-2.
5 趙向陽,亢秀英.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肌鈣蛋白T動態變化及其與病人預后的關系〔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04;40(2):164-5.
R541.4
A
1005-9202(2012)16-3385-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6.008
王 軍(1967-),女,碩士,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研究。
朱平輝(1972-),男,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研究。
〔2012-01-20收稿 2012-03-18修回〕
(編輯 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