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國防能力不斷提高,“十二五”規劃要求,結合部隊營房發展需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集中部署、集成建設、科學管控、建成“功能完備、安全防護、信息智能、生態節能”,具有鮮明特色的生態營區。本文淺談生態營區建設監控要點。
生態營區規劃既要結合既有營房實際,又要預留發展空間,周密規劃、詳細布局、夯實基礎,滿足戰備要求、訓練要求、住用要求、環境要求和文化要求。
營區規劃要對部隊建設發展規劃、發展模式、發展目標、發展方向做出科學判斷和總體安排。優化配置營區節能設施,合理開發營區資源,提高綜合保障能力,建成“造型美觀、節約能源、綠樹成蔭、環境優雅”的生態營區。
1、營房造型美觀,配套完整
營房工程建筑物要“立面嚴謹,規模適度,風格突出,裝飾美觀,樸素大方”。主體建筑、配套用房、附屬設施、廳廊樓臺、樹木草坪等布局規整、物流有序、適用性強。
2、營區環境生態,自然和諧
新一代營房在文化設施建設上需要大踏步前進,要營建文化長廊、燈光櫥窗、學習室、文化娛樂中心等配套設施,要安置內涵豐富,陶冶官兵情操的壁畫、雕塑等,建成花園式、節能型、環保型的營區,置身其間,讓官兵們在訓練之余既能欣賞美景又可接受思想教育。
3、彰顯軍營特色,功能一體
營房、營區規劃要由單一住用向系統集成跨越。要有重心、有亮點,讓營區的中心建筑、訓練活動場所和綠色生態景園突顯軍營特色,彰顯軍營文化,規劃成集學習、生活、訓練、指揮、控制、通信、網絡等一體化的多功能綜合性營房,建設信息化、數字化營區。
4、營房環境優雅,住用舒適
從住用環境上,營區園林化布置、生態化建設,“三廢”無害化排放,能源綜合化利用,可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增加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設施,衛生間進班排,電教室、健身房、洗衣房、晾衣間等一應俱全,實現智能化、網絡化統管,提高住用條件。
營區規劃必須反復推敲,多方案比選,建成營房部署基地化,規劃建設集成化,設施配套一體化,節能環保生態化營區。
1、營房部署基地化
改變過去零亂分散的營區部署格局,結合實際收縮保障規模,實行集中建設,集成配套,集中管理,集約保障,發揮出最大的保障效能。
2、規劃建設集成化
規劃建設要將指揮自動化、訓練模擬化、通信網絡化、辦公無紙化、管理智能化等要素融入到工程建設的規劃設計中,既能滿足住用要求,又能為信息發展提供先進平臺,
3、設施配套一體化
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對營區內各類營房設施和保障體系進行系統整合和綜合布線,保證水、電、氣、暖和道路等通暢,充分體現人文、智能、網絡化發展。
4、節能環保生態化
做到可再生能源利用,防治污染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建成使用。要因地制宜,搞好環境綠化美化,運用高新技術建設循環生態營區,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在施工圖設計中要貫徹節能環保理念,重點要監控節能環保設計,將生態營區規劃目標落到實處。
設計階段對項目的投資和使用功能具有重要影響,設計人員的責任非常重大。要監控設計人員做到精打細算,按照規劃決策確定的總目標,進行優化、比選,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中找到最佳結合點。要充分應用技術成熟、節能增效明顯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
營區內各種設施設備要實施智能化管控,做到住用單位聯網共享,水、電、氣、熱實時可控,室外照明燈具采用感應裝置,實現人離水停,人走燈熄,節約用水,節省用電;排水系統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廢水循環再利用設計方案;收集雨水用于灌溉、綠化、沖廁、洗衣等;污水經處理后可再循環利用。
項目建設實施中,要按照有關規定,選擇業績突出、信譽良好、管理規范的施工隊伍進行施工。要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度和質量責任制度,建設單位要加強施工過程的監督檢查,監理單位要選派有經驗且資格符合要求的監理工程師常駐施工一線,實施旁站、巡視和平行檢驗,做到“三控、三管、一協調”。必要時可以請使用單位派員參加全過程監管。通過層層管理,步步把關,齊抓共管,確保施工質量,打造精品工程。
營房工程建設要著眼于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注重建設信息化、保障社會化的現實要求,搞好全功能要素、一體化配套,確保附屬設施與新建營房配套,各種管線一體布設、營區管網與市政管網整體連接、硬件建設與軟件管理同時推進、物質生活條件與文化娛樂條件一體改善。
要采取務實過硬的管理措施,利用現代科學的管理手段,把已建成的營區環境維護好,把已完善的營房設施管理好。引入高科技節約理念,制訂節約措施,在“節、技、改、變”上下功夫、求實效。杜絕長明燈、長流水、長浪費現象;開展節能增效的爭先活動,讓全體官兵獻計獻策,全員參與,營造節能增效的良好氛圍。
通過生態營區規劃、設計、建設,努力實現軍事行政區、后勤保障區、裝備運用區、文體活動區、生活服務區的整體統一與合力布局,用先進的建設理念和高新技術,建成節能環保的生態營區,描繪更新更美的營區藍圖。